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天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县人,1895年生。少年时代的吉鸿昌十分敬佩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民族英雄,他说:“人生再也不能只做吃饭睡觉的机器,要有心有胆有作为,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要象历史上的英雄烈士那样有气节!”
1913年8月,冯玉祥招募新兵,他报了名,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冯玉祥治军严谨,在训练士兵时,每天早操前都要照例问:“兄弟们,我们是谁的军队?”一天,冯玉祥刚把话问完,突然有个青年士兵大声喊到:“我们是洋人的军队!”声若洪钟,全场骇然。喊话的正是吉鸿昌。冯玉祥下令把他推到队伍前,问他为什么这样讲。吉鸿昌昂首挺胸,朗声直言:“听洋人的话,信洋人的教,替洋人打仗,受洋人的气,怎么不是洋人的军队?”冯玉祥极不满意吉鸿昌点破自已的心病,却又赏识他憨直、无畏的性格和胆量,故意问:“你这小子难道不怕洋人吗?”他愤然说:“我们都是中国人,干吗要怕洋人?”不料,冯玉祥对他的机敏与胆识十分欣赏,暗喜得了一员闯将,问完后即吩咐他立即归队。从此,在西北军中人人都知道有个胆大包天的吉鸿昌,“吉大胆”的外号也由此传开了。
在消灭旧军阀的战斗中,由于吉鸿昌作战勇猛,所向无敌,很快被提升为第十九师师长,他所率领的师也获得“铁军”的称号。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吉鸿昌的部队被蒋介石派到苏区打红军。在与红军的交战中,这支常胜的“铁军”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被红军打得大败。
吉鸿昌非常震惊,他暗暗问自已:“是我吉大胆胆小了,还是我的部下变成了窝囊废?打败我的人究竟是些什么人物?”他带着疑问,化装成小炉匠,进入鄂豫皖苏区,终于找到了答案。归来后他在日记本中写下了“顿开茅塞”四个字,又在后边添上两句话:“投错了门路,就拔腿出来!”从此他对蒋介石拍来催他攻打红军的电报见了就撕,并且命令部下,遇到红军即朝天开枪。
蒋介石对他的变化十分惊惧,指使特务用金钱、美女收买他的部下,并调重兵包围吉鸿昌的部队,逼他交出兵权,最后派特务将他挟持到上海,强行送往国外“考察实业”。此时“九一八”的炮声从沈阳北大营传来,吉鸿昌声泪俱下地说:“国难当头,凡有良心的军人,都应誓死救国!”立刻打电报给蒋介石,表示愿提一支劲旅,北上抗日,粉身碎骨,以赴国难,但得到的答复是:“迅速出国。”
吉鸿昌来到美国,发现美国的许多头等旅馆是不接待中国人的,而对日本人却奉为上宾。有一次,他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的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吉鸿昌怒火中烧,陪他的特务劝他说:“你说自已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怒斥到:“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他当即做了一枚木制胸卡,上面写着英文“我是中国人!”以后,每当出席宴会或在大庭广众面前,就佩戴在胸前。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他:“日本人有飞机、大炮,中国凭什么抗日?”他愤然拍着胸脯答道:“我们有热血,有四万万人的热血。我们是为正义而战,是一定能打跑日本帝国主义的。”
1932年2月,吉鸿昌结束考察回到了国内。他本想收拾旧部投奔苏区,但没有成功。但他还是抱着“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才能救中国”的心愿,找到了共产党组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经过缜密考察,接受了这位赤胆忠心的战士。
1933年春,他与冯玉祥、方振武一起,组成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6月,吉鸿昌就任同盟军前敌总指挥,亲率主力北上抗击日军。几天的时间,部队即攻克宝昌,直逼多伦。在杀敌报国的战场上吉鸿昌痛快已极,在急行军的马背上即兴作诗:“有贼无我,有我无贼;非我杀贼,即贼杀我。半壁河山,业经改色。是好男儿,舍身报国。”
在攻战多伦重镇的战斗中,吉鸿昌身先士卒,带领敢死队员手持长竹竿奔到城下,一声呼叫,跃上城头。敌军司令部里的一队日军,凭着厚墙高垒和炽热的火力,负隅顽抗。吉鸿昌喊道:“拿棉被来!”敢死队员将棉被浸水湿透,蒙在身上,绕到碉堡前,迅速堵住枪眼。大队战士一拥而上,将敌人歼灭殆尽。
攻战多伦的战斗,是日本侵略军自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来遇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日军损失惨重,中外震惊,全国人民人心大振,各地民众纷纷致电慰问、声援、捐献财物。而蒋介石则对吉鸿昌恨之入骨,密谋与日军“聚歼”同盟军。
一次,吉鸿昌的部队在日、伪、蒋三方面部队的围困夹击下被逼进了一个山谷。他不忍心抗日兄弟受无谓的牺牲,冒着生命危险去同国民党军队谈判,不料被国民党扣押。
稍有一点爱国心的中国人,无不对抗日民族英雄怀有由衷的钦佩与敬仰,押车的国民党士兵得知他就是战功卓著、威震敌胆的吉鸿昌将军时,便放他跳下汽车逃跑了。
吉鸿昌由老百姓掩护潜回天津,住进租界,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新的斗争。他联络各抗日人士,担任“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主任委员,并同党内同志共同创办了抗日刊物《民族战旗》(后改为《华北烽火》),他的住宅也成了党的地下联络站。
国民党反动派竭力阻扰和破坏吉鸿昌的革命活动,对他采取了无耻的暗杀手段。1934年11月9日,一个特务突然闯进他的房间,举手连开数枪,无意中与吉鸿昌换了位置的人当场被打死,吉鸿昌胳膊负伤。他猛地抡起椅子扑向凶手,凶手惊慌失措地逃跑了。不久,特务又勾结天津法租界工部局的人将吉鸿昌逮捕,并转解到北平陆军监狱。
蒋介石罗织罪名,对吉鸿昌进行军法会审。吉鸿昌把法庭当作战场,愤怒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罪行,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对外、一致抗日的主张。军法会审变成了抗日讨蒋会,蒋介石急不可待,下令杀害吉鸿昌。
11月24日上午,吉鸿昌十分镇定地写了几封遗书,倾诉一个共产党人对于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对亲人做了最后嘱托。午后,他昂首阔步走向刑场。在刑场上,他从容地拣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下了一首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他对监刑官说:“我为抗日而死,光明正大,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接着喝令特务:“给我搬把椅子来!”
吉鸿昌不许刽子手在背后开枪,说:“我要睁着眼睛,看着反动派是怎么样枪杀爱国者的!”
在“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的高呼声中,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英勇就义,年仅39岁。
(责编 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