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航和国航每天都有数个航班来往于莫斯科与北京。两地整个飞行时间8个小时,北京与莫斯科有5个小时的时差。
飞临莫斯科上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莫斯科城外黑压压的森林,森林间是错落有致的红色别墅,像小火柴盒般整齐地排列着,森林外是草原,一路下来几乎见不到农田。应了俄罗斯地广人稀,地大物博,自然环境优越的特点了。
下了飞机,从机场到莫斯科市区的公路两侧仍然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森林,这是自己见到的真正意义上的森林,是红松,密密匝匝,密不透风,在夕阳映照下,红彤彤的树干,墨绿色的枝丫,好看极了。
到过莫斯科的人,不论来自哪个国家,也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乘过一次莫斯科地铁无不为之震撼和折服。莫斯科市区的面积大约是北京的三倍,这么大的市区,它的地铁像毛细血管也像蜘蛛网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地铁在市中心有三层交错,总长度近400公里。
给人印象极深的不仅仅是它的长度,更是它宏伟壮观。数不清的站都是一座座精美的建筑艺术精品,像宫殿,更像是地下的克里姆林宫。每个站都不雷同,有石雕,有壁画,有大理石拱门,让人留连忘返。一次自己在气势恢宏的阿列赫娃站台注视着左右来往飞驰的列车,不禁为前苏联创造的非凡成就而惊叹,要知道这是80多年前的建筑啊,那个时候苏联人民靠自己的智慧已经拥有了即使今天看来也很现代化的地铁了。
初到俄罗斯的中国人惊异于这里的高物价,同时会自然地认为俄罗斯人的生活会很紧张。不错,在这里我们也的确见到在超市门前乞讨的老人,和地铁里卖唱的艺人,但呆过一段时间后你会觉得其实人家活得远比中国人轻松。
我曾在莫斯科一家很普通的居民单元楼居住,感受很深。在俄罗斯,几乎所有的居民楼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普及24小时冷热水供应。供煤气不很普及,居民做饭几乎全是用电,市话几乎是免费的。
在苏联时代,居民的住宅水电都是免费的,汽油是免费的。直到今天,还在实行全民医保,看病不花钱,统统由国家买单,这一点在俄留学的中国学生体会更深,学生一旦生病,医院会派车把病人接到医院,一切都不花钱,有的中国留学生一个小感冒竟也要动用人家的急救车来接。小孩从幼儿园到公立大学一律免费,不仅学费免就是午餐也免。在我们中国,孩子若考上艺术类大学很多家庭可能上不起,但在这里,一般百姓都可以上顶级的艺术类大学。在今天的俄罗斯,即使是做清洁工的大妈,也几乎是受过大学教育的。可见人家的教育是多么的发达了。
有了这么多政府保障,普通的俄罗斯人没有什么生活压力,工资不高也不影响他们的消费。他们会把一个月的工资全都喝酒而不用担心下个月的生活。所以俄罗斯人的消费能力很强。他们没有存钱的习惯,即使存钱也不会存在银行。一般都是换成美元存在自己家里。
和西方人一样,莫斯科人喜欢度假,一到夏天,即使是普通的清洁工也会放下赚钱的机会,全家出动去度假。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就去国外,近几年来中国的海南岛在俄名气越来越大。俄罗斯人喜欢阳光,喜欢海南的阳光、沙滩和椰林,喜欢皮肤被阳光晒成古铜色。
在莫斯科,花店可能会比中国的米店还多。俄罗斯人生活中不能没有花的点缀,俄罗斯女孩过生日,你如果送上一束鲜花,她会感动好半天。在机场,你会随处看到从老人到年轻情侣手持鲜花迎接的场面,不论是迎来送往,他们都会深深一吻,场面既浪漫又感人。■
(庞建豪荐自《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