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安徽工业抗风险能力研究

2009-12-31 07:24王可侠
江淮论坛 2009年6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产业结构

王可侠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地区工业形势呈现出自身路径发展下的不同特点。本文以安徽工业2008年以来的独特走势为起点,通过大量的数据比对和图示分析,深入揭示了一个资源型工业省份在偶然性因素和必然性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发展轨迹。对未来地区工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则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较清晰地演绎出工业进一步增长的可能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金融危机; 产业结构; 产业水平; 资源型工业

中图分类号:F427.54 文献标志码:A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受了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双重压力,地区工业形势也呈现出自身路径发展下的不同特点。如安徽,在此期间的工业走势可谓“一反常态”,这其中的偶然机遇和必然结果值得探讨。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确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升级,是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 安徽工业独特走势的偶然性因素分析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安徽的工业发展一直滞后于全国平均速度。而进入2008年,这种情况得以改变。从图1可见,从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安徽的工业增加值增长一直运行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无疑,安徽相对较好的工业形势得到了某些偶然因素的支撑,这些偶然因素概括如图2所示。

1. 较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避免了危机初起时的冲击风暴

据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降1%,中国对美出口就会降5%-6%。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国国内消费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消费者支出约为1万亿美元。短期内,中国国内需求的增加无法弥补美国经济对华进口需求的减少。同时,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因此,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主要来自国际贸易。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明显放慢,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地区的工业经济形势空前严峻(如今年一季度,以出口为导向的东莞GDP出现负增长)。

根据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测算,2008年安徽对外贸易依存度约为15.7%,远低于全国的57.9%,较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使安徽在很大程度避免了金融危机对地区工业的冲击;另外,从对安徽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的回归分析看,三者每增长1% ,生产总值将依次增长0.6364%、0.3628%、0. 0068%,三者比值近似于63∶36∶1,进出口对安徽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也是安徽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重要原因。

2. 工业品市场传导过程使安徽以资源品生产为主的工业得以缓冲

安徽工业产品结构中,资源性产品,如钢铁,煤电、煤化、有色金属等占较大比例。由于这些产品在工业生产链条中处于上游,对最终产品消费市场的反应存在传导过程滞后,因此首先,这个滞后表现在危机初期,国内供货厂商对于已经签署的外贸合同依然积极备货,资源性产品因正常的市场供给依然能够处在繁荣期;其次,在这个滞后期里,由于市场对资源品惯性的渴求与囤积,使资源品价格“回光返照”般的处于高位,为资源品生产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再次,沿海企业的倒闭风潮,为中西部低成本产品带来的市场空间和机遇,使许多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明显转机。这些因素使安徽2008年上半年工业增长势头强劲,尽管在下半年地区的工业增速明显放缓,但是全年的形势依然让人乐观。

3. 产业结构调整使安徽能够避免资源品价格大幅度下滑的沉重打击

2008年下半年,尤其是10月以后,资源品价格的大幅跳水导致安徽资源型产品生产企业经营业绩纷纷下滑。在重工业发展面临严重困境时,安徽的轻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支撑力。

(1)进入“十一五”以后,安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通过产业链延伸,及鼓励和扶持家用电器、交通运输、纺织及其加工等行业发展,摆脱了产品结构的单一性(如省会合肥,产品范围已经覆盖统计口径中37个大行业类别中的34类)。这些措施为轻工产业的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由图3可见,2008年下半年,当资源型产品价格下滑拖累重工业走低时,轻工业增长在安徽多年历史上首次出现持续高于重工业增长的局面.进入2009年,轻重工业的增长差距呈扩大态势。由此可见,安徽工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较快发展水平,上半年主要靠PPI上涨及重工业增长拉动;其后则主要依赖于轻工业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这是安徽作为门类较齐全的工业省份在面临不确定性冲击时的一个独特优势。而同为中部资源型工业省份的山西和河南,因为对资源性行业(如煤炭及其加工和有色金属冶炼)的依赖程度较大,2008下半年在PPI价格暴跌的冲击下,工业降幅较大(见图4)。

