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羊的商业神话

2009-12-29 00:00:00
中国市场 2009年16期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绝不仅仅局限于电影院或电视机里。随着电影的热映,这群可爱的羊与狼的形象也悄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电视里不断重播的羊羊广告歌,大街小巷里的羊羊招贴画,快餐厅里的羊羊玩具赠品,孩子们书包上有羊羊,路边的信用卡办理点有羊羊,甚至情人节的花束里都有羊羊……由不得你喜欢或不喜欢,也容不得你忽视羊羊的存在。
  正如电视版喜羊羊的主题曲所唱的:“别看我只是一只羊,羊儿的聪明难以想象。”中国动漫产业经历了十多年的沉寂,却能在这只羊身上一举获得突破,这不只是政策扶持下催生出的一个偶然,周密的商业策划与国际化的产业经营理念,都是喜羊羊取得商业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只选一线授权商
  
  自2005年8月首播以来,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已经占据荧屏3年多,现已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播出了500多集,吸引了不计其数的小观众。
  难以想象如今充斥大街小巷的喜羊羊衍生品,仅仅是从2007年下半年才开始陆陆续续出现的。当时,原创动力成立了一个由三人组成的衍生品授权部,专攻衍生产品的开发和授权。这个起步,在国内尚属一次大胆的尝试,但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动漫产业经营模式来说,已经相当滞后。
  “我最早见到他们(UwDnPpKFjiEJ8VKnDmIDHa9dIuVEwxp5ajj/3gO271g=原创动力团队)的时候,他们只有40集的《宝贝女儿好妈妈》,‘喜羊羊’也刚刚起步,”原创动力授权部总监梁善怡说,“但是一年后再见到他们的时候,《喜羊羊与灰太狼》已经画了80集了。当时他们老板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就决定尝试一下了。因为我觉得要是有好的卡通片,却没有好的衍生产品是很浪费的。”
  于是从2006年底开始,梁善怡便加入原创动力,着手联系厂商,设计一系列围绕“喜羊羊”产生的图书、音像、玩具、服装等衍生品。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喜羊羊与灰太狼》与当时国内的其他原创动画片分道扬镳,走入了国际化的产业经营模式。
  “当时很多国内的公司,都是自己开发产品,自己去开店销售的,”梁善怡说,“我们团队的一些设计主干人员也曾经对我说,不如我们自己做批发算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子销售起来会很快。但是我就说不行,这样对未来品牌的高度和长期的发展都不好。应该通过授权的方法,和一些大的合作伙伴一起去共同策划,强强联手,才可以把以后的基础打得更好。”
  因此,从一开始,原创动力就把合作对象定位在一线的授权商。比如与原创动力合作出版《喜羊羊与灰太狼》漫画书的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就是迪斯尼的授权商,它出版的《米老鼠》杂志在中国已拥有超过300万的读者;而“喜羊羊”玩具的授权商,原来也只做Hello Kitty和万代(Bandai)的代理。
  
  梦想成为中国的迪斯尼
  
  这样的例子在国外已经屡见不鲜,而《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运作模式也是借鉴于海外。“通常他们在电影推出前的一年,就已经与一些客户定好要做哪些衍生产品了,在电影放映的同时推出。然后再通过卡通片不断地更新,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断有一些新的衍生品推出。”梁善怡说,
  在原创动力推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初,他们并没有想过要在未来推出衍生产品;而在梁善怡着手衍生品授权之时,她也从没有计划过要在两年后推出电影版。这一切似乎都在最恰当的时候来得水到渠成。
  2008年下半年,《风云决》在票房上有所斩获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有意在国产动画上再接再厉。
  恰好此时,梁善怡也正在与肯德基商讨一个推广授权的合作案。所谓“推广授权”,就是与银行、快餐连锁店等企业合作举办一些主题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借助“喜羊羊”的形象获得亲和力,而“喜羊羊”也可以借助活动扩大影响力。随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电影版有了雏形。
  去年2月,原创动力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了一些“刷卡送喜羊羊礼物”的活动;以同样的方法,“喜羊羊”也成为了肯德基套餐里的小礼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