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

2009-12-29 00:00:00姚家赞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4期


  [摘要]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努力促进自身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质量
  
  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办学经费投入、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固然十分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不可或缺。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发挥它在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努力促进自身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学校首先必须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干部学习制度,加强干部专题培训,以及定期组织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关系学校改革发展全局问题进行战略探讨等方式,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干部日常管理和教育过程中,以此不断提高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增强他们谋划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能力,提高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的能力,统筹协调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抓好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还必须认真抓好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是师德师风建设。其目的是引导全体教职工努力形成“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大会的讲话》)等优良品质,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二是校风建设。工作的重点是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和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校园风气,不断强化各方面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努力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与工作机制体制的不断形成。三是坚持民主办学理念,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以及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
  
  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
  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要抓好四方面工作。首先,必须提高认识,强化领导。要始终坚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实在在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次,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广泛开设相关方面的课程,使他们从中获得某种思想与道德的熏陶,提高他们判断的能力和选择的自觉性,最终达到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第三,要以党团组织为抓手,以社会实践与积极向上的校园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等为载体,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导向,不断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要本着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的基本原则,“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决好大学生最关心、最根本、最现实的问题和困难,全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