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颖 郭 宇
沈阳的铁西工业区,经历了近百年工业发展的风雨历程,一直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后,它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挺起了沈阳工业的脊梁,在艰难的跋涉中,创造性地走出一条老工业区改造与振兴的中国式道路。
“共和国装备部”曾创下五百多个“全国第一”
20世纪的日俄战争,将中国的东北地区沦为列强厮杀拼争之地。日本抢夺辽东半岛和长春至大连的南满铁路的殖民利益后,在奉天铁路西侧规划工业区并投资建厂,旨在为其进行军事和政治侵略服务的沈阳铁西工业区由此形成。沈阳解放前夕,铁西区的工厂由于生产设备及设施被拆卖和破坏,导致工人失业,企业极度萧条。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后,为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以陈云为主任的沈阳市军管会,将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率先恢复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厂、重型机械厂、化工厂、橡胶厂、造纸厂等生产战略性物资的工厂。市委、市政府通过组织开展“护厂复工”和“献纳器材”等运动,使工业企业很快恢复了生产。同时还动员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献计献策,革新技术,增产节约,使工厂的生产能力迅速得以提升。在“后方多流一滴汗,前方少流一滴血”的口号下,铁西区的工人阶级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铁西区以其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建设的工业基地和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五”期间,国家在沈阳投资的16.1亿元中有11.1亿元用于工业投资。在国家的694个限额以上大、中型建设项目中,沈阳占了26个,其中铁西占了12个;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中沈阳就有6个,其中铁西有3个,分别是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电缆厂和沈阳风动工具厂。由于国家重点建设的众多工业项目在铁西落地生根,使这个陈旧落后的老工业区重焕了生机,形成了新型机床、风动工具、电线电缆、通风设备、重型矿山设备、大型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抗生素等一大批现代骨干企业,其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二五”时期,国家继续加大对铁西工业项目的投资和立项。沈阳市近9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坐落铁西工业区,使区内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强,迅速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门类较齐全、大中型企业较集中、配套能力较强、产业基础强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到1963年,国家装备制造业的31类企业中,铁西就拥有30类。
这一时期的铁西区工业成就辉煌,创造了五百多个“全国第一”:第一台皮带式车床、第一台离心式压缩机、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第一台220kV变压器、第一台锻造挤压机等等,不胜枚举。其中装备制造业就有三百多个第一,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仅沈阳重型机器厂就为装备新中国的工业贡献了70个“第一”。铁西区因此成为全国工业城市中规模最大、工业最密集的重要工业区域,是为我国能源、交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重要装备制造产品的基地,拥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具有吸收、消化、转移先进技术的基础。由于技术基础雄厚,铁西工业区通过横向联合以及中心城市的作用。发挥了转移和辐射功能,对辽宁乃至全国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铁西工业区有力地支援了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和全国各地的经济建设,一些产品还远销国外。“三五”至“五五”期间,铁西工业区以其自身发展继续推进全国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主要工业产品的供给,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和国装备部”和“中国机床的故乡”,几十万产业工人满载荣耀和自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改革中艰难跋涉成了“投资高风险区”
改革开放后,在计划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铁西区国有工业企业,在体制机制和结构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是技术改造欠账严重。由于长时期“重外延、轻内涵”,“重建设、轻改造”,铁西的国有企业几十年里一直在吃“一五”、“二五”期间建设的老本,有的企业连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老工业基地的作用逐渐削弱。二是企业组织机构不合理。铁西工业区多数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厂,从主机到零部件都是在厂内封闭式生产,工艺专业化和零部件专业化水平低,影响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三是环境污染严重。企业有毒排放物直接进入居民区,破坏生态环境,危害着百姓的身体健康。四是布局不合理。区内不同行业的企业犬牙交错,生产精密设备的企业与排放粉尘的企业相混杂,生产食品的企业与有污染的企业相毗邻。工业区与居民区难分彼此,既限制了生产的发展,又影响了百姓的生活。五是处于“工(公)一色”状态,即经济结构“工一色”,工业经济占全区经济的90%以上,区内第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所有制结构“公一色”,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99%,没有建立社保体系,各项社会职能都由企业承担,企业负担沉重。
1986年初,沈阳市开始对铁西工业区进行总体改造,重点改造电工、通用机械、机床、医药、化工四个行业。发展专业化协作生产,进行工业区、生活区布局调整,完善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改造措施被列入国家“七五”计划,沈阳市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实施改造方案过程中,国家及省、市先后对铁西区注入巨资进行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从1986至1997年,工业区内共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250个,完成投资163亿元。改造使优势行业(包括机床、输变电、通用机械、医药、化工等)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为扩大开放,吸引外资,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在这一时期的1988年,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开发区位于沈阳西南部,与铁西区毗邻,规划建设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该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享有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然而,尽管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铁西工业区改造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效益无从产生。1992年,中国迈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国有企业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铁西区的国有企业已形成长期在国家计划调配下的生存状态,此时在被推向市场、转制的进程中陷入困境,出现企业亏损、职工下岗的典型的“东北现象”。昔日机器轰鸣,热火朝天,道路两旁工厂密集的铁西北二马路被称为“亏损一条街”。90%的国有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五百多亿元的存量资产闲嚣: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0%,负债总额达260亿元。这一系列的数字让铁西区举步维艰。因30万产业工人中有13万人下岗,铁西区被揶揄为全国最大的“工人度假村”。社会保障体系缺失,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环境破败,第三产业萧条,职工生活困难,上访频繁,致使铁西区一度成为投资高风险
区。面对“不改等死,改是找死”的险境,铁西工业区出路何在。唯一的出路是杀出一条血路,唯一的希望是闯出一条新路。
在振兴战略推动下迈向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目标
进入21世纪,加快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成为我国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对沈阳而言,铁西兴则沈阳兴。振兴装备制造业“全国看东北,东北看辽宁,辽宁看沈阳,沈阳看铁西”,铁西区肩负重任。总结过去十几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沈阳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铁西区要想尽快走出发展瓶颈,创新是根本出路,只有创新体制机制,尤其是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才能激发铁西工业区的活力。
