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启
(鄱阳县建设局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江西 上饶 331000)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既带来价值因素的经济效益,同样也带来非价值因素(健康、幸福等)的社会安全效益,它体现着人类的文化思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是一个永久的、不断探究的课题。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定置管理包括分析、设计、组织、实施、检查等内容。分析研究是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性工作,深入施工现场,应用工业工程学方法,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具以及人、物与场所的结合状态、信息流动状态等进行研究。在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系统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设计,并设计出施工质量安全定置图。根据所设计的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方案和定置图,对施工现场系统实施定置调整与整改,同时加强实施过程与效果的检查和考核。
质量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或是处理与风险相关的模式和规则。对企业来说,它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守则。质量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对企业的成功与否影响极大。为了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建筑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质量安全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建筑企业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质量安全奖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员工福利机制、质量安全考核机制、质量安全曝光机制等。
第二,培育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积极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积极营造员工心理认同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
第三,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搞形势,不走过场,定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竞赛,使每一位员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第四,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切实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法律法规。
3.1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具体做法:一是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二是坚持1天1条,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三是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
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四是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3.2 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质量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3.3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工程施工安全的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在施工生产准备阶段,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处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4 狠抓施工生产质量安全计划的落实
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具体要求:
(1)开展好事前班组安全教育,施工前的安全防护检查,并要树立“下一道工序开展前,安全防护已完善”的思想。
(2)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3)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如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
(4)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5)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
3.5 电力、机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首先规定它们的操作者,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持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遵守作业制度、纪律。同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管理档案,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
3.6 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
材料部门对于各种原材料,应建立健全进场前检验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为此,要求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掌握好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性能,熟悉材料在保管和运输的规定,做到分门别类的保管和堆放。凡属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运到工地,以确保材料不会造成施工安全问题。
要将施工安全的事后总结工作,纳入系统行业化、法制化,方能使建筑企业全体人员,认真回顾项目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成效及弊病,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理念,持之以恒地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具体做法:
4.1 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档案,以便规范和指导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日常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4.2 建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总结内容的警示及监督体制,以确保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开展。
4.3 制定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总结标准化格式,并纳入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中去。
4.4 实行施工安全管理总结的宣讲及测评公示制度,促使好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得到应用推广,并认真地吸取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在管理措施方面,则是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并且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搞好工序交接检查,进行成品保护,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须统筹安排.此外,在后期施工管理中,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促进管理工作,如在施工班组内部采取适当的奖罚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是一个繁琐的工作过程,它不仅涉及社会领域,也与自然科学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管理、材料、施工组织等等,都与建筑施工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必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定置好的管理的要求、步骤,做好施工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1]张彦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十项管理工作[J].施工企业管理.
[2]丁大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杨伟忠.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合同系统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
[4]卢岚,王令东,卞立平,秦嵩.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模糊评价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