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主和公民诉求表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二是通过其他形式和途径。其中,信访,即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机关处理,就是一项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信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减压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群众如果感觉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或者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一般首先会想到通过信访途径寻求问题的解决。如果信访渠道是通畅的,他们就不会也没有必要采取过激的手段来维权;反之,如果信访渠道不够通畅,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不能经由正常途径得到满足,其中部分人就可能采取过激手段,这样一来社会和谐乃至社会稳定就可能受到影响、遭到破坏,所以信访渠道的通畅与否,事关群众的合法合理权益能否得到尊重,同时也与社会和谐与稳定密切相关,信访渠道通畅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为过。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众民主观念的增强,公众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政治,表达利益诉求,反映意见和建议。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当在观念层面上提高认识,正确定位信访的功能,我们其实并不缺乏包括信访在内的社会矛盾减压制度,关键在于要通过严格的吏治管理避免相关制度形同虚设,通过严厉的责任追究使相关制度的功能真正得到有效发挥。信访制度是如此,其他领域工作同样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