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航展上的PL-5EⅡ空空格斗导弹说开

2009-12-31 10:36王进举
军事文摘 2009年1期
关键词:响尾蛇空空导弹红外线

王进举

在第七届珠海航展上,中国的空空导弹展台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莫过于PL-5EⅡ格斗导弹了。据现场专家介绍,这个首次亮相的PL-5家族新成员是中国空空格斗导弹完美的化身和代表。

PL-5EⅡ:中国的“响尾蛇”

把中国的PL-5EⅡ空空导弹称为中国的“响尾蛇”,不但是因为它与美国的AIM-9L/M“响尾蛇”导弹长相非常相近,更是因为它的战斗性能较之对方更为优秀。它创造了两个国际先进,一个国内首创。它使用的少烟推进剂解决了因导弹发射产生的烟雾而造成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的关键问题,降低了发射信号特征,这些过人之处被世界同行称道。

PL-5EII空空导弹属于中国改进型第三代近距格斗型空空导弹的第二款,也就是在PL-5系列的改型PL-5E基础上的新改型。其直径为127毫米,长度为2890毫米,翼展617毫米,重量83公斤。与美国现役的AIM-9L/M直径为190毫米、长度为2870毫米、翼展640毫米、重量87公斤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更好的载机适配性的优点。PL-5EII的0~22公里的作战高度,已覆盖了战斗机的全部作战高度,较之“响尾蛇”也不相上下。PL-5EII采用了双色多元探测器、弹载计算机和激光引信等新技术,具有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全向攻击能力和较好的探测能力。PL-5EII沿用了PL-5系列的鸭式舵布局(AIM-9系列也是这个布局),气动舵为双三角形,有较大的翼展,提高了舵面操作效率,改善了导弹的机动性,使导弹最大过载超过了40g,大于美国现役的AIM-9L/M的过载(35g)。PL-5EII是采用了新的多元红外导引头、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的新型格斗空对空导弹,而且有比单元红外导引头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导引头视场角3°,在发射前最大跟踪范围是±40°,发射后是±38°,具有很好的离轴发射能力,离轴发射角超过“响尾蛇”的±28°和法国“魔术”-2的±35°,接近MICA红外型的±45°,最大跟踪角速度为20度/秒,能够跟踪大幅度机动的目标。PL-5EII导弹战斗部是破片杀伤式,使用激光近炸引信,和PL-5旧型号所采用的红外近炸引信相比,这种引信更能适应格斗的要求,能更精确地控制炸点并且难以干扰,导弹改进了末段控制,提高了制导精度。PL-5EII的最大射程可达20公里,最小射程不到500米,优于或等于美国AIM-9L/M“响尾蛇”导弹17.7公里的最大射程和500米的最小射程。

PL-5EII还具有多种瞄准/发射模式。其一,孔径瞄准/孔径发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导引头的陀螺位标器锁定在导弹的纵轴上,目标只有在位标器的视场内才能截获目标。飞行员要适当机动使目标保持在视场内;其二,孔径瞄准/自动跟踪发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孔径瞄准方式截获目标后,然后打开开关使位标器解锁,导引头在跟踪角范围内自动跟踪目标;其三,扫描瞄准/自动跟踪发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位标器瞬时视场以一定的偏置角绕导弹纵轴转动,扩大了位标器的截获范围,截获后导引头在跟踪角范围内自动跟踪目标,是完全的自主发射方式;其四,随动截获/自动跟踪发射方式:这种方式赋予了导弹最大的自由度。导弹的位标器具备与载机雷达或头盔瞄准系统随动的功能。能在更大的范围截获目标,发挥导弹的最大性能。截获后导引头在跟踪角范围内自动跟踪目标。

根据国外军事人员评估,认为PL-5EII若与头盔瞄准具配合使用,反应速度、命中概率都优于美军的AIM-9L/M空对空导弹。

另外,PL-5EII的采购价格低廉(1995年为25.5~27.5万美元),也是优于AIM-9L/M(1987年市场采购价4000万美元)的一个方面。

中国空空格斗导弹未来发展

虽然在最近的几次现代化战争中,中距空空导弹表现很是出风头,似乎让世人觉得双方战斗机进行近距离格斗已成为过去时。实际上并非如此。典型的空战模式是首先用中远距空空导弹对敌机进行首轮攻击,然后在近距离内用格斗导弹进行空中近距格斗。据专业人士分析,空战中仍有50%的几率还是要进入近距格斗状态,近战是未来空战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因此,格斗型空空导弹仍是未来空战中不可低估的空战兵器,中国将一往情深地加大对空空格斗导弹的开发力度。

在本次航展期间,有专家分析指出,对于导弹来说,其性能提高一倍,飞机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就提高16倍,效费比相当高。如果我们的导弹能达到比较高的性能,即使飞机不太好,其整体作战能力也与世界水平相差不远。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领域专家、某型号空空导弹总设计师金先仲先生在接受中国官方新华网的采访时说,目前,某些技术虽然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距离正在不断缩小。中国空空格斗导弹正向高可靠性、更能适应恶劣环境性、更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更具有良好的适配性、更具有“内埋”或“保形”的状态性、更具有信息融合能力性、更具有“更远、更高”的攻击能力性等目标方向发展。

链接:PL-5系列

PL-5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3种空对空导弹,在发展的初期就预设为半主动雷达导引型的PL-5A以及被动红外线导引的PL-5B。PL-5A在1966年4月间开始制作首批样弹,1971年7月开始首次载飞试验,1972年9月则进行仿真弹空射试验,1981年4月制作第2批样弹,同年8月开始空中靶试,1982年3月结束发射试验。但是,PL-5A在1983年就停止研发工作。

PL-5B在1966年4月试制首批样弹,1967年开始地面和空中载飞试验,随后又经过多批的样弹试制以及各种地面和空中的试验。1986年底投产,提供中国海空军使用并对外出口。PL-5B目前仍在改良生产中,是现役同类型武器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种。

PL-5B具有抗背景辐射的能力,弹头有杀伤破片型和连续杆型两种。前者配有红外线近发引信,后者则配备无线电近发引信,这两种弹头可与它种近发引信互换使用。弹头的有效杀伤半径为10米,红外线近发引信的抗干扰能力不错,定点爆破位置准确,单发猎杀率80%以上。PL-5B具有极佳的可靠性,维修方便,能在对太阳偏角不小于16o时进行攻击。为降低脱靶量,提高对新型干扰器材的抗干扰能力、全向攻击能力及猎杀率,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了PL-5C,性能介于AIM-9H与AIM-9L之间。

为了延长PL-5系列的寿命,1994年在PL-5C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更大幅度的改良,于1997年推出了最新的PL-5E。其具有真正的全向位攻击能力,导引的精确度、抗红外线和背景辐射干扰能力、偏轴发射能力、红外线导引截获距离以及角追踪速度,不但远超过同族系导弹,且各项指数均在AIM-9L/M之上。如AIM-9L/M的最大负荷分别是32g和35g,PL-5B/C则是30g,PL-5E则提升至40g。有趣的是,PL-5E只改装成双三角翼舵面,并没有加装向量推力喷嘴,其最短射程也从PL-5B/C的1.3公里减少至不到500米。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说该型导弹具备第3代红外线导弹特征的说法是有根据的。虽然有资料称PL-5E是出口型导弹,不过从其性能和价格来看,中国军方可能会加以改装或采购。

猜你喜欢
响尾蛇空空导弹红外线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响尾蛇尾巴为什么会响?
拦截空空导弹成新趋势
物品寻找器
美国将为F—35战机增加内部武器挂载量
花兔奶奶和响尾蛇
红外线的成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