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普遍存在“空心村”现象。“空心村”的形成,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而且还会给社会增添不安定因素。因此,松阳县立足本县实际,提出了“改造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按照“连片拆除危旧房,重新规划建新房,腾出空间促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启动旧村改造这把“引擎”,有效带动了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各项目标的实现,其做法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旧村改造面临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松阳县明显存在村庄多、人口少的特点。而村庄道路普遍狭小弯曲,路面高低不平,房子低矮阴暗,供水排污等公用设施缺乏,以致道路不畅、污水横流,生活环境难以改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民陆续在县城置房或在交通相对便捷的村庄外围建了新房,一些村内形成了大量的闲置房,而这些闲置房因产权复杂难以拆除;一些生产生活条件滞后的小山村,因村民大多外出创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全县因闲置房和“空心村”造成的宅基地闲置现象与日俱增。要改变这种状况,光靠几户村民拆除几间旧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整片拆除危旧房、闲置房,重新规划安排村民建新房,并按规划完善道路、供水、排污、绿化等公用设施,才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地改善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农民的人居环境。
采取的主要措施
松阳县旧村改造围绕“改造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进行。为有效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松阳县制定了一整套扶持政策:
鼓励农民拆除危旧房、闲置房,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新房。拆除旧房盘活的宅基地,全额返还本村村民建房,不受农民建房年度控制指标限制。
鼓励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对旧村改造中利用多余的宅基地和整村搬迁后闲置的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国土部门将优先立项,产生的复垦指标(剔除建设新占用耕地部分)由县国土局统一收储。视拆除旧房占地面积与宅基地复垦面积比,县政府给予业主每亩2—4.5万元补助,用于房屋拆除等政策处理和项目工程建设,另外给与项目所在地乡镇和国土局每亩适当的工作经费补助。同时,建立复垦耕地地力培育激励制度,按每亩0.1万元的比例提取激励资金。
鼓励和引导山区农民整村搬迁异地下山脱贫和撤并小规模自然村。省、市、县专项补助资金向整村搬迁倾斜,对经县政府批准实施整村搬迁的农民,按规定给予补助。异地转移安置农民依法享有原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留山及山林经营权、村级集体资产的分配收益权等合法权利。异地转移安置农民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并承担相应义务。NGDibn4HF+TEfJOzSXb4ydlH9Vp/pOZYnfxSuJhXcRM=
支持整村搬迁村农户根据规划要求和自身的经济条件,实行梯度转移。对整村搬迁农户不需要新安排建房宅基地,通过异地购买农村住宅、商品房和投亲靠友等方式分散安置的,在拆除旧房、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的前提下,享受原村旧村改造和下山脱贫整村搬迁的优惠政策。
加大惠民工程和旧村改造项目的对接。“千万农民引用水”、“千村生态移民”、“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农民健康”等各项惠民工程,优先安排与旧村改造项目进行配套,各专项经费向旧村改造项目倾斜。
合力推进旧村改造。建设、国土部门简化旧村改造和农民建房审批程序,实行“代理制”、“联合一站式”审批。旧村改造项目建设中涉及县政府管辖范围内的规费,一律予以减免或返还,涉及行政规费以外的费用只收取工本费。
金融部门积极支持旧村改造。鼓励金融机构开设创业小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信用担保贷款和生态家园建设专项贷款等多种信贷业务,为旧村改造、农民异地转移、自主创业提供支持。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旧村改造。
解决的几个难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松阳实施旧村改造,缘起于破解农民建房难题,目标在于建设新农村,根本在于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科学发展。实践证明,旧村改造是一项一活皆活、惠及长远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广受欢迎的民心工程。
松阳县的旧村改造,有效破解了农民建房难题。2008年,通过旧村改造,连片拆除危旧房,在不占用一分耕地的情况下,全县有718户农民盘活了闲置宅基地,解决了久拖未决的建房难题,有效遏制了农村违章建房的势头,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建房难问题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松阳县的旧村改造,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通过旧村改造,村庄布局和农民建房都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并对水、电、路、通讯、排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使村容村貌彻底改观,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改善。
松阳县的旧村改造,有效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通过旧村改造,一大批农民实现了从山区到平原、从自然村到中心村、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增收门路。
松阳县的旧村改造,有力地激活了农村内需。借助旧村改造这一平台,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通过项目建设,直接拉动了社会投资。另一方面,农民通过建房带动了自身的系列消费。
松阳县的旧村改造,较好地拓展了发展空间。通过旧村改造,有效盘活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实现了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作者为中共松阳县委副书记、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