(2)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使高技术产品比重日趋增加,提高了安徽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8年,全省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382家,其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占23.4%,10亿元以上企业占3.8%。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5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37家;高技术产业创造的总产值已由2004年的928.2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212.3亿元(见图5所示)。在自主创新上,截至2007年底奇瑞公司专利累计申请量达到2012件,其中发明专利393项,获得授权专利1027项。2008年,奇瑞公司申请专利数量增长到1211件;江淮汽车申请专利达到128件;全省823家工矿企业申请专利4943项。其它创新成果如,铜陵有色集团建成铜陵电子信息材料国家产业基地、马钢集团率先建成我国第一条火车轮轮箍生产线、第一条高速线材轧机生产线、第一条H型钢生产线、美亚光电在国内率先开发出数字化和智能化系列色选机等等。

4 . 国家和地方政府刺激内需、扶持工业企业的经济政策为安徽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进入2008年10月,金融危机对安徽工业的影响可谓黑云压城,企业普遍面临较大困难,工业开始走向衰退。就在严冬逼近时,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时缓解了危机;同时,为更好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安徽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的一系列跟进政策,为企业解困和保工业增长提供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使安徽省大多数企业能够平稳度过危机的最困难时期。

(1)拉动内需政策推动了地区投资增长。2008年11月,中央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大大缓解了安徽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在建项目资金不足问题。在政策的推动下,安徽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2009年1-3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39%,拉动GDP增长11.6%。在投资乘数作用下,行业指标均有所回升。到2009年1-2月,安徽水泥、玻璃、变压器产量分别增长37%、85%和58%,专用设备及通用设备增加值增长83%和27%。

(2)家电下乡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政策使安徽的家电产业受益匪浅。相对于沿海家电生产基地,安徽的家电业优势,一是因家电企业的集聚发展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个产品成本下降,再加上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相对低价,凸显了安徽家电生产的成本优势;二是家电产品升级换代速度较慢,而较低档次产品所保持的低价格也正好适应了农村市场的需求。家电下乡政策,不仅较大程度地解决了家电企业的“去库存化”问题,而且提振了家电产业的信心。2009年前两个月,安徽家电业产量增长达47%。

(3)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给轿车业带来春天。安徽的轿车主要以生产小排量汽车为主,中央对小排量汽车出台如此有力度的刺激消费政策,及时转变了奇瑞、江淮等汽车厂家生产下降趋势。2009年1季度,奇瑞和江淮两大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销量双双创出历史最高水平。

二、安徽工业独特走势的必然性因素

进入“十一五”,国家的产业政策更加明晰和严格,政策调整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促进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二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三是加强对地区生态环保指标的考核监察,通过“限批”、“一票否决”等强制性手段,极大地遏止了企业外部不经济行为的蔓延,加快推动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不符合准入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退出市场。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 2005年以后,安徽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一系列较大突破,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取向和经营业绩,也带来规避风险的客观效果。

1. 加大技改投资,传统产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十五”以来,安徽在工业投入中加大了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安徽计划五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6800亿元,年均增长31.5%,技改投资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7%左右。大量的技改投入,对传统产业水平升级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效果明显。

首先,技改投资改进了企业装备和生产工艺。通过技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例子很多。如马鞍山钢铁公司,用7年的时间实施完成了“十五”和“十一五”前期两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技改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档次和产量,同时,通过水的循环利用和能源二次利用,每年可创造节能环保经济价值3亿元以上。海螺集团2000年后在省内累计完成投资近150亿元,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使其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技术水平领先世界;而集团2005年以后大规模建设的余热发电项目,已经实现每年节约原煤1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298万吨的目标。