2002年6月,沈阳市作出将铁西区与紧邻的国家级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组建铁西新区的重大决定,赋予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台署办公使两区优势得到发挥和互补,从而产生出“1+1>2”的效应。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了铁西老区的产业依托、技术工人依托、文化积淀依托;老区有了开放、做大的出路,提高了内在聚合力和对外吸引力。
整合后的铁西新区确立了“全面开放、活化资源、打造环境、产业升级、完善功能、强化管理”的24字发展思路,对国有装备制造业进行战略重组与升级。2007年1月,沈阳市又将铁西区与面积356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沈阳细河经济开发区整合,使铁西工业区总规划面积由过去老区的39.4平方公里扩展到484平方公里,用于发展工业的面积为444平方公里,极大地拓展了工业发展空间。区委、区政府重新定位新区的功能布局,在铁西老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和建设教育研发基地。合署办公后实施的企业“东搬西建”战略,是铁西区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型产业的一大创举。它不是企业简单的位移,而是对老工业基地进行系统、整体、协{周和彻底改造的独特举措。通过企业大规模搬迁,利用老区和开发区的土地差价,筹措了142亿元改造资金,偿还了35亿元的职工内债,使企业在新的起跑线上获得资本,轻松上阵。在“东搬西建”过程中,引导企业走向专业化生产的整体性改造,解决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大问题。以北方重工沈重集团、沈鼓集团、北方重工沈矿集团、沈阳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为核心,利用“东搬西建”,整合中小企业的优良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重点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建设铸锻工业园,把区内企业的铸造、锻造从原企业拨离出来进行集中建设,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此举成为全国首创。同时还实现了企业主辅分离和问题企业彻底退出市场。
企业“东搬西建”后,铁西区在老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了城市功能结构的重大调整。城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变,工人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得到完善。利用“东搬西建”筹集的改革成本,区内所有国有企业及国有怀抱集体企业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实现了100%参保;集体企业及已转制的原集体企业养老、失业保险全部参保,逐步推进医疗保险或城市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中心,60多家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4万多名离退休职工实现了社会化管理。
铁西区的工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建设装备制造业聚居区是省市关注的重点龙头工程,在铁西区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成为未来几十年的国家级战略。为此,铁西区在开发区西南部规划了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把机床集团、沈鼓集团、沈矿集团等装备制造重点企业搬迁到这里,扩大了企业发展空间。
经过几年的拼搏实干,铁西区的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了独有的五大比较优势:一是产业聚集优势。经过几年的调整改造,铁西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已经形成。在铁西占地70万平米以上的企业已有8个,占地30万平米左右的企业在15个以上,基础产业集群数达到450户,这种大企业的高聚集度,基础产业的高集群度,在国内外都是没有的。二是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优势。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分类的七大类中,铁西区有四大类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国家重点工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选择,如数控机床、通用石化装备、输变电装备等处于霸主和主导地位。三是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的引领优势。铁西区已形成一批国内领军企业,并具有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能力和国家该行业的技术引领能力,如沈阳机床、北方重工、沈鼓、沈变、远大、沈冶金机械等近十户企业。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势。铁西区已具备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能力,在国家支持的16个装备制造业重大专项中,铁西区有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特高压变压器等十余项重大技术装备填补国家空白。五是区位和政策优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是辽宁省的重大建设规划——沈西工业走廊的东部起点,处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区,距营口出海口不到百公里。享有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双示范区”和辽宁省“五点一线”的优惠政策,沈阳市还积极争取将铁西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了总结和推广铁西区的成功经验,把铁西区调整改造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同时为其他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2007年6月9目,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这使铁西工业区的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它将继续努力奋斗,向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迈进。到2012年,铁西区的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要达到3000亿元,要建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世界级企业。
目前,铁西区已确立了老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冶金工业园、出口加工区“五区联动”、合力发展的格局。按照沈阳市委、市政府走国际化、市场化道路的要求,铁西区将继续坚持外引内育,即高举“双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千方百计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总部及南方优势企业向铁西工业区聚集,引入资金、技术、人才和观念;同时把区内已有的企业做大做强。
在新的发展时期,铁西区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集中力量启动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即公共制造平台、公用研发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现代物流平台、人才培养平台。五大平台建设是一种创新,既包括硬件,又包括软件;既服务生产,又服务生活;既关系企业发展,又关系人才引进。铁西区将建好这五大平台作为孕育世界级装备制造业航母的重要环节,全力建设国家世界级装备制造业聚集区。2009年,在沈阳市的部署下,铁西区现代建筑产业园开工建设,项目投资接踵而至,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产业园的建设是对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有效补充和积极促进。
一路走来,铁西工业区在承载了太多艰辛的同时,又让自己收获了丰硕的果实。2008年,铁西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同年还获得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2009年,铁西区一跃发展成为东北第一经济大区。德国鲁尔、美国锈带工业区调整改造用了几十年时间,而铁西区只用了5年。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性格铸就铁西精神。如今,和谐铁西呈现出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工业企业重获新生、职工群众安居乐业、城区环境绿静美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局面。两区合署办公、企业“东搬西建”的改革举措不仅为振兴老工业基地闯出了新路,而且找回了属于自己的骄傲。铁西工业区终于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