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时间”不应成为借口等二则

2009-12-29 00:00:00朱永新
人民论坛 2009年11期


  最近两年,阅读的问题不断升温,领导干部阅读也成为一个关注的热点。调查显示,工作太忙、应酬过多已经成为影响干部阅读的最主要因素。
  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读书?从阅读对于个人成长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个人精神的发育。
  从阅读对于日常工作来说,其指导作用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领导干部的视野是否开阔,对于自己分管的领域是否熟悉,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与效果,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城市或者一个部门的命运。而善于读书的领导,往往知识面比较宽,决策比较理性。
  同时,领导干部的读书具有示范作用,他在会议上引用到什么书,他正在读的书,多少会影响到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城市的阅读风气。媒体报道温家宝总理的床头有一部《沉思录》,这本书马上就成为畅销书;汪洋同志担任重庆市委书记期间,曾经向干部推荐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一下子就在重庆火了起来。
  总之,读书,会让领导干部有一个宁静的心态、从容的心情、理智的头脑、开放的胸怀。
  那么,作为领导干部,应该读什么书呢?总体上说,开卷有益。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去读,更有一些书是麻痹我们的灵魂、消弭我们的意志的。沈阳市原副市长马向东,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竟然随身携带《赌术精选》、《赌术实战108招》,酷爱如宝;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对相面书曾“刻苦钻研”。因此,读什么书,往往反映着读书人的生活情趣与价值追求。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首先应该读一些中国文化的经典,如《论语》、《孟子》、《庄子》等,这些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有帮助的。
  其次,应该读一些好的文艺作品。文艺作品往往通过移情的作用,通过作品中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让你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 再次,读一些人物传记,如《林肯传》、《居里夫人传》、《毛泽东传》等,与伟大的人物对话,与崇高的精神交流,会使自己不断地汲取他们身上的力量。
  第四,应该读一些通俗的优秀管理图书,如《从优秀到卓越》、《如何改变世界》等。
  干部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性质,阅读一些相关的书。如我在政府部门工作,就努力读一些城市管理、经济、环境方面的书籍。到民进中央工作以后,结合参政议政等方面的工作,我加强了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阅读。
  我认为,读书只要坚持不懈,作为领导干部,成为专家的可能是有的。一些领导往往容易说外行话,作错误的决策,与他们不善于阅读是有关系的。
  读书如饮食,“没有时间”不应该成为借口。当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时,当我们真正把阅读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时,你总可以找到读书的时间。
  
  “速成式”读书非良药
  倪洋军
  
  领导干部读书至少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其一,泛读与精读的关系。在读书的问题上,博览群书很有必要,但是一定要加以选择,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该读。俄国的别林斯基说得更明确:“读一本选择不当的书,比完全不读书更坏、更有害。”所以,领导干部要选择与本职工作接近、对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有促进的书籍,并且要认真阅读、仔细研读、潜心研究,要带着问题去读、带着思考去学,使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入脑人心,成为思想进步和政治成熟的催化剂、添加剂。
  其二,工作与读书的关系。有些领导常常借口平时工作事务很繁忙,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这都是没有处理好工作与读书关系的表现。每个人都不可能成天抱着书本去读死书、死读书,但是,读书又是必须抓并且要抓实抓细抓好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其三,速成与终身的关系。集中培训、短期学习,的确不失为增长知识、提高才干的速效药、速成法。但是,不能用短训代替长修,不能用速成学习来取代终身学习。党员干部只有始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才不会把速成当“灵丹妙药”,也才不会把学习当“应景”、“应差”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