其次,技改投资提升了企业信息化水平。在信息化改造建设上,安徽以冶金、汽车、建材、机械、煤炭等优势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实施“50户骨干企业信息化工程”、“倍增计划”等示范项目,引导骨干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十五”以来,安徽平均每年信息化投资在7-10亿元之间,约占企业基本建设投入比重的3.2%,高于全省及全国信息化建设投资占企业总投资的比重,超过1000万元的投资项目占全部项目的19.8%。据抽样统计,安徽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平均缩短产品从设计到投产时间的40%,降低废次品率80%,企业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再次,技改投资对产业整体水平提升成效明显。纺织业曾是安徽整体水平较差的传统产业。这几年通过大量的技改投入,拓展了产业的生产领域,化纤、针织、丝绸、麻纺等成为产业的新亮点;并出现了华茂、京九丝绸等一批行业领军的现代企业。纺织业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后续加工业的发展。2008年1-11月,全省纺织服装行业实现利润最多的是服装业和纺织制成品业。目前,安徽棉纺生产能力居全国第8位、化纤生产能力居16位、印染生产能力居第11位、丝生产能力居第7位。安徽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在此次金融风暴对全国该行业的扫荡摧残中得到检验。2008年1-11月,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3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和24%,增速位居全国第6和第9,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了高增长。

为应对危机,2009年以后,安徽继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1-4月,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了38.1%,而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技改投入的增长幅度都大大超过全省的平均增长(见表1)。

2. 延长产业链,资源型工业内容发生深刻变化

资源型工业既是安徽工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徽工业的重要特色。作为后发地区,越是要加快工业发展,越是不能脱离已有的基础和条件。依赖资源与利用资源是两种明显不同的发展路径,并导致不同结果。依赖资源发展工业,容易在路径依赖的陷阱中重复被动落后的经济模式,直至资源枯竭;利用资源发展工业,即利用资源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通过延长产业链迅速形成地区产业集聚和产业配套的加工制造生产实力。

工业化初期,资源型省份对资源的粗放型利用不可避免,但是,比较中西部许多资源型地区的工业模式,安徽能较早认识资源依赖性工业的不可持续性,能较早地走上利用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工业发展道路。

如图6,如果把资源型工业的演进分为四个层级,从总体上看,安徽的资源型工业已经站在深加工资源的层面上。2008年,安徽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的矿采和洗选行业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37个行业的13.4%;作为资源粗加工行业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占比19.3%。原来的资源型城市已经或正在成为“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并特色明显的产业基地。正因如此,在去年下半年的原材料市场遭受巨大冲击时,安徽的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工业没有如山西等省那样出现巨大落差。

安徽四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也取得明显实效。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典范之一的马鞍山,通过实施产业链扩展延伸型和多元综合型兼备的产业转换模式,在调整结构、创新体制、完善功能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7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非钢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4%。铜陵市精心构筑起以铜材深加工、电子、精细化工和建材为代表的四大支柱产业,并围绕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项目,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实效。淮南淮北两市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实现了从煤炭挖掘业为主向煤炭制造业为主的转变。如淮南市的煤电和煤化,其产业规模和产业水平都已领先全国;淮北市的煤化盐化一体化建设,其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已经体现,并有望在未来经济复苏中显现效益。二是非煤产业获得较快发展。淮南市已发展起机械电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型材料、现代服务、文化等7大支柱产业;淮北市2008年上半年,煤炭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降至47.2%,首次出现了非煤产业比重领先的局面;2009年1季度,该市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80%,煤炭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依然低于非煤产业所占比重。

3.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过去,安徽的装备制造业主要靠少数大企业支撑,国有资本占较大份额;且成品企业基本依靠自我配套,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因此,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实际基础十分薄弱。“十五”初期,一批曾经颇有影响的拖拉机厂、矿机厂、农机厂等相继倒下。“十五”后期,安徽把装备制造业发展列入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整体上出台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计划,规划实施装备制造业“4+6”工程,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6-2008年,安徽装备制造业产值年增长保持在35%以上;以机械设备制造业、汽车和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要内容的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由2002年的18.7%提高到2008年的23.5%,已经成为安徽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

