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模式保障社区安全

2009-12-29 00:00:00王海啸鄢彩国
人民论坛 2009年17期


  如何使城市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以尽快适应社区安全的需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社区安全需要管理者能够随时了解城市管理的运行状态、掌握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和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窗口,福田区提出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在社区,要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上下功夫。通过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传教育“三项行动”,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销号“三项铁制”,树立“安全、健康、文明的”社区理念,不断提高辖区的安全健康意识和管理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伤害的发生,创建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国际安全社区。
  去年12月,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顺利通过验收,获得“国家安全社区”称号。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已对该街道“国际安全社区”工作进行验收。多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
  安全生产事故教训表明,安全意识的淡薄往往导致悲剧的发生。为加强安全生产法制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福田区在落实“三项行动”中,增强服务理念,创新宣传手段,推出特色宣传教育。
  一是投入450万元免费培训12万重点行业员工。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对员工安全教育不到位所致。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福田区政府每年投入150万元,采取企业组织、政府补贴的形式,将辖区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高危行业、制造业、人员密集的经营场所和不具备条件自行组织培训的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全部培训一次,预计培训人数将达12万人左右。培训内容包括公共安全知识、安全隐患的识别、火灾事故中的自救和逃生常识、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因素及事故应急措施等。参加培训人员完成规定课时后,经考核合格者将统一颁发《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证书》。
  二是通过“再教育”强化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为解决一线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不高的问题,福田区今年将狠抓企业法人和注册安全主任的再培训,以街道为单位,采取各种形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再教育”。企业相关负责人每年可自选培训内容和方式,采取到街道接受统一培训,或者委托中介机构“送培训上门”。随后逐步开展“企业负责人一安全管理人员一员工”自上而下的培训,达到全员轮训。
  三是多形式、多途径向居民传授安全知识。每年,福田区各街道都要组织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歌舞文艺活动,均由企业员工或社区居民组成表演,通过将安全知识与群众娱乐相结合的方式,让辖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增长安全知识。另外,在人流量大的场所,放置由区安监部门制作的《安全知识小锦囊》,供市民免费取阅。这种便于携带的“口袋书”非常轻巧,按公共安全和行业安全分类,结合工矿商贸、商业、家居安全等不同行业特点,分别讲解消防安全、现金安全、人身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反恐安全注意事项,同时告知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电话。语言简洁、图文并茂,便于阅读,深受市民欢迎。
  
  利用科技手段整治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信息化、科技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业务快速、准确、高效运行的根本保障。一直以来,福田区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健全安全隐患信息系统,强化辖区信息化安全管理。
  去年,福田区建立“‘三项铁制’隐患排查统计系统”,并对安监系统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健全了辖区安全监督管理的信息建设。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区维稳综治办开设福田区社区事件报送及处理信息系统,梅林街道办先行作为试点单位,提前运用该信息系统,将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延伸至社区工作站,将街道办小门店的隐患排查整治纳入信息系统。区教育局则建立福田平安校园网络系统,公开办事程序,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社会的沟通互动,将“平安校园”的推广建设信息化,推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今年,福田区将完成“安全生产监管综合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建立15家重大危险源企业信息系统以及安全社区监管、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等,实现全区信息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同时,引进高科技成果,改进管理手段。如,对重大危险源等场所实行远程动态监控,推广应用HAN阻隔防爆技术、GPS监控技术等,以有效改善科学自救设备欠缺、应急逃生渠道单一等问题,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铁腕”抓整治,构筑“大环境”
  福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以创新谋发展,采取铁腕措施,抓好安全、改善环境、促进发展,在各项工作突出“做大”、“做实”,努力构建“和谐福田、平安福田”,保持了全区安全生产态势平稳。连续几年,福田辖区未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该区安监局连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并于2006年度被国家安监局评为安全监管先进单位。福田区在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被广东省评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先进区。
  狠抓安监执法检查工作。主要开展了事故多发企业、工矿企业、建筑施工工地、采石厂安全大检查等一系列的安全执法检查。今年来共检查企业3189家,发出整改指令书1239份,查处事故隐患3772条,做到安全隐患“不增新量、减少存量”。在事故处理中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并加强了与社保、公安、工会等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共同做好安全事故的查处工作。上半年查处的6宗事故和案件,均无复议,无错案,较好地履行了安全监察职能。妥善处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工作,今年上半年对所有24宗来电来信来访进行了处理回复,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复。
  深入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一是开展“深挖、深排、深治”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上半年全区共出动检查人员近5万人次,排查人员密集场所、“三小”场所等各类易生隐患的场所12万处,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4.5万多处,其中已及时整改隐患累计5394处,限期整改37379处,关闭或取缔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1701处。二是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百日安全大整治工作,查处了中浩大厦、泰安居装饰材料市场、华强北片区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专场,并进行了清理整治。三是深入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将重点抓好八卦岭、金地、华强北等“四旧”场所(旧城中村、旧住宅区、旧工业区、旧商业区)的整体隐患整治。突出对人员密集经营场所和公共娱乐场所、改变功能的旧建筑物以及1990年以前的运载货梯等,进行排查整治。
  
  分级管理创新监管方式
  
  落实安全执法监管工作,不仅要依靠政府,还要充分发挥好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福田区不断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方法,在全省甚至全国率先实行安全生产ABC分级管理工作,并通过政府购买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发动企业、基层人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等种种方法,扩大辖区大安全监管的辐射力、覆盖率,强化大安全理念的落实。
  企业ABC分级管理,制定不同类型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其本质安全水平。通过对企业依法生产经营、组织与制度、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维护员工权益、作业场所安全条件、危险源及隐患管理、事故管理等8大指标体系的考核,实行辖区企业ABC分级管理。对确定为A级的企业,可享受政府各职能部门开设的服务绿色通道、根据工伤保险最优惠的浮动费率征收工伤保险费、每年评选安全生产和工伤预防先进单位优先考虑等。而对B级企业要不断抓提升,c级不仅要求限期整改,同时相关部门暂缓其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改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及财政专项资金的审批。
  针对安监队伍人手少、专业性不强的现状,福田区还采取聘用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公开招聘150名“消防安全主任”,定期到人员密集场所检查。聘请中介或专家对建筑工地、地铁工地等进行监督,促使监察工作更加专业化,为企业安全隐患整改提供便利、专业、科学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