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春
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我国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我刚师范毕业就被县教育局派往本县最北端的一所山村小学任教。
这所学校是办在一个邓姓村庄的老祠堂里的。学校共有9位老师,是当时附近几个公社最大的小学了。因此,有些学生上学要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路程。那时候学校条件差,学生不能在校寄宿,都是清早在家吃过早饭,背上书包、雨具和一个大竹筒来上学。山里人有个习惯,谁要出远门,赶不回来吃饭,便就地取材,锯下一段大竹子,用它装上饭菜以备食用。那些年口粮吃定量,我们当老师的9两米一天,农户人家吃不饱肚子,有些人家就拿瓜果、杂粮、野菜补充。学生早晨在家吃了几碗能照见人影的粥,便匆匆邀上伙伴去上学。上学路途虽然遥远但美丽,大家翻过一道道山梁,(足尚)过一条条小溪,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真是心旷神怡。他们被山里的美景陶醉,赶了一个时辰的路程,就在溪边光溜溜的大石头上坐下来,双手捧上泉水喝个够。虽然山泉甘甜可口,但终不能填饱肚子。加上这些走路来小学读书的孩子大多是读高年级的“大同学”。他们人大饭量大,早晨在家里喝的几碗稀粥早在肚里无影无踪了。此时,只好打开竹筒来吃几口饭菜,那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吃着吃着,有些人一竹筒饭菜便吃了一半,还有几个抑制不住的便吃了个精光。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有的人坐在教室里吃剩下来的半竹筒饭,有的就只好望着空空的竹筒发呆了。我是班主任老师,有时候也端着厨房里分来的饭菜走进教室和他们一道吃。见老师来了,同学们便从竹筒里挟些石鸡、甲鱼、野鸡、野兔肉、时鲜什么的给老师尝尝,我也会从碗中扒些食堂里做的冬瓜、南瓜之类的蔬菜给他们。师生同食,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哪知那些在半路上吃掉竹筒饭的同学早已躲起来了。后来我知道了这个情况,便把碗里的饭菜分给那些因透支竹筒饭而饿肚子的学生。当然,在半路上吃掉竹筒饭的同学也不是固定的,但总以那几位大个子为多。为了免得中午饿肚子,我把他们找来开会,我说:“往后再不要在路上吃掉竹筒饭了。”可他们说:“早饭早,走山路吃力,一歇脚坐下来就觉得实在熬不住,才一口气把它全吃了,后果也就顾不上了。”后来,我为了不让有一位同学饿肚子,到吃中饭的时候就逐个点名查人,查到空竹筒者我便从碗里分些饭菜给他。就这样一段时候下来,空竹筒者越来越少,最后绝迹了。我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说:“我们改变了方法,做到上学路上不快走,慢慢行,中途不歇脚,一口气走到学校。”我知道方法还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他们说不能眼看着老师把碗里的饭菜扒给学生吃,想着老师吃不饱,比他们饿肚皮还难过!
半年多后,形势好转,国民经济慢慢复苏,学生在家早餐吃得饱饱的,带来的竹筒装得满满的,再也没人在路上吃掉竹筒饭了。这时,我们当老师的口粮定量也增加了。师生一块坐在教室里吃饭更是欢声笑语一片,真是扯东扯西又多又远好几箩。
在改革开放的今日,人们已不是要求温饱了,而是享受着美好幸福的现代人生活。我也退休了,有时外出碰到那时我教过的学生,他们当中现在有的是某某单位的领导,有的是某某公司的老板,当扯到学生时代吃竹筒饭的事,大家都笑了,并都说把那会儿的事对儿子孙子讲过好多遍了,还说这是教育后代艰苦奋斗的好教材。是的,困苦本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因为读懂它能使人奋发努力,勇往直前。(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周坊镇中心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罗贤良
E-mail:jxjylx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