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如果不搞改革,那就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说我们在以往相对顺利的环境中对于“死路一条”这四个字的分量还掂量不足的话,那么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海啸及其对于我国经济的日益强烈的影响,则已使我们不能不愈益强烈地预感到,深化改革现已具有了高度的紧迫性。
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一场深刻的文明危机
笔者认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当前的金融海啸既不是常规的经济危机,也不是开始陷入了新的长周期,而是一场深刻的文明危机,因而我们也就必须对于发达国家的未来市场需求有一个根本性的重新估计。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是西方五百年来、甚至是人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文明危机。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这场危机的实质。这场危机的实质就在于:近五百年来,西方社会所追求的首要目标始终是现代的物质富裕。无论是现代科技文化还是现代社会制度,也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凯恩斯主义,实际都是以此作为首要目标的。进一步看,富裕社会实现后,自然就应有更高的发展目标,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进入更加全面切实地实现普遍幸福的社会发展新阶段。由于富裕社会又是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最严重的社会,富裕社会实现后的新方向,客观上就是创造和发展以特别重视幸福、环保和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文明。
不仅如此,普遍富裕实现后,一方面,原来以存在大量穷人为前提的经济规律和经济手段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失去自己的意义和效力,另一方面,在普遍富裕的基础上自然又产生了新的经济逻辑。在这时,由于普遍富裕已经基本实现,所以,除非是有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的合理需求,真正有分量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不复存在,正常的经济增长已经只能限于微弱的补充性的增长。超过了这个限度,所谓增长实际就是在制造泡沫、浪费和危机。与此同时,能源、资源、环境因素的越来越大的刚性约束(这种约束首先就表现为价格约束),也使继续推进持续有力的经济增长成为了不必要和不可能。
然而,新文明的诞生谈何容易?国人往往误以为美国“穷人”的住房条件差,确有购置中产阶级体面住房的刚性需求。而事实上,根据2002年美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54%的美国“穷人”住在有花园的独立住宅中,46%的“穷人”已经购买并拥有了自己的住房。按照国际标准,每人每天生活费少于1美元就算贫困人口,而按美国2002年的标准,单身成年人每天收入少于25.1美元才算贫困人口。而且美国“穷人”同时还是享有免费医疗和义务教育的。显然,如果按照“富裕的实质就是所享有的物质财富已经能够满足个人正常的基本消费需要”这个标准来衡量,绝大部分美国“穷人”实际已经是富人。因此,美国“穷人”的需求实际已经不再能够构成美国经济的有力增长点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根本转变。
再进一步看,“享有”次级贷款的美国“穷人”,实际既没有普遍扩大住房面积的刚性需求,也普遍没有购买住房的有购买力的经济需求。因此,这场危机,实质上就是盲目崇尚无节制增长的旧文明,已经无法适应普遍富裕社会之现状的深刻的文明危机,但它同时也是崇尚普遍幸福、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新文明诞生前的不可避免的历史阵痛。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看出,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的后果也将是前所未有的。这场深刻的文明危机,对于代表旧文明传统的投资银行等的猛烈冲刷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致使新的金融泡沫不再那么容易制造新的虚假的经济热点和新的大危机,也使我国难以再有这种新的“发展机遇”,尽管它还没有导致旧传统的全面消失。诚然,危机过后的复苏和繁荣也还会出现,我国的外需也将会有相应的首先是恢复性的增长。但重要的是,除非是有重大的新技术革命,人们在发达国家内部将难以看到新的持续有力的经济增长点,旧文明时代的持续有力的经济增长将会被新文明时代的微弱的补充性增长所取代,因而我们对于来自发达国家的外需拉动的基本期望值也就应当永久性地降低了。
我们非常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更加符合实际的新的战略思维
目前正在继续深入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世界历史事件。面对新的形势,我们非常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更加符合实际的新的战略思维。国际金融危机所包含的文明转型的实质,无疑比其本身具有更根本、更持久、更深远的影响力,而在现代文明新的重大发展趋势和客观逻辑已经现身的新的国际环境中,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也就突然地、但也必然地具有了现实紧迫性。
这是因为,第一,出口导向战略难以为继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出现了暂时的经济危机,而是出现了文明转型。
第二,在这种新的国际环境中,首先依靠投资拉动也难有出路。投资必须以消费为出口,否则就在制造经济浪费和经济危机。我们现在不仅需要抵御当前的经济危机,而且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投资大跃进的传统冲动导致未来的更大危机。因此,必须尽早实现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到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的根本转变。
第三,只有抓紧时间深化改革才能决定性地扩大内需。对于中国来说,扩大内需更是实现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根本措施。扩大内需的实质是扩大公民的消费需求。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大障碍是体制障碍,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大关键也正是深化改革。因为,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扩大公民的有购买力需求,也只有大力推进公平分配,才能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直接地和决定性地扩大公民的有购买力需求。而要做到这一切,我们就必须全面地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
因为,只有抓紧时间通过改革实现依靠扩大内需的根本战略,我们才能真正避免内源性经济危机,才能从目前的困境中杀出一条路来。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人类文明实际都是在挑战和应战中诞生的。有挑战就能激发新的勇气和智慧,因而有挑战就能有新文明的诞生。面对当前的巨大挑战,我们只有深化改革,全力应战,绝无退路。我们应当百倍地珍惜这一必将决定中国命运的改革机会和发展方向,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狭隘、不保守、不侥幸,保持清醒头脑、凝聚改革共识、抓住改革机遇、调整利益认知、增强社会团结,共同为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奋斗。(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