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灿英
(新昌县建筑业管理局,浙江 新昌 312500)
工程中建设项目的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这一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关键阶段,也是工程造价受材料价格、工程变更与索赔、市场变化以及政策性等各种因素影响最直接的阶段。这一阶段周期长,控制面广,费用收支点多。因此,加强这一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是施工企业“增效创收”的重要手段,完成工程造价 管理目标,实现施工利润的最大化。
造价管理是施工阶段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内部在工程合同价格的控制下依法得到合理利润开展的管理活动,是施工管理的核心。现代施工企业管理与计划经济体制下施工企业的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造价管理”方面。以往的施工企业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势必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使得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不重视它,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工程设计确定以后,能否控制好工程造价最重要的是看施工过程及其效果如何。特别是对施工单位来讲,加强施工过程的全面管理,不仅是对造价的控制,也是确保工程质量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手段。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在施工中,返修工程越多,工程费用就越多。必须实行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搞好整修项目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隐蔽工程的检查监督和质量验收,否则很难及时发现和找出问题,以保证工程质量。
加强工程进度控制。拖延工期时间越长,管理费、人工费等各种费用支出就越大,企业所得效益越少如图1,从图1曲线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出,如果工期超过了最佳工期,总成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将随着工期的延长而增长,这将严重影响企业的所得收益。举个简单的例子也能看出加强工程进度控制的重要性。如某住宅小区中,有两栋设计标准相同的住宅,同时开工。一幢工期用了1年,平均单价为1032元/m2,另一幢工期用了一年半,平均单价为1356元/m2。因此,狠抓管理,控制住合理工期,工程造价就有所降低。合理组织施工,正确安排施工工序是保证工期的重要条件。加强施工的现场组织和管理,把不同型号的机械结合起来,把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结合起来,合理确定机械、材料、劳动力及资金等最佳组合方式,搞好物资的合理调运,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节省人力、物耗、降低成本。
图1 施工工期与费用关系曲线
加强工程变更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做到不准随意变更批准图纸,不准随意提高设计标准。即使是必须进行的变更,也要严格按程序进行,避免发生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管算帐的问题,造成投资失控的严重后果。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工程造价的高低除了与工程实体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先进与否。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会有不同的工程造价,而且差别较大,所以说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性文件,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经济性文件。不同的施工方案反映的工程造价是不一样的,根据合理的施工方案,充分利用“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合理化建议,优化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和措施费用,达到节约工程成本的目的。反过来,通过经济比较,才能够主动地影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而达到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佳效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采购、进货和利用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难点。项目的工程材料费一般要占总成本的60%左右,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项目开发过程中,建设单位为控制成本及确保材料质量,对某些材料均会采用甲方指定或限价方式。首先,企业应系统关注机构公布的价格,与社会咨询机构保持联系。建立起企业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及时准确地把握不同地区及不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信息,保证工作可随时随地调用及监督,做到资源共享。需强调一点,政府公布的价格是市场的平均价,详细的价格管理远不能简单停留在这一深度,要进一步利用长期与商家建立起的经济往来关系和社会公开渠道,寻找物美价廉的产品。其次,控制材料的采购单价,企业还应把握大势,在系统价格的基础上,定期绘制主要材料时间-价格曲线图。再有,分析材料的周期变化规律,结合技术曲线的分析及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委托人的通货膨胀或通货收缩状态,研究判断不同地区,不同材料的短期及中期走向,在参照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理性分析的因素,把握材料的走向趋势,将其分析成果应用在开发生产中。
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并非自己的过错,根据合同文件向业主要求经济补偿或工期延长的过程。索赔是工程施工时经常发生的现象,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气候条件的变化,施工进度、物价的变化,以及合同条款、规范、标准文件和施工图纸的变更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施工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索赔。索赔首先建立在合同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施工现场各层机构及有关人员应对合同基本条款、涵盖内容有较深入的了解,并通过教育增强全员的合同意识。工程索赔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其中费用索赔是重点。费用索赔的发生有以下几种情况:
因发包人的原因造成工程停建、缓建,因甲方供应材料、设备、资金、技术等未能按期到位致使施工单位窝工的,应当要求发包方对窝工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因设计变更原因造成工程项目变化等,除非合同另有规定,否则由此引起的损失应向甲方索赔;由不可抗力或有经验的承包商无法预测的原因造成的损失等,应由甲方承担。
索赔的程序为:
索赔事件发生后的28d内,将索赔意向书提交发包人和监理人。在上述意向书发出后的28d内,再向监理人提交索赔申请报告,详细说明索赔理由和索赔费用的计算依据,并应附必要的当时记录和证明材料。
如果索赔事件继续发展或继续产生影响,承包人应按监理人要求的合理时间间隔列出索赔累计金额和提出中期索赔申请报告,并在索赔事件影响结束后的28d内向发包人和监理人提交包括最终索赔金额、延续记录、证明材料在内的最终索赔申请报告。
接下来就应该随时跟踪索赔处理情况,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如何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值得深入研究和不断探讨的。我们应通过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把施工组织、技术和经济密切相结合,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建设过程每个阶段,使工程造价控制在投资限额内,实现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实现最大投资效益,同时也是响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1]周国恩.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探讨.山西建筑.2009-08-01
[2]冯孟侠.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山西建筑.200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