(1)通过装备制造业生产领域的拓展,一是有了承接国家政策支持的较大平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认为,在未来两年,4万亿投资将拉动机械行业增长5%左右,这给安徽庞大的机械工业带来不小的实惠。目前安徽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石化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仪器仪表等十大行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全省涉及装备制造的企业多达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80家。装备制造业对安徽工业发展所显现的主导力,一定程度增强了安徽抗击金融危机风险的能力。二是有了承接沿海装备制造业转移的产业基础。我国正面临着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是由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压力大的沿海加工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由企业的零星转移演变为产业的整体转移。因此,无论是以龙头企业优势吸引配套企业转移,还是以配套企业优势吸引龙头企业转移,地区已有的产业生产能力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因素。三是有了承接资源品走向高端产品的制造能力。地区装备制造业全面有序的发展,有利于地区资源型工业的转型升级。2008年,安徽已有国家重点高技术企业55家,上市高技术企业37家;今年前两个月,全省六大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增长11.0%,而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9个行业增幅超过30%。

(2)通过产业配套生产能力的增强,一是改变了大企业自我配套比率高,劳动生产率低下、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以汽车产业为例,目前发展势头较好的江淮和奇瑞两大汽车公司,都比较注重与配套生产厂家的合作。合肥市和长丰县经开区已建成为江淮汽车配套的汽车工业园;江淮公司目前在合肥市内的专门配套生产厂家已达150多家。而奇瑞公司仅在芜湖市内为其配套厂家就多达200-300家。在家电产业,安徽通过产业集聚所增强起来的配套生产能力,更是大大提高了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由此使安徽成为这次“家电下乡”政策的最大赢家。二是改变了安徽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发展严重不足的局面。与沿海地区主要依靠“三来一补”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不同,安徽许多小企业是靠自己的专有技术和特色工艺进入产业链分工,并呈集群式发展形成产业规模,国内市场竞争力较强。2008年4季度,安徽工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中、小型企业的景气指数与3季度比,下降幅度分别为25.1%、17.4%和8.1%。从下降幅度看,小企业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三是改变了安徽缺乏成套设备生产能力的局面。目前,安徽正依托六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在某些装备制造领域形成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如现代模具制造,通过合肥、芜湖等地模具工业园建设,出现一大批“小而专”、“小而精”的模具生产企业。医用设备、数控机床、玻璃、水泥等成套设备生产也已具备雏形。

(3)通过有竞争力企业的成长形成了产业优势。过去,安徽装备制造业弱就弱在仅靠几家大企业独立且分散生产,形成不了地区的竞争合力;而近几年,以汽车、家电、工程机械为代表的安徽装备制造业,在快速崛起中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配套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优势。2008年,安徽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空调产量居全国第1、2、3位,汽车产量居全国第8位。同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众多有核心竞争力的厂家和品牌,如合力叉车、日立建机、全柴集团、宁国中鼎、星马汽车、合肥锻压、华东回转支承、马钢车轮、恒升机床等等。它们在这次经济衰退中呈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4)通过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缓解了“民工返乡潮”压力。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据原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测算,2000年我国工业平均每万元固定资产原价可吸纳0.052人,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工业吸纳0.046人,冶金工业吸纳0.037人,石油加工和炼焦工业吸纳0.018人;而装备工业可吸纳0.078人。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一直很大。过去,安徽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一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4个百分点,2007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1个百分点。随着装备制造业发展,安徽就业形势明显好转还表现在:一是回乡创业的打工者明显增多,甚至出现了许多“凤还巢”工业园区。前两年沿海地区闹“民工荒”时,浙江企业因“追着安徽民工跑”而大量向安徽转移;就是在安徽,许多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的地方也出现了“用工荒”问题。二是职工的收入增长较快,2003-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以年均19%的速度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2007年,安徽制造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为15736元,远远高于江西的13661元;全省职工平均工资22180元,高居中部6省榜首。

