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做的桌椅,蔬菜豆腐卷,都将出现在星巴克店内,星巴克需要更多创新来挽救颓势,走更多中式路线会不会成为星巴克中国的一步好棋呢?
如果告诉你星巴克也会挂起红灯笼,用传统的竹子制作店内的桌椅和地板,甚至是摇身一变成了“茶馆”,你会作何表情?
那些原本充满西方情调的星巴克咖啡店可能随时都会给你一个东方式的惊喜,星巴克大中华区总裁王金龙最近表示:“最近很多的资源和精力是在关注如何让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和中国消费习惯更好地融入星巴克。”
在多年前,中国已经成为星巴克眼中的明日之星,前不久到访中国的星巴克国际业务总裁Martin Coles再次强调了这一点:“中国将是星巴克今后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
但王金龙也无法再期望中国能够立即复制美国速度并迅速扩张:“如果说不做出调整,那不是一个现实的做法,也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经营者的做法。”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下他需要用更有把握的方式来确保星巴克在中国的成长。创新是现在能够想出来的好办法之一,而这种创新要尽量与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
在暑期、圣诞等固定季节里,星巴克都会定期推出新品饮料、餐点和咖啡豆。2007年底,星巴克推出了经典红茶拿铁和如意红茶拿铁(拿铁此处指牛奶)两款茶饮料,被认为是向中国人的口味靠拢,在此之前,抹茶星冰乐是惟一一款诞生在中国后来走进全世界星巴克门店的主打产品。
2008年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重掌公司之后,产品创新一直是他心目中拯救星巴克的法宝之一。毕竟对于把美国咖啡文化和第三空间体验植入中国的星巴克来说,让中国人喝茶不是难事。星巴克要考虑的是别将自己变成传统的茶馆。
除了在饮料上下功夫,星巴克对于食品的开发则会更多地照顾本土口味。据称,星巴克考虑以改良的方式把辣子鸡、水煮鱼等引入咖啡店。对此,星巴克公司回应说:“我们在食品方面会加大开发的力度,也正在和各地的供应商合作,开发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糕点和食品。”
2008年夏季,星巴克推出了独特的芒果鸡肉卷,其清淡的口味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随后又推出了蔬菜豆腐卷等卷类食品。包括表示要挑战星巴克的英国咖啡连锁品牌Costa(咖世家)中国公司副总经理马久荣在内的一些咖啡界人士认为,在中国,食物不知不觉中已成为顾客选择不同咖啡馆的标准,也将成为连锁店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有不少将中西结合恰到好处的咖啡连锁公司已经在市场上树立了自己的威望。例如在长三角密集开店的两岸咖啡,其总裁金梅央说:“最重要的是突出中国文化。”她坚持把小桥流水、荷花、西湖等元素融入餐厅,咖啡杯上是古代四大美女,西餐碟是牡丹花图案。确实,相比肯德基等西式快餐业而言,中国咖啡连锁的业态更加复杂,竞争对手也更多,星巴克要保留自己的品牌内涵,则需要很好地把握分寸。“希望在秉承星巴克特色的前提下,融入中国元素,结合本地文化和当地消费者的喜好,以期给与消费者更好的星巴克体验。”这是公司给出的本土化的既定原则。
2008年7月31日开张的成都宽窄巷子店被许多到访的人称为最中国的星巴克,同时在上海的豫园,北京的后海,都能见到星巴克一副中式建筑的打扮。王金龙介绍,星巴克有意愿将竹子引入店内。现在可以考虑给新店一些新的室内风格,用竹子来做成地板、桌椅不仅迎合当代社会的环保主题,也是中国元素的最佳体现。
星巴克1996年走出北美,第一家国际门店开在了日本东京。今天,它在全球44个国家运营接近1.7万家门店。星巴克通过特许经营走进大学校园、超市、机场、酒店甚至是军事基地;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的星巴克品牌产品销售额每年超过10亿美元;在音乐娱乐领域的尝试也令星巴克创新了商业模式,目前在苹果iTunes网站上有星巴克的娱乐销售专区,公司还在几大城市开出了星巴克Hear Music咖啡馆。
一系列的创新让星巴克曾经那么与众不同,现在,它需要更多好的创新来挽救颓势。不知道走更多中武路线会不会成为星巴克中国的一步好棋呢?
编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