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中的皖货东进研究

2009-12-31 07:24李秋淮李欣婷李庆九
江淮论坛 2009年6期
关键词:长三角安徽

李秋淮 李欣婷 李庆九

摘要:作为近邻长三角的省份,安徽的省际贸易方向主要是长三角,东部市场始终是安徽奋力崛起的动力保障。然而,近年皖货东进比重出现下降迹象。这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安徽省际贸易伙伴范围的扩大,而更多的表现在安徽产品在东部市场竞争力的下降。根据调查,皖货东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薄弱环节。为此,安徽需要着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能源原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坚持实施自主创新、品牌、渠道等战略,加强研究与谋划、引进品牌咨询、开展企业辅导、培训人才和奖励扶持品牌。

关键词:安徽; 长三角; 省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127.54文献标志码:A

一般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对于安徽这样一个区位条件特殊、省际贸易活跃的省份,近邻长三角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安徽加速崛起的有利条件。历史上徽商曾因为近邻长三角并充分占有长三角市场而获得成功,今日安徽发展同样需要有力的外部市场支撑。东部市场是安徽跨越发展、加速崛起最重要的动力条件。

一、皖货东进的重要意义

皖货东进是指在安徽境内生产的商品或货物销售到东部市场,或者通过东部市场向其他区域市场中转和集散。皖货东进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内涵和发展重点将随着安徽工业化和经济开放进程的推进而不断有所变化。皖货东进并不能取代皖货西进、南进或北进,但皖货东进对安徽东向发展、加速崛起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一)安徽与长三角贸易联系源远流长

历史上,安徽和长三角同属一个经济区。在明代,安徽与江苏同属江南省;在更早期的行政区设置中,安徽很多地区与长三角的一些县、市相互交叉成为一体。由于同属一个经济区,安徽许多物产主要流向长三角,长三角也有许多产品销到安徽来。安徽主要通过屯溪、芜湖、蚌埠等三大集散中心与长三角进行货物贸易往来。沿新安江一带是以屯溪为集散中心,货物沿新安江而下,经富春江、钱塘江,到达杭州、上海;沿长江一带是以芜湖为中心,货物经青弋江等水路进入长江,顺流而下就可至南京、镇江、扬州,经京杭大运河沟通各地;沿淮河两岸以蚌埠为中心,货物通过淮河外运到上海、南京及天津、北京等地。

(二)向东发展、占领东部市场是徽商成功的历史经验(1)

经商成功与否固然与商人的能力与素质有关,但市场无疑更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对徽商来说,最幸运的是,在离徽州不远处就是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一个大市场——长三角。从徽州出发的交通路线非常方便,由于都是顺流而下,便于将徽州的土产如竹、木、石料、药材、纸、茶叶等外运,回程则可运输丝绸、百货、粮食等商品。有了这样一个稳定的大市场,徽商的生存和发展就不再受到徽州本地的制约,不再限于经营药材、茶叶、纸墨、竹木等本地产品,而是以从事“两头在外”的商业为主,即从外地采购商品,在外地销售。徽商还充分利用扬州和大运河的特殊优势,通过承包官盐销售,获得巨额财富,并形成一个盐商群体,长期垄断官营盐业,并扩展到沿运河城镇的商业。所以,历史上,长三角就是徽商经商成功的发源之地。

(三)皖货东进是当前安徽实现加速崛起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向东发展,扩大对长三角的货物输出是安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方面,东部是我国最发达、最具消费能力的地区,可以为安徽产品销售提供巨大的市场支撑。当然,皖货可以销售到中西部地区,而且在西部地区更具竞争力,但安徽工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张发展阶段,仅仅依靠中西部市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东发展。另一方面,东部市场对中西部市场有着特殊的引领作用。东部地区集聚着众多全国最大的商品贸易市场,是商品流通的重要中转基地和集散中心,皖货可以通过东部市场中转走向其他市场。第三方面,因为安徽与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缘相近、人文相同,长三角是安徽产品最容易进入的区域市场,为皖货向外发展提供有利的实施条件。

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就是要建立面向长三角的五大基地,即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产业集聚基地、劳务输出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占领东部市场是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根本动力之所在,也是当前安徽实现加速崛起的最重要动力之所在。

二、皖货东进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安徽与长三角之间的贸易基础在于双方资源条件、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2)在资源条件方面,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而安徽自然资源条件具有明显优势,煤、铁、铜等27种矿产资源居全国前列;在资金技术方面,长三角相对安徽处于优势;在产业结构方面,长三角以制造业为主,而安徽农业、采掘业和原料工业比重较大。安徽专业化生产部门以上游部门为主,沪苏浙则以下游为主。这种产业分工决定了安徽与长三角区际贸易的基本态势,即长三角以安徽为农副产品、工业原料的供应地和工业制成品的销售市场;安徽则以沪长三角为工业制成品供应地和农副产品、工业原料的销售市场。对长三角来说,安徽虽只是其工业制成品的众多市场之一,却是其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的主要供应地之一;而对安徽来说,无论初级产品销售还是制成品的供应,均对长三角市场有很强的依赖性。