4. 增强城市带动力,县域工业迅速崛起

“十一五”期间,安徽城市工业的带动力明显增强。以合、马、芜为代表的城市工业走强,带动起县域工业较快发展。以合肥为例,“十五”期间,由于所属三县经济落后,导致全市经济处于中部省会城市落后位置。2003年,合肥城市竞争力主要指标在中部省会城市都排名靠后,在全国50个重点城市的排名也都在30以后。而从2008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看,合肥的城市竞争力提升明显。在八大主要竞争力指标中,合肥除了公共部门竞争力和创新环境竞争力指标排在中部省会城市第4位,其它指标都排在前3位;2007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合肥在200个城市中排在第31位,比2003年50个城市排名还进了7位;尤其是与工业发展相关的各项指标,合肥不仅在中部处于领先地位,有的指标还在全国52个城市中排在前10位。近几年,合肥依托两大国家级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和产业水平提升,不仅带动三县工业走强,而且产业辐射力也强有力地影响到巢湖和六安两地发展。安徽其它地区如芜湖、马鞍山等地的县域经济较快发展,也都与城市工业的带动力密切相关(见表2)。

除了城市工业带动,安徽在“十一五”前后所出台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也极大地促进了县域工业发展,2008年,安徽非公经济所占比重达56.3%,比2006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就象县域工业起飞的两翼,而大量县域工业园区和一批专业镇的兴起,则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县域工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力,为安徽经济“安全过冬”提供了一定保障,同时也为安徽经济较快恢复带来活力。亳州市利辛县工业较落后,但今年3月以来工业区的生产一派红火,改装汽车、橡胶轮胎等厂家产品供不应求。如果去年还可以用危机影响滞后解释县域工业较快增长,今年显然需要从更新的视角来寻找安徽县域工业的比较优势。对此,我们仍从与沿海工业的比较切题。沿海地区的玩具业是此次危机的重创产业,但汕头的玩具业却成为例外,一直保持逆势增长的好势头,企业定单甚至排到2010年。我们把汕头玩具业的竞争力来源总结为6大优势,以此与安徽县域工业优势一一对比,从中解答影响安徽县域工业增长的主要内容(见表3)。

以沿海某地的一个产业与安徽整个县域工业对比,确实有许多不可比因素——前者有的后者没有,或后者有的前者没有。问题是前者有的优势可以搏击更大舞台和更远领域,而后者有的优势许多只是暂时机遇带来的;如果不注意产业水平提升和开拓国外市场,这些眼前的优势就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转变为劣势。

县域工业的崛起,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异军突起,为安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顺利过冬提供了支撑力。据安徽省调查总队调查,2008年4季度,全省工业增加值大幅下滑,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已经由1季度的139.3下降到90.8,而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景气指数却高达156.3。

三、未来安徽工业增长的前景预测

从图1所演示的工业增长曲线看,2009年2季度以后,安徽工业增长的速度明显减缓,与全国工业增长的曲线差距逐步缩小。显然,随着全国经济形势回暖,安徽由自身工业结构特点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所带来的偶然性机遇,已经开始消退;同时,因地区工业受冲击较小,借危机促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相反在“保增长”意识下固化了原有的结构矛盾;全国经济越往上走,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越明显。

1. 投资仍将在地区工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由地区重型化的工业结构和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的。工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改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也不会改变。如表4所示,这几年,安徽在固定资产投资上的力度很大。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经济拉动力和时效性表现在:

(1)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选取安徽1990-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IN)和GDP值,分别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析,变换后的变量分别用LNIN和LNGDP来表示,仍然运用Eviews5. 0软件包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LNGDP=3.2598+0.6831

LNIN,相应的检验值如下:

R2=0.9677,DW=0.2827,F=510.517,P(tx)=0.00000,检验通过。这个检验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每增长1%,GDP增长达0.6831%。

