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为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现代化,实现高效率、高增值、低成本的发展,必须将视角集中到配送与配送中心的发展,以突出配送与配送中心的发展,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发挥配送与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与作用,把握配送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趋势,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配送业务流程和与供应商、客户间的业务衔接,可以实现配送作业的高效、低耗、实时与高质的服务,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来拉动整个物流作业与流程,并促进物流产业的整体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配送;配送中心;现代物流;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0-0077-03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加剧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对全球物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物流推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地配置与高效利用的进程。跨国公司全球业务的扩张,也使得国际物流业务飞速发展,增殖服务的空间空前增大。与此同时,由于物流的产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网络化等趋势日益凸现,加快了资源和商品的流动,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物流现代化已具有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交织一起,构成了我国物流发展新的环境格局与市场空间,发展现代物流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我国现阶段物流业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还处在“初级阶段”,物流架构还不成熟,物流人才非常缺乏,人们对物流的认识相对粗浅。在这种形势下,为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现代化,实现高效率、高增值、低成本的发展,必须将视角集中到配送与配送中心的发展,以优先和突出配送的发展,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突破口。
一、配送与物流
笔者试用简图表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运输、配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从生产企业的产品制造出来以后一般要经过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送到店铺销售或由配送中心直接送达消费用户。
配送中心是物流中我们见到最多,最容易被人们认识的环节。
二、对配送与配送中心的理解
配送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物流环节。而配送中心DC(Distribution Center)则是实现配送业务的现代化流通设施。配送中的“货物配备”是配送中心主要的业务,是全部由它完成的;而送货既可以完全由它承担,也可以利用社会运输企业来完成。配送中心具有诸多特性:
1.它是配送活动和销售或供应等经营活动的结合,它并非是单纯的物流活动,同时是一种经营手段;它作为“现代流通设施”,也与商场、贸易中心、仓库等流通设施不同。这个流通设施是以现代装备和工艺为基础,不但能处理商流,而且要处理物流,是兼有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全功能的流通设施。
2.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的独特产物,它包括了货物的暂存、分货、拣选、集货、流通加工、包装、集装、合装整车、车辆调度、路线安排的优化等一系列工作和功能,它与作为货物中心的仓库,仅完成保管-维护保养-出库的业务相比,有很大区别。货物在配送中心中处于经常运动的状态,要实现全过程的、持续的增值。配送实质上是由运输派生出的功能,但它不单是送货,还包括分货、配货、配车等项工作,也不同于传统送货的现代特征。
3.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它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从实物运送形态的角度来看,则是按客户的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进行业务组合,并以最合理的方式送交给客户的活动。一般来说,配送除了城市之间或者运输枢纽之间长距离的运送之外,主要面向小范围、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它是物流体系末端的延伸功能。
三、配送与配送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西欧国家和日本这些经济发达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的需要,在仓储、运输、批发等企业基础上发展了众多形态各异的配送中心,并逐渐形成两大模式:一是作为独立的企业而存在并提供社会化配送服务的、被称为共同配送模式;另一种是作为企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保障集团内部生产和流通业务需求的、被称为集团内部型模式,如高效的沃尔玛集团的配送中心。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些配送中心已开始取代传统的批发体系,成为商品流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我国在90年代,为促进流通方式向现代化发展、实现贸易国际化,也在不断筹建和扩大配送中心,使其发挥重要的保障和中介作用。尤其是在大型跨国零售连锁集团和物流服务商纷纷抢滩我国物流与零售市场的过程中,配送中心更是受到众多商家的青睐,那些外商也往往是以完善的物流体系为先导,以相应的配送中心建设为载体来抢摊着陆。
配送中心在国内外得以快速发展和完善的原因主要有:
1.传统的物流设施(仓库、运输线路等)布局不合理,影响了商品的正常流通。
2.传统的流通结构不合理,多环节、低速度、大损耗,制约了整体物流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
3.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区域经济规模与市场的不断扩大,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而科技进步和先进管理技术的运用,已经使得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基本上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掘,而物流成本逐渐成为生产和流通领域竟相角逐的“第三利润源泉”。
4.经济发展、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病”,交通拥挤则是最突出的表现。而合理布局的社会化配送中心,采取集中货源、合理配送的方式,可以最有效地利用车辆,减少货运需求。
