邓振辉
(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自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试点企业基金的规定》的两部重要文件出台,标志着作为中国经济改革重要组成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正式拉开序幕。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影响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因素还很多,国有企业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就关于改革的思路问题我提出些粗浅的见解。
截至2002年,国有大企业有4371家,其中3000多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把产权社会化、资本社会化。这是一个好事情。现在政府应该对企业的改革有一个高度透明的制度安排,强调程序,程序要规范,要分清是非,建立企业的民主制度,召开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工人代表、企业管理人员,共同议事。要实行企业内部的民主制度。要体现我国的法律,是要保护公民的财产和权利,我们的法律一定要保护私人财产的权利,但不能保护非法所得的权利。所以,我们也拒绝不择手段的私有化。现在已经有一种意见就是不管什么办法,只要私有化就好。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拒绝不公正的私有化、不择手段的私有化。
上世纪80年代早期70年代末,那个时候国有企业改革根本就不涉及产权,但是后来才涉及到产权,不涉及到产权根本不行。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间出现一些问题,有些不同意见这是难免的,这是正常的。到现在我觉得国有企业的改革越来越明确了,路子越来越对了,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当然,现在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走出一个路子来,还是一个难点。郎咸平教授提出来的问题,我原来是不重视的,但是后来我就改变看法了,因为我后来逐渐感觉到郎咸平的这些观点代表了一个对改革表示怀疑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这就值得注意了。我的看法改革是不可以逆转的,市场经济改革不会逆转,但是有些人就想逆转,而且这方面的争论,改革开放以来,从上到下一直都有争论,一直都有不同意见。这个是正常的。现在我觉得这个事情很奇怪,很不理解,所以,我现在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注意的,不研究就会使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受到影响。
这是国有经济适应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国有产权问题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牵动国家的全局,有极大的难度。尽管1993年我们党就提出了产权清晰的任务,97年又提出了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任务,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几乎都因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使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这两项基本任务受阻。直到党的十大系统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之后,才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走向可实施的阶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最关键的还是要推进产权改革。我们改革开放以前就不用说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上世纪90年代经过了一场争论怎么改,最后都没有解决问题,上世纪80年代争论初期是搞活企业,从1983年、1984年开始就争论究竟是走股份制还是走承包制的路子,最后没有解决问题。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又争论国有企业改革究竟是搞制度创新,还是搞加强管理。本来中央决定搞制度创新,后来实践当中发生了矛盾,就加强管理,又搞了十来年,还是没有解决问题。现在争论就是究竟搞职业经理人的制度,还是搞产权改革。我觉得这个东西没有必要争,因为职业经理人在产权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根本就搞不起来,搞起来也是假的。所以,这个东西不要争,还是按照中央决定办。郎咸平教授提出的问题我过去不太重视,最近看了一些文章,一个是感觉他是以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来掩盖全局,还有一个是用一些个别的东西来引导全局。我主张不要争得很厉害,就一句话,按既定方针办,按中央决定办。你要去争论的话,今后十年又把时间耽误了。
国企改革有没有时间表?我们的国有企业建立28年,改革28年,那么到现在完成了没有?我最近在研究“十一五规划的”制定,那么“十一五规划”能不能够达到国企改革基本到位。这个意见很多人说不行,再经过七年以后国企改革也不能完成。那么我们用28年建立国企,用28年来改革国企还不够,那么,究竟有没有时间表?到现在为止,国企改革还没有明确时间表。对收回台湾还有时间表,但是我们国企没有时间表。我们再来回顾历史,解放战争是4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改革5年基本完成。但是我们的国企改革花了这么多年,还基本没有完成。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定位。国家所有制究竟有什么定位。现在有人认为国企改革是资源配置的需要。如果定位搞不清楚的话,那么,改革起来就非常困难。所以说,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要解决。究竟是定位在社会主义基础的领域,还是定位在未来资源配置的需要。
“十六大”又重新提出了国有资产产权改革的问题,恰恰是这方面改革相对滞后的结果。国有企业必须进行双层的改革,国有企业不能单纯地就企业层面进行改革,必须在两个层面上同时进行改革,即企业层面的公司化改革和国有资本层面的法律化改革。这个双层改革必须同时进行。而且重点恰恰是在国有资本层面的法律化过程,没有这个改革企业层面的公司化改革也不可能成功。国有企业改革如果不是同步进行双层改革,就只能是跛足的国企改革。现在的事实就是这样包括国有企业改制的许多上市公司,形形色色的官司就是这样产生的。不管你国有企业是改成非国有企业,还是改成国有控股企业你的国有资本产权技术都是回避不了的。我国改革实践恰恰回避了国有资本层面的法律化改革,并且使国有产权混乱状况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发生国有资产流失,那才怪了。我们知道缺乏法律约束的行政权力会制造腐败。传统经济体制的最突出特征是行政性的高度集中,可以说全国是一个大企业,各个企业实际上是全国这个大企业的分厂、车间、班组。这一体制,束缚了企业的手脚抑制了企业的活力。因此改革伊始,中央向地方、国家向企业放权让利便为改革传统体制的主要改革措施。
总的来说,我感觉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很好,而且在未来的20年,中国有可能保持持续经济增长的这样一种好的形势。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企业发展,最有利的形势并不能被中国企业所独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的企业都有可能来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而中国企业能够分享多少?这还是一个问题。我认为中国企业要更多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重要的就是要加速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
[1]山岩.我国国有制企业改革现状分析[J].经济改革与发展.
[2]邹家华.国有企业改革要敢于碰硬[J].今日浙江.
[3]王珏.牢牢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攻方向[J].资料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