(2)有较长的时效性。为检验投资的时效,我们分别采用让因变量滞后解释变量1-7期的方法做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5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并不意味着时间越长作用越大,而是呈现一种倒U型,表现为投资对经济贡献的作用由逐渐增强,再到逐步下降。因此,安徽在2007年以后较大的投资增长幅度,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够持续到2011年以后。

2. 起主导作用的优势产业将向轻型化调整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3年和2007年安徽37个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5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地区的工业结构更加重型化;同时对资源品产业链的延伸也使重型化的工业结构升级迹象明显,表现为加工制造行业份额的扩大(见表6)。

但是,从更长期的地区支柱产业变化看,其周期性规律表现在,一般在经济调整期,市场需求弹性较小的消费品行业发展的机会较多;而在经济上升期,投资品行业发展机会较多。如表7所示,在1997-2002年的经济调整期间,安徽烟草加工业、纺织业、塑料制品业等消费品行业的贡献率进入了前10位,而在经济上行期,这些行业被挤出前10位;在2003-2007年的经济上行期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投资品行业的贡献率进入了前10位。

2008年以来的经济调整,安徽的资源型工业重创明显,而轻工行业发展较好。由表8可见,化学纤维制造业和仪器仪表业由于行业规模小,企业数少,其经营状况对安徽工业并不构成较大冲击;而其它亏损面大的行业都在资源型工业领域,它们对安徽重工业发展构成较大影响。

表9所列的减亏行业具有代表性,即首先为因资源品降价带来利润空间的加工业;其次为市场弹性较小行业;再次就是轻工业领域的消费品行业。

显然,这一轮经济调整将有助于资源型工业省份的经济结构轻型化。关键是地方政府如何抓住有利时机,顺势而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升级的力度。

3.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将成为地方政府的重点目标

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这也是地方政府更多开始关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新兴产业主要指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生产创造。虽然近年来这些产业在安徽的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势头和较快的速度,但是总体水平不高,规模不大。至2007年底,安徽新兴产业产值近800亿元,仅占全省工业的10%左右。其实在安徽新兴产业的各个领域,隐含着大量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成果,如果没有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很多创新过程因困难重重只能自生自灭。如淮北中润生物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秸秆提炼燃料乙醇和粗汽油技术,它不但解决了秸秆的全部液化利用,而且通过液化过程提炼乳酸、甲酸、单环芳烃化合物混合物和纤维戊糖等化学原料,并以其较高的附加值解决了秸秆炼油成本过高的问题,从而使秸秆炼油可以无需财政补贴走向市场。这项技术研发虽然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但是进入产业化目标仍然需要更大的实验平台和更多的资金投入。

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拓宽工业增长的产业发展空间,形成新增长极,这是推动地方工业结构由资源主导型向技术资本主导型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化解各种制约因素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新兴产业只是相对于市场新的需求容量而言;一旦人们趋之若鹜,市场饱和,再新再好的产业也会遭遇发展危机。以动漫产业为例,芜湖市看得准、做得早,成功了;合肥市有科教基地和人才优势也可以做;而在同一经济区域,有的工业实力较强的城市,“跟风”把动漫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突破口就未必能有“突破”了。动漫产业的成长性虽好,但主要面向未来,在刚刚解决温饱的中国,精神需求的市场弹性系数呈无限大,因此产业面临的风险也无限大,一定要适度发展,不能自相挤占市场。

参考文献:

[1]Lucas,Robert. Macroeconomic Priorit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3(1):1-14.

[2]Lucas,Robert.Models of Business Cycle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

[3]Alvarez,Fernando, Urban Jermann. Using Asset Prices to Measure the Cost of Business Cycl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6): 1223- 256.

[4]Dension,E. Why Growth Rates Differ[M].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e,1967.

[5]Felipe,J.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East Asia:A Critical Survey[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9,35(4):1-41.

[6]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 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第4版)[M]. 钱小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7]汪伟.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8,(2).

[8]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4年版)

[10]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4年版)

[1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8年版)

[12]郭明.从合肥画出“金三角”[N].中国质量报,

2009-5-18(5).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