配送中心从其产生到完善的全过程考察,它具有多种类型,主要有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和配送中心。而配送中心实际上是具有前三者的综合,并把“配”与“送”货功能提升到更高水平,例如,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就是如此。
总之,作为物流组织形式之一的配送中心,它连接着生产与消费,并以其多种物流功能,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蓬勃发展,它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销售或消费,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批发企业,成为一种少环节、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流通方式。
四、配送与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与作用
首先,配送是物流体系中由运输派生出的功能。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从实物运送形态的角度来看,配送则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节点或配送中心进行货物配备、并以最合理的方式送交给用户的活动。一般来说,配送是短距离的运输,是物流体系末端的延伸功能,发生在流通与消费的交汇处。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的密切结合。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的全部活动。
其次,相对于整个物流系统而言,配送是系统的终端,是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部分。
配送功能完成的质量及其达到的服务水平,直观而具体地体现了物流系统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实现了物流整体效益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1.准确、可靠的配送活动,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减少了生产和流通领域对于库存的需求,从而降低社会的总库存。
2.集中高效的配送活动,可以简化物流的流程,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3.合理、顺畅的配送活动,可以提高车辆和装载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缓解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紧张状况。
4.配送中心还是发展连锁经营的关键,它有力地支持市场营销体系,实现了物流系统化和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强化了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货与销售之间的协调能力,完善了连锁经营体系。
最后,配送将在未来物流业务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合理、高效的配送对于社会能源的节约(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运输调节来实现)、缓解城市交通状况(通过运输合理化和车辆的高效利用来实现)、减少环境污染(通过适当的运输包装和机械使用合理化来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配送通过上述诸方面效果的实现,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是提升物流效益的增效器。
五、配送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趋势
当今的流通领域已将物流的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分类系统、自动拣选系统、自动仓储系统、电子补货系统等)广泛应用于配送中心。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下,它已呈现出一系列现代化趋势:
1.仓储自动化。配送中心通常采用自动化立体货架和拆零商品拣选货物相结合的仓储系统,大大提高了仓库空间的利用率和存货与取货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2.装卸搬运机械化。配送中心全面采用叉车、托盘作业系统,配以蓄电池拣选搬运车,实现装卸搬运作业机械化作业。
3.配货电子化。由于连锁超市对商品的“拆零”作业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外配送中心拣货、拆零的劳动力已占整个配送中心劳动力的70%,因此,配送中心多采用自动分类、自动拣选系统来完成配货过程。例如,已广泛采用的电子标签拣选系统,来提高商品处理速度,减轻作业强度。
4.补货电子化。为了及时补进所需的货物,配送中心采用了自动补货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补货的电子化,这样既能与供应商及时交换信息,又减少了人工作业的错误。
5.商品数字化。对货物采用条码与电子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对货物的自动检测和监控,只要把订单输入电脑,存放在各种货架上,相应货格的货位指示灯和品种显示器,立刻显示出需拣选商品在货架上的具体位置以及所需数量,作业人员便可以从货格里取出商品,放入拣货周转箱,然后揿动按钮,货位指示灯和品种显示器熄灭,订单商品配齐后进入理货环节。
6.流程无纸化。采用条码、扫描技术和EDI技术后,实现了流程无纸化,大幅度地降低了差错率;采用无线通信的电脑终端,从收货验货、入库到拆零、配货,全面实现形码和无纸化的作业。
7.作业智能化。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上的应用已远远超出了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已跨入智能管理的领域。例如,配送中心的配车计划与车辆调度计算机管理软件,在美、日等国已商品化。它能大大缩短配车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及等候时间,合理安排配送区域和路线等。
8.交流协同化。由于配送中心要与众多的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交换信息,作业的计划与执行间的协调尤为重要,而协同的关键是实现信息共享,在采用Internet 、电子商务和EDI等技术与手段后,就能紧密集成各自的信息系统和整合相互间业务流程,实现上下游间的协同运作。
总之,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配送业务流程和与供应商、客户间的业务衔接,可以实现配送作业的高效、低耗、实时与高质的服务,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来拉动整个物流作业与流程,并促进物流产业的整体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翁心刚.物流管理基础[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徐天亮.运输与配送[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3]陈军军.配送是提升我国物流业的增效器[J].物流世界,2004,(6).
[4]宋华,胡左诰.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肖和山,男,湖南茶陵人,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系教师,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