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伟 赵俊阁 牟 扬
摘要:本文分析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不合理,授课大纲规范性不强等。比较中美计算机教育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为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组织提供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教学组织方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计算机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决定于专业教学的质量,专业教学的质量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包括教学的组织方法,如课程大纲的制定、学生成绩评价标准等等。美国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组织环节比较成熟和规范。长期形成的规范性使美国在计算机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处于绝对领先优势。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教学组织方式还有欠缺。本文就中美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组织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以求取长补短,对国内计算机专业教学有所借鉴。
笔者曾在过去四年分别在香港一所知名大学和美国两所大学(包括公立综合型大学和私立研究型大学从事学习和研究。并在国内四所教育部重点大学学习和工作,时间长达十多年,对国内和国外的教学组织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的组织如下:首先介绍教学组织的基本构成。然后探讨我国教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中美计算机教育教学组织的其他主要区别,最后总结全文。
2教学组织方法的基本构成
(1) 教学准备阶段
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介绍本学科的课程设置,课程类型,学分,教学内容与要求,时间安排,先后关系。
授课大纲(Syllabus)。课程大纲通常由授课老师决定,在上课前通过网络公布。授课大纲包括每节课的时间以及内容安排,学生成绩评分体系,包括内容和比重,答疑时间(office hour),参考书目,课外读物或资源的链接,有的教师还公布了同类课程其他大学的教学网站的链接,学生完成作业和项目时应该遵循的学术道德规范。
教师网页的更新。每个教师拥有一个主页并自己及时更新,有利于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和选课。在美国,学期开始时,学生选课主要参考浏览教师的网页决定是否选择该课程。
(2) 教学开展阶段
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幻灯片讲解,辅助黑板教学。
课外答疑。每周课外答疑是定时定点进行。
教学辅助工具与学生交流。通常是Blackbroad系统,该系统可以发布教学信息,公布教学课件(讲稿),群发通知邮件,公布作业以及答案,公布项目说明,收集学生作业和项目报告,公布学生作业成绩、项目成绩和总评成绩等等。
(3) 教学结束阶段
学生成绩评定与公布。公布学生成绩以及评定依据,体现成绩评定的公平性,合理性和严谨性。
网上评教。学期结束前,学生在网上评价老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3目前教学组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在教学组织中的各环节有了长足的进步,包括Blackbraod系统,网上评教等。但有些环节还不够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不合理。美国大学的成绩构成通常包括多个方面,而不是只参考期末考试成绩。成绩的构成通常包括平时作业(如每周1次),课堂测验(quiz),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完成项目(Project),包括项目报告(Report)和项目展示(Presentation)、到课率(Attendance)。由于成绩的构成包括多个方面,期末考试仅占小部分(通常是25%),这种成绩评价标准迫使学生必须在平时抓紧时间学习,完成好每个任务,否则很难通过课程,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另外,完成项目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非常大,这种锻炼是无法通过考试达到的。相反,国内的现状是期末考试占决定性的比重(有的甚至高达75%),且很少有期中考试和完成项目的要求。
(2) 授课大纲的规范性不强。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随意性较大,有的老师甚至没有在课程开始之前公布授课大纲,不便于学生了解全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在美国,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大学,授课大纲的方式基本相似。虽然并没有一个管理机构来管理,也没有一个明文的规定来要求,但教师在上课前基本上都要公布授课大纲,且授课大纲的内容(特别是学生成绩的构成)大体相似,好像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素养。
(3) 教学大纲的编号系统层次不够分明。教学大纲的课程编号通常以学科开头,如计算机科学是CS,电子工程师EE。然后辅助3位数字,第一位表示课程的年级,后两位表示课程号。如461表示四年级的课程,61表示课程号。即使是毕业论文也有编号,如691/791表示毕业论文。先修课程的编号较小,如计算机网络基础是411,无线网络是451,计算机网络安全是481。可以表现课程间高低联系,如481表示本科阶段计算机网络,581表示研究生阶段高级网络安全。这样很便于学生了解课程架构和选课。同时,便于组合出不同方向的培养方案。
(4) 授课教师信息不明。国内学生选课时对老师的了解不够及时,国内教师很多没有个人网页,有网页的也更新不及时。国外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网页,网页内容由教师及时更新,便于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及时了解,有利于学生正确选课。
4中美计算机教学组织的其他主要区别
(1) 学生成绩的评分通常按照等级制,不是百分制。即给出A、B、C、D四个等级,通常是按照一定比例给出。等级评分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希望自己能上一个更好的成绩,便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成绩的构成是多方面的,等级制增加评分的科学性和可比性。中国的情况大多采用百分制。这主要是因为成绩主要来源于试卷成绩。
(2) 美国的专业课程设置以专业方向为主,不以学生类型严格区分。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可能出现博士生、低年级硕士生、高年级本科生同在一个课堂的现象,比如课程461/561合上,特别是大部分博士生课程和硕士生课程基本合班进行。老师在课堂教学内容取舍和难度方面基本上统一对待,但在某些课后学习环节如作业、项目、平时测验、考试等根据学生的层次区别对待。这一方式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早日培养优秀的本科生。也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质量,因为有本科生在同一课堂与之竞争,不容疏忽。同时减少课程数量,提高了效率。
(3) 美国大学允许教师开设短期高级专门课程。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开始短期高级专门课程,如3~4天的时间,全天授课,32个学时左右,可面向社会,讲授某学科前沿论题。便于学生对某个前沿专题(通常是应用性前沿课题)在短时间内了解,开拓学生视野,锻炼教师。
(4) 美国大学课程的总体难度较大。美国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每学期一般只选三到四门课程,选课太多可能无法全部通过,因为课程的内容较广、难度较深。而中国学生每学期学习的门数远大于这个数目,课程学习相对较容易。
(5) 美国大学课程的教学进度较快。教学和考试周共为16周,其中还包括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复习课、节假日放假等,实际授课一般不到13周。以3学分课程为例,每周为2次课,每次90分钟,相当于国内每周4学时,故总的教学时间为52学时左右。这与国内3学分课程51学时的教学量基本相当,但国内是在17周时间完成的。
5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中美计算机教学组织的其他主要区别,为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科学与高效组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蒋满秀,钟世安. 论大学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J]. 高等教育研究,2004(4):24-26.
[2] 胡弼成. 国外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及其启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