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从熟人社会变为信用社会
怀疑原本应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以及监督的力量来源。但当怀疑成为社会大众的本能,进而在生活的每个环节都自然地条件反射,既让自己辛苦,又伤害别人,产生许多无谓的交易成本,降低社会的运行效率。
在30多年前的文革时期,中国的社会却是一种“泛信”状态。对领袖人物、对社会理想、对人际关系、对生活状态,都寄予极大的信任,相信人、相信制度会为自己和社会带来最美好的利益和将来。显然,“泛信”导致太高的期待,“信用”破产之后,直接带来同等程度的失望,而“泛信”时代中盲从领袖、丧失自我、意识形态左右人际关系的做法,也对正常的社会关系造成另外一种破坏。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对私生活的强力介入,纵容怂恿亲友互相揭发而加剧彼此间的怀疑与猜忌,势必造成人们对外人采取心理防备的策略,信任的范围也将变得越来越窄。这或许是目前中国社会信任缺失的源头之一。
中国虽然经历改革开放30年,但信任的缺失问题仍是社会的病毒,这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延续关系,与40年前的政治运动有密切关联,也与30年来相关的制度条件还没有建立起来直接相关。这种在社会心理中存在的偏重小圈子中的特殊信任而缺乏社会性的普遍信任的状态,直接导致的是社会公共诚信危机,对社会和公众心理的伤害难以量化和估算。(据周兆呈 文)
党内民主的推进需要创新方式手段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党内民主可以带来的潜在收益可以包括:统治合法性的加强、内部力量整合的强化,以及在前两者基础上所达到的执政效率和执政能力的提高。而另一方面,党内民主直接涉及到党内权力分配问题。体制内的分权对于执政党来说,并不会使之产生很强的危机感。但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趋势下,体制内的分权很可能与其它外部条件结合,并促进体制外的分权。党内民主可能带来的这一政治后果与列宁主义政党要求垄断国家权力的特点显然是矛盾的。但是另一方面,在社会民主的压力下,集权式的政党显然已经不再能够给予政治体系足够的活力。处于问题中心的中国共产党面临一种两难的选择:党内民主步伐迈得过快,容易引起内部的反弹和外部的混乱;而步子太小,往往又会陷入不作为的状态,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据李凡 文)
当今两大稀缺:常识认知与历史反思
当今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有两样东西稀缺:一是常识认知,二是历史反思。常识是全人类共通且认同的识见,体现了文明的价值。例如“民主是个好东西”就属于常识,但被长期屏蔽,今天不得不重新补课。又如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光明也有阴暗,缅怀历史的辉煌固然可以振奋人心,揭示历史的耻部也有助于避免重复错误。(据章立凡 文)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近三十年来的大变化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近30年来的正面大变化是世界共运不再有中心统一领导,大多数共产党已经摆脱了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加强了集体领导,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本国道路;负面大变化是苏联东欧发生了剧变,世界共运陷入最低潮。既不能认为当前已经没有共运,也不能认为共运仍然处于高潮。当今世界共运可以简明归为六点:独立自主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资本主义世界共产党的多元化、多党化,共运战略从暴力革命转变为和平发展、逐步渐进,在资本主义世界,已出现共产党通过议会斗争和平取得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的先例,各国共产党不是各自为政、孤军独战,而是有新的国际联系形式与方式。(据高放 文)
流动摊贩“转正”之后
国务院法制办7月21日发布《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1》,其中“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摊贩,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登记事项不包括经营场所”的内容,标志着流动摊贩在我国将纳入合法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观点一:《条例》中并没有将个体摊贩的经营场所规定在内,这就很容易,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或者引起“多个婆婆”管理的纠纷。
观点二:小摊小贩可以给人们带来便利的消费和提供就业机会,这个政策是对草根阶层的照顾。应当多扶持,少打击!
点评:将流动摊贩“转正”,既解决了部分人的吃饭与就业问题,也便于政府管理。
文化融合助推国家崛起
独立、繁荣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跻身世界之林彰显自己的通行证,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实现快速发展的内驱力。在特定、6yFZEIN7+Nnsy5BxNMggMQ==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作为精神力量会发挥出比物质力量更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是一种强大的无可比拟和复制的精神力量,它同物质力量一起构筑了国家崛起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应当明白,一个民族的落后和挨打取决于他的文化的保守和封闭;一个民族的繁荣和富强得益于他的开放和包容。当世界经济已经一体化的时候,不同的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的周期就更加快速,我们只有调整我们的心态,去努力学习和借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才能在中国崛起的时候,有更深厚的心理底气。(据黄稼辉 文)
延长土地使用年期 促进西部大开发
过去,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时,忽视了土地制度安排中土地使用者在使用年期终止时财产归属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产权结构中,所有物的使用期限是一个重要的物权内容。就土地来看,转让使用年期越长,使用者对物的实际控制力越强,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就越高;否则相反。而土地使用者在使用权到期后,其对土地本身的投资积累、土地上的附着建筑和其他不可分离财产,以及为了提高土地的外部性而进行的投资,都面临着归属的不确定性风险。
依照上述理论,如果从地区发展不平衡情况看,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价值要高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土地价值要低一些;东部主要是以土地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西部则主要靠土地的使用年期财产权吸引投资者。这样,西部大开发从土地制度的设计和安排上讲,要延长西部地区土地使用年期,才能大规模引导社会投资流向西部,促进西部大开发,最终缩小东西部发展的差距。(据周天勇 文)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水越黑?
海口市水务局副局长符传君近日在回答记者“海口污水问题为何长年未解决”提问时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水越黑。此语一出,舆论哗然,互联网上有人称其为最牛的“不作为托词”。
观点一:就目前国内环境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量肯定比其他落后地区大得多,副局长所言基本属实。
观点二:一方面暴露了部分官员的认识水平多么低下,他们心里根本没有科学发展观的位置;另一方面,很可能是某些官员在保护环境方面不作为的借口。官员雷人雷语背后又一次暴露他们的“鸵鸟思维”。
点评:“越发达,水越黑”,作为描述是真实的,作为现实是可叹的,作为污水问题不能解决的理由却是无道理的。
“杞人忧钴”事件背后的反思
7月17日,河南开封杞县流传钴60将爆炸的谣言,许多群众逃离家乡,前往附近县市“避难”。毫无根据的谣言却引发了现代版的“杞人忧天”。
观点一:亚马逊河上一只蝴蝶翅膀的振动,就可能引发太平洋上的一场飓风。对于公共性事件,从政府知道真相到百姓知道真相需要良好的沟通渠道,需要及时准确权威的发布渠道。
观点二:杞县部分群众选择相信谣言,不是他们不愿意相信当地政府,而是当地政府不相信群众、不尊重群众的知情权。“杞人忧钻”事件再次暴露出我们的地方政府处理公共事件方式的落后。
点评:如何适应和应对网络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的挑战,如何提高执政能力,“杞人忧钴”事件又给地方官员上了生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