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敲响了西方的门,新兴市场也面临衰退,因此2008年的石油需求数据看上去很阴沉。然而,说到2009年的情况会不会好一点,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经济。
亚洲的红色巨龙仍然需要这些商品来推动它不断发展的经济,尽管它也在目前的危机中放缓增长,但效应不大可能赶得上欧美。因此,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工业化经济体协会提供建议的巴黎国际能源机构对2009年石油需求的感受稍微乐观一些。
国际能源机构在11日表示,它预计2008年至2009年间,石油需求会轻微上升,从估计的8580万桶每天增加到8630万桶每天。它指出,“我们的假定情节建立在OECD外部的弹性上,”所指的外部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国家。IEA还表示,在2007年到2030年之间的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近一半是中国的贡献。
这乐观的报告让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从43.52美元升至45.41美元。西得克萨斯基准的价格也提高至45.2美元。
但是,IEA的观点可能过于乐观。根据10日发布的数据,中国11月的石油进口遭遇今年的最低点。中国上月进口1336万吨原油,与10相比下降14.6%。
德国商业银行的分析师温伯格表示,中国在情况好转以前还会变得更糟糕,“需求将会增长,但我认为那不足以弥补全球需求低迷。”
摘自 美国《福布斯》2008年12月11日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