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者的规则与惩罚

2009-12-29 00:00:00郝亚洲
中欧商业评论 2009年4期


  正如刘学教授在文中所讲,变革是一个中性词汇,本身并不具有感情色彩,因为改变并不总是意味着良好的开端。中国近代史上的多次变革正可以说明这个道理。但是,随着西方变革理论的不断涌入和改革开放后国人对变革的深切渴望,“变革”二字被赋予了太多的感情色彩。
  因而,变革者也随之被抬上了圣坛。的确,目前的时代处于一个变革的历史拐点,企业领导者喜欢用“change”来标榜自己。变革者更像是一只被追涨的股票。然而,疯狂的背后应该是历史的沉静。鉴于历史,我们需要让自己从疯狂中抽出身来,需要用理性的思维来考量和自己相关的每一个变革以及变革者。
  刘学教授从思想体系的高度重新定义了变革者。以往,任何对变革者性格和情感的考察都囿于了本体,忽略了主/客体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是刘学在本文中着重强调的“权力”,也正印证了米歇尔·福柯的观点,人是知识现象,而知识又是一个权力的现象。
  最终,我们对社会的理解进入了权力和关系的范畴。一个企业的变革常常会体现在权力关系的转移上。我们不妨将这种权力视角下的变革范式,用图1表示。
  光绪的权之殇作为中国近代最悲情的变革者,光绪皇帝的失败常常被解读为保守派玩弄阴谋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用这种权力/关力者放在自己关系权衡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为日后慈禧的反攻留下了机会。
  再次,光绪不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在处理维新派和保守派uz3AJdC/Rn/eMEA7xEhdhra4uoOmZk54rDT61Y6XnUY=之间的关系上,过于激进。表现其一,对洋务运动的重臣李鸿章的免职是大错而特错的。他没能看清李鸿章在晚清政治格局中的分量以及李鸿章本人对组织变革的深层诉求。仅仅因为他是慈禧的重臣,而将其免职。
  表现二,光绪大规模并迅速地裁撤旧臣,启用维新人士,这种激进的方式必然会削减光绪本人在朝野之中的威信。“成功的变革者总是站在组织冲突的不同的利益群体之上,通过建设性的任务冲突,而非破坏性的关系冲突,激发创造性思维,使群体产生创造性的变迁。而蹩脚的变革者则总是直接参与到群体冲突之中,与相关的利益群体进行面对面的交锋。”
  当然,上述三点并不能完全概括光绪的失误,而百日维新的失败,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很多原因。但是,如果仅从光绪本人的角度来讲,正是因为他在权力/关系上的处理失当,使得他最终还是成为了悲情的变革者。
  并不是所有变革者都是伟大的,即使他们是悲情的。当今时代,我们呼唤变革者,但是我们更需要能够真正将组织目标内化为变革需求的变革者,并且“能够根据组织的内外环境和个人的能力、资源制定恰当的战略,并有效地控制变革过程,才可能取得变革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