(一)皖货东进的发展现状

1. 安徽是一个省际贸易发展活跃的省份

安徽属于省际贸易较为活跃的省份之一,省际贸易总量在中部六省居第一。2005年,安徽全社会货物和服务向省外调出4733.85亿元,从省外调进5061.15亿元,省际贸易总额9795.00亿元。安徽省际贸易依存度远远高于中部其他五省。2005年,安徽全省货物和服务调进调出占全省总产出75.86%,远高于中部其他五省。省际贸易依存度在中部排名第二的江西为37.21个百分点。

2. 安徽省际贸易的主要对象是长三角

从省际贸易集中趋势看,安徽属于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贸易区,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山东分别是安徽前五大贸易伙伴,其中销售到江苏、上海、浙江两省一市的工业品约占销售到省外全部金额的60%以上。

3. 皖货东进商品结构以农产品和能源原材料为主

安徽调出省外产品主要以农产品(23.1%)、食品(14.1%)、电气机械器材(12.8%)、化工品(9.2%)、交通运输设备(8.2%)、非金属矿物制品(4.7%)、金属冶炼压延品(4.6%)、纺织品(4.1%)、通用或专用设备(3.3%)和金属矿石(3.2%)等。

长三角地区从省外调入的主要是金属冶炼压延品(上海15.7%,浙江15.7%)、通用或专用设备(江苏14.3%,浙江7.3%,上海3.6%)、电气机械器材(上海10.6%,江苏8.7%,浙江3.5%)、石油天然气(浙江9.4%,江苏8.3%,上海3.9%)、农产品(上海7.2%,浙江7.2%,江苏4.9%)、食品(上海10.6%,江苏4.2%,浙江3.3)、纺织品(上海10.7,浙江5.5%,江苏3.5%)等。

可以初步判断:农产品、食品、电气机械器材、化工产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冶炼压延品、纺织品、通用或专用设备等是安徽进入长三角市场的主要产品。

(二)存在问题

1. 东进的皖货大多处在产业链低端位置

皖货东进产品大多处在产业链低端位置,存在产业带动力弱、易受经济波动影响。同时,这些产品生产还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等不利特征。如电力热力、金属矿采选、非金属矿物制品、煤炭、非金属矿采选等部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消费或污染排放均超出安徽十一五规划对节能减排的硬性约束,对安徽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 近年来皖货东进的比重有下降迹象

以铁路货运为例,2007年,安徽向长三角发送量占向省外发送总量的58.77%,比2001年下降14.2个百分点。扣除煤炭因素以后,2007年比2001年下降8.0个百分点。无论是否包含煤炭因素,安徽货物运往长三角的比重确实有明显下降的现象。这一方面,可能说明安徽与长三角以外省份省际贸易联系在加强;另一方面,则可能说明安徽与长三角省际贸易强度在减弱。

从省外铁路发送货物到达长三角情况看,2001年,安徽货物占省外货物总量的18.6%,2007年这一比重下降到15.7%。如果扣除煤炭因素,则这一比重由10.4%下降到8.7%。皖货在长三角市场份额明显下降,说明安徽与长三角省际贸易强度确实有所减弱。

3. 皖货的市场竞争力有下降态势

一方面,安徽工农业增加值占全国工农业增加值比重处在不断下降趋势。2001-2007年,安徽工农业增加值占全国工农业增加值比重由3.3%下降到2.6%,趋势比较明显。

另一方面,安徽工农业产品调出省外占工农业总产出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2002年工农业产品调出省外2853.7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52.0%;2007年,工农业产品调出省外3550.5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45.9%,下降6.1个百分点。安徽工农业增加值占全国工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安徽工农业产品调出省外占全省农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两个比重的一起下降共同说明皖货市场竞争力在下降。

三、皖货东进的薄弱环节

根据调查分析(3),产品创新、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方面可能是皖货东进中存在的最薄弱环节。

(一)产品创新

1. 安徽工业产品创新总量不足。从反映产品创新总量的新产品产值、专利拥有等主要指标看,安徽均处在全国及中部地区居于中等靠后位置。2007年,安徽新产品产值774.4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7,在中部地区排名第4;拥有发明专利434项,在全国排名第17名,在中部地区排名第4。

