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宣龙
《清平乐·村居》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课文。回顾上课的前前后后,笔者有两个特别深刻的印象,一是精心备课:课前,不仅对这首词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词的语言形式、情感内容、文字意蕴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更对教程的推进、板块的组成、环节间的衔接、教学媒体的辅助、学生反应的预期以及教学语言运用都进行周密的考虑,且几度调整、修改;二是从容上课:在教学中,没有拘泥于预设,而是灵活“生成”,机智点拨,使学生情绪投入,思维活跃,发言富有新意。概括起来就是:在“有备”中实现“无拘”,让课堂呈现创造的精彩。
在备课时,对体会诗句意境,笔者设计了“一读诗句,熟读成诵→二读诗句,理解诗意→三读诗句,想象诗境→四读诗句,体味诗情”这样四步,旨在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体悟诗句的思想感情。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当进入理解诗意环节时,有学生在解说诗意时自然而然地想象了诗句的情境。此时,笔者凭着经验和临场敏感,意识到按照四个步骤推进不甚妥当:其一,这首词除了“相媚好”和“无赖”两个词语理解起来稍有难度之外,总体上通俗易懂,不必特意安排“理解诗意”这一步;其二,“理解诗意”与“想象诗境”两步实际上是融为一体不能截然分开的;其三,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容许这一过程占用这么多时间。于是,在短暂的权衡之后,笔者立即调整流程,将二、三两步合并,变为“读熟诗句、感悟诗境、体味诗情”三个步骤。于是,不仅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简洁,还给教学重点留下更充裕的时间。
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在学生交流其想象的每个画面情境之后,都设计了画龙点睛的结语。画面1:溪水潺潺,芳草萋萋,荷叶田田,杨柳依依,虽是村居,胜过人间仙境!画面2:也许当年并没有山盟海誓,却能白头偕老,真是一对恩爱夫妻呀!画面3:不错,这是个吃苦耐劳的儿子。画面4:是啊,这是聪明能干的儿子。画面5:这是淘气可爱的儿子,爸妈对他最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结语并不能完全照搬,于是便根据学生发言的实际,随机处理:符合预期的,就沿用;有别于预期的,就调整;完全超出预期的,就即兴发挥,重新组织。其中,在交流“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一画面时,有学生说这对翁媪可能会谈起两人年轻时相识的情景,笔者立即接过话茬说:“是啊,当年他们极有可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经历。”又有学生试探着说他们可能在谈恋爱,笔者又一次“机灵”而幽默地即兴道:“对,他们相识时可能不懂谈恋爱,今天谈的是一场黄昏恋——好浪漫的一对老人啊!”就是在类似这样的即兴发挥中,笔者感到越来越融于诗境,越来越融入学生,使得课堂时时出现精彩“事件”。
由此,笔者发现,无论是照搬预设的还是略作调整的评点语言,都极易流于平淡,失之机械;恰恰是即兴发挥、随机组织的评点语言,比较容易体现与学生的发言在情感上一脉相承、在意义上相得益彰,而教者自身也会表现得最尽兴、最出色。
备课时,笔者重点考虑了引导学生依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意境的教学环节,并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以及“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两个场景列为重中之重。在教学策略上,除了启发想象领会诗意诗境之外,没有更多其他考虑。但因为有了课前对全诗逐字逐句的深入解读,有了对插图与诗句内容的沟通,有了对学生与诗中人物生活内容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并非只囿于启发想象一种策略,而是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把握现场契机,灵活生成新的教学策略。这些随机生成的教学策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使学生多方面捕捉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解读文本,进而激活了人物形象,丰富了诗句内涵。
概而言之,笔者从这节课的教学中体会到,课堂的精彩有赖于教师的现场敏感和创造性生成;而创造性生成必须以精心预设为前提,即以“有备”之从容,进行“无拘”之发挥,让课堂教学不断呈现生机和精彩。(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