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俊
近一年来,我看了《王的男人》、《婆媳之间》、《第二个太阳》三出制作大小不同但演出效果均佳的韩国音乐剧,而且不论音乐或是题材都是我们国内一直推崇的民族原创作品。与此同时相比,国内的原创音乐剧虽然数目不少且投资巨大,却鲜见被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那么,我们与韩国在演出环境,创作过程,创作理念等方面究竟有何不同?韩国音乐剧的人材培养和剧目创作演出模式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带着这些问题,我和《第二个太阳》的主创团队进行了一些交流和事后思考,在此与大家一同商榷。
此次演出《第二个太阳》的韩国现代剧场成立于1976年,从1980年演出音乐剧《万世巨星》开始至今,其创作数目和持续时间都是目前我国现有团队所不可比拟的。这其中恒定和持久的专业音乐剧团队功不可没。而我们国内音乐剧演出和创作的历史,算来也有近三十年,可其中大半是歌剧院、话剧院团或歌舞团的副业创作。虽然中戏和上音开设了音乐剧专业后一直有成立音乐剧团的打算,但一直未能如愿。所以,打造与扶持专业的音乐剧团队理应成为文化部门与有远见的文化投资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一、投入大不等于投资大。
《第二个太阳》从建立主创团队开始为五年,排练周期一年半,这期间编导演全程投入,他们不迷信大牌,允许编导演作曲并允许有试错机会。这样投入的理念需要我们院团领导和制作人得以接受的是,音乐剧不仅要投入资金,更需要专业和敬业的人力投入。
但我国音乐剧近十多年来一直崇尚“大投资,大场面,大制作”。然而这样的作品是否真的投入巨大?其实音乐剧不论在西方还是在日韩,其演出规模都属于中小型的。其大投入是在创作的前期筹备和排练及演出推广与调整的漫长过程当中。比如这次《第二个太阳》这样的神话史诗作品,演员三十人左右,现场乐队十二人,他们这样的编制在票房收入尚可的情况下就能维持几十甚至几百场的演出。而我们的“大制作”要么高票价把观众挡在外面,要么即便票卖光也收不回单场的场租与劳务费用。
二、观众和主创的提高都需要台阶,“描红”式作品的投排需要引起重视。
我们上面讲的投入是指单一剧目创作和演出的投入。然而团队的建设,主创的提高甚至观众的培养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尤其是从西方的音乐剧过渡到本土的原创音乐剧是一个审美创造和调和的过程。上海今年来引进了很多国外的音乐剧,把观众胃口吊得很高。然而一直有打造中文版《悲惨世界》等合作消息的传出,却未见实质团队组建和演出计划的排定。笔者不知道瓶颈在哪里,是因为第一不能得奖,第二不如引进国外巡演团方便而不愿为之?大家知道,不论是日本的四季剧团还是韩国的现代剧场在进行本土原创前,都曾搬演过大量的西方音乐剧成熟作品。现代剧场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编创作音乐剧前就上演了《万世巨星》、《悲惨世界》、《艾维塔》、《音乐之声》等多部作品且很受欢迎,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创作演出团队也让观众为接受该团队的原创作品做出铺垫。所以“描红”式的作品在上海不应该目前只在院校作为教学之用,在解决版权引进后应起到培养团队和演出市场的双重作用。
三、团队中需要有高举“民族化”旗帜的领军人物。音乐剧必须从音乐开始。
现代剧场这次演出的导演出身音乐剧世家又熟知其民族音乐,所以她能身兼音乐总监在音乐剧的基本范式下在乐队里编入大苓,奚琴等民族乐器,在角色中设计了类似《狮子王》里民谣旁唱角色,并用韩国“拿索里”(音译)唱腔演唱,加上韩纸艺术在舞台场面的呈现,令你不得不认可这是一部带有民族化特征的音乐剧。同时这些民族化元素是渗透而非拼贴在剧中,其结构和歌舞范式加上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又让你拥有音乐剧的审美快感。
目前不论上海还是全国音乐剧创作的势头正旺,明年又逢世博盛会和上海专业音乐剧剧场的落成。希望大家可以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同时也吸收我国曾成功打造出民族歌剧和芭蕾舞剧的经验,以它山之石攻下中华艺术之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