2. 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差异大。创新资源过于集中于大中企业,小企业创新频率低,自主创新范围不够广泛。安徽工业企业创新活动中,大中企业占居绝对优势,98%的技术创新组织集中于规模以上企业。小企业由于缺人才、资金、技术、服务平台,自主创新活动很少。表现在新产品率的比例上,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全省比重的93%。其中大企业新产品率为17%、中型企业为14%、小企业只有3%,外资企业为23% 。

3. 从创新产品的新颖性看,安徽工业产品创新中达到国际新的比重较小。据调查(4),2004-2006年间,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中,推出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产品的新颖度属于国际新的有235家,占全部企业的12.3%,创造国际新产品销售收入55亿元,占全部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量的7%;属于国内新的有875家,占45.7%,创造国内新产品销售收入322.2亿元,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量的40.8%;属于企业新的有806家,占42.1%,创造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413.3亿元,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量的52.3%。

(二)品牌培育

1. 存在问题

第一,品牌层次总体还不够高。由于进入市场化时间还相对较短,皖货虽已形成不少名牌产品,但其总体还属于区域性品牌,真正属于国家级名牌的产品还不多。如在“中国名牌”中,安徽只有37个,而广东、浙江、山东、江苏却有299、289、271、242之多。其他诸如“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家免检”、“商务部重点培育出口品牌”等国家级名牌情况大体相似。

第二,行业品牌建设不平衡。除了煤炭、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行业,安徽实际上在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器材、化工原料及制品等行业也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这些行业毕竟刚刚崭露头角,企业发展势头很好,但规模和影响都还没有及时提高,所形成品牌也都是在区域市场形成一定影响,真正国家级名牌还没有几个。如在“中国名牌”中,安徽产品在食品、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配件等分别只有6、3、3、2个等,行业品牌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第三,地区品牌建设也不平衡。安徽各地在品牌建设方面其成效是不均衡的,皖北地区要远远落后于省会合肥和沿江城市。在安徽37个“中国名牌”中,合肥占10个,安庆6个,铜陵5个,宣城4家,巢湖、马鞍山各2个,池州、芜湖各1个,淮南、六安、亳州等城市至今没有“中国名牌”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是在合肥及沿江城市,品牌建设与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城市相比也是差距比较明显的。如广东佛山围绕家用电器、建材等产品就有“中国名牌”58个,“国家免检产品”162个,“驰名商标”20个。品牌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地区优势产业已经成为品牌的孵化器。

2. 原因分析

产生差距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努力因素。客观因素包括:

其一,安徽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对于一定地区而言,品牌发展需要一定条件和经济基础。从实证分析角度看,各省名牌产品数量与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大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见图)。安徽名牌产品数量在全国排名十四位,与安徽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十五位基本吻合。

其二,安徽企业基础较为薄弱。企业是品牌打造的主体,企业数量越多,品牌数量自然也就越多。安徽在企业数量方面,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数量方面,与品牌大省相比是有差距的。根据全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结果,2001年,安徽有制造业企业3.67万家,而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则分别有各类企业14.73万家、14.94万家、16.42万家和9.85万家。尽管数据有些陈旧,但也能说明一定问题。

其三,产业结构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安徽许多优势产业属于寡头垄断行业,一个行业就只有一家或几家企业,如水泥、钢铁、汽车等,所产生品牌自然就少;有些行业如煤炭、电力等,甚至不需要品牌。而其他属于充分竞争、可以产生许多品牌的行业,安徽优势还没完全显现出来。

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其一,企业主观努力不够。安徽在许多竞争性行业并不是没有优势,只是企业自身在打造品牌方面主观努力不够。安徽目前已形成大小176个产业集群,但品牌建设方面却不很理想。天长秦栏和繁昌孙村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两个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其企业多处于贴牌生产状态,自主品牌很少。其二,政府在培育保护品牌方面经验显得不足。比如扬子冰箱、芳草牙膏、廉泉啤酒等品牌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就至少折射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缺乏本地品牌保护意识和经验的问题。其三,政府在推动品牌建设方面的力度还不够。仅靠质检、工商管理部门推动,力度还不能完全施展开。

(三)销售渠道

1. 渠道表现

安徽产品如果能够通过现代分销渠道进入东部市场,其效果将是显著的。但是由于现代分销渠道极其有限,各类产品在现代分销渠道上的竞争极其激烈,再加上现代分销渠道本身对供应商和产品选择标准非常严格或苛刻,因此安徽产品在现代分销渠道中表现并不理想。

一方面,现代分销渠道对所采购的产品一般要求:质量上乘、包装讲究、适销对路,与自己的经营风格一致,价格合理、最好低廉、折扣大,能够允许推迟付款、给予广告支持或广告津贴(交进场费)等。而很多安徽企业没有专职的创作人员,因此产品设计能力薄弱,可供出口的产品款式不多,更缺少创新和时尚的产品,使得采购商选择的余地很小,与境外或省外花样繁多的商品相比缺少吸引力。

另一方面,现代分销渠道一般采取“无库存采购计划”,即根据过去和许多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当库存量低于规定水平时,便按照过去的订货目录和基本要求继续向原先的供应商购买产品。因此,现代分销渠道不仅强调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且要求供应商必须有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和一次性大批量的供货能力,而安徽许多单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供货能力往往无法满足现代分销渠道的需求。

2. 原因分析

对现代分销渠道认识不足是制约安徽产品进入现代分销渠道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现代分销渠道对安徽产品还不甚了解、不甚熟悉,要寻找到符合要求的安徽产品,采购商需花费很长时间和很大成本,致使现代分销渠道对“安徽制造”的采购潜力难以完全发挥。

另一方面,安徽产品缺乏直接与现代分销渠道联系的渠道,对现代分销渠道的采购程序和方法知之甚少,对相关的技术标准、认证体系和市场规则也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不知道采购对产品有什么具体要求,当然更谈不上跟踪国内外市场的动态,因而使得安徽产品很难充分利用现代分销渠道进入市场。

四、皖货东进的对策建议

(一)皖货东进的产业选择

1. 着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基地

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按照优质化、安全化、多样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对优势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提升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档次,不断提高安徽农产品的诚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安徽打造成长三角的“米粮仓”、“菜园子”。

2. 着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巩固提升能源原材料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行业技术改造和战略性重组,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建设面向长三角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和加工基地。

3. 着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大力改善承接条件,优化投资环境,选择性、跨越式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提升优势产业的集聚能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基地。发挥安徽科技实力优势,形成以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新能源及高效节能领域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的转化。

(二)皖货东进的战略支撑

1. 继续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以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为主要抓手,统领、集成各类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计划、政策和措施。鼓励产学研合作体在成果分享、人员流动、知识产权保护、投资收益等方面进行制度共建。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改革不利于自主创新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税收制度、财务管理规定等,从而体现鼓励技术创新的导向。

2. 加大实施品牌战略力度

依托特色产业,培育名牌产品,明确区域定位,做响区域品牌,抓好质量工程,维护区域形象。强化区域品牌的维护和保护。以产业集群打造品牌和名牌族群。

3. 制定合理可行的渠道策略

在核心市场上以积极嫁接和进入现代分销渠道为主;在东部二、三级市场上以传统分销渠道为主;对现代分销渠道与传统渠道进行有效细分和合理定位。

(三)政策建议

1. 加强研究与谋划。省政府应大力支持研究工作的开展,从资金上支持研究工作的开展,谋划安徽企业长远发展,为安徽产品进入长三角提供理论支撑。

2. 引进品牌咨询。专业的品牌咨询机构因为专业水准较高,知晓企业的短板所在,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

3. 开展企业辅导、培训人才。我省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大多数企业缺乏发展资金,吸引外部人才能力差,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管理水平较低。政府应根据存在问题,适时开展企业辅导,帮助培训人才。

4. 奖励扶持品牌。加强对企业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鼓励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在税收和政策上给以优惠。

5. 策划若干活动。开展“安徽商品长三角行”活动;加强徽商大会的商品采购功能;鼓励安徽企业参展长三角地区商品交易会;举办跨国零售集团参加的国际采购会;鼓励跨国零售集团在安徽设立采购中心。

注释:

(1)参见葛剑雄,“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安徽史学》,2004年第5期。

(2)资料来源:引自程必定,《区域经济空间秩序——兼对长江中下游省区的实证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3)调查范围包括:合肥炒货、黄山茶叶、淮南豆腐、安庆水产品、无为电缆、繁昌服装、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皖江蔬菜批发大市场、燕子坊、义乌安徽馆、沃尔玛、家乐福等。

(4)张成美,“安徽工业创新调查”,《安徽科技》,2008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程必定.区域经济空间秩序——兼对长江中下游省区的实证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2]李欣婷, 李秋淮.安徽物流空间布局回顾与展望[J].江淮论坛,2008,(6).

[3]陈秀山.中部地区省际产品贸易流量估算与空间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4]陈秀山.西北地区贸易联系与空间流向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3).

[5]葛剑雄.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J].安徽史学,2004,(5).

[6]李善同.中国省际贸易联系程度研究——基于金税工程增值税数据的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6年第19号.

[7]李善同.中国省际贸易的空间相关性与贸易区的划分——基于金税工程增值税数据的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6年第75号.

[8]沈世培.试论近代安徽江淮地区集市贸易的变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9]张成美等.安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分析[J].安徽科技,2008,(2).

猜你喜欢
长三角安徽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5.回声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