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国恩
内容摘要:现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存在缺陷,进一步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两极化发展趋势的日趋明显,本文建议从我国实际出发,灵活选择和应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缺陷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也形成了众多流派,分析归纳如下:
将现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划分为传统理论和现代理论。前者指20世纪80年代以前产生的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区位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者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将现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按其研究对象和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类: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包括海默(1960)开创的垄断优势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和卡森(1976)的内部化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包括:邓宁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美国学者刘易·威尔斯(1983)的小规模技术理论等。
按研究角度划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从微观角度看,通过对产业组织和厂商行为的分析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理论。第二。从宏观角度看。基于国际贸易和产业区位变化,以比较优势和市场周期分析来诠释国际投资的理论学派,可以称为动态优势理论流派或周期发展理论流派。第三,用自然性市场不完全来解释国际投资的内部化理论。第四,融合各家之长,对国际投资进行综合分析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现象的研究,创立了许多国际投资新理论。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市场控制理论、分散风险理论、提高公司形象理论、国家利益优先取得理论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现象层出不穷,促使相关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与更新,出现了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纵向和横向一体化投资理论、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理论等新的投资理论和学术观点。
总之,这些理论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有其适用的客观环境,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的方向有无规律可循,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发展会趋向何方,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缺陷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理论缺陷与发展动因
1现有的理论多侧重于解释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对发展中国家虽有所涉及,但也主要集中在那些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这样的研究格局不利于大范围的比较研究,使研究结论具有较大的片面性。
2FDI模式选择的研究多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样本,通常对合资与独资、新建与并购或含资与并购进行比较,甚少在这三种投资方式中进行更细致的界定和选择。无论在理论假设和实证结论上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差异。
3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个别企业的竞争力两者僵硬地联系在一起,在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上都把具备“竞争优势”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忽略了东道国良好环境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吸收作用。
4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对象仅限于发达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因而运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传统理论对优势的界定是片面的,对比较优势的认识也不够全面,优势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5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多是以具体考察为主,缺少一般性分析和考察。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在分析、解释对外投资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6经典理论虽然仍旧保持着一定解释力,但是这种解释力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逐步弱化,而最近几年的成果虽然部分地反映出了这些变化,但是结论的一般性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对企业性质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统一和加深;另一方面研究人员的研究对象和数据收集受到了限制,从而使得比较研究难以开展。
综上所述,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笔者认为:一是现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存在缺陷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必然要求。二是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动力。三是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础。四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成果数量积累的必然结果。
(二)未来发展方向
1归纳理论发展的共性以寻求建立一般性研究框架。对基本命题的探寻:企业性质与所有权。跨国公司作为FDI的主体,应该既具有一般企业的性质,又具有一般企业所没有的特征。所以,虽然对企业本质的探究并不属于FDI研究范畴,但其对跨国公司其他相关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是深远的。正如受交易成本学说的影响而提出内部化理论一样,对企业性质做更深入的研究将改变跨国公司作为企业存在的基本假设,从而影响FDI的理论研究。并提高研究结论的一般性。另外,所有权优势一直是解释跨国公司FDI行为的基本假设和前提。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权优势的构成及来源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和变化就会成为一个理论探索的关注焦点。
以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思想为研究发展的主线。不管是一般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或是针对局部投资现象的投资理论,其对各类要素、资源、企业能力、自然或社会环境、各种禀赋的单一或综合分析,最终都归于内生的或外生的优势,有的优势是静态的、可以为投资所利用的,有的优势则可以通过投资来获得,并依赖投资累积、培育优势,因此优势也是动态发展的,而跨国公司就是优势培育的主体和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载体。
着眼于建立一个具有通论性质的综合分析的理论框架。随着对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认识从单一投资现象分析发展到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研究,以包括地区(国家)分工、产业分工、产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的各层次国际分工为基础,构建由分工带来的地区、产业、企业国际生产方式选择为分析内核的理论框架,较为符合实践发展的要求。通过对贸易、投资与各层次国际分工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
搭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具有一般意义的理论分析平台。现在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主要施行者,国际投资理论研究理应建立在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和行为选择的基础之上,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应逐步融合于基于跨国
公司理论分析平台的理论分析体系之中。
探索构建一个能够充分反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发展普遍规律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传统的投资理论产生于全球经济的贸易导向型发展时期,这些理论难以合理解释当今投资导向型经济发展阶段所涌现的大规模、全方位国际投资现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背景下,建立包含能集中反映经济全球化中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诸多变量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提高理论研究的具体适用性。对特殊对象的关注。随着发展中国家阵营的继续两极分化,对发展中国家中的落后国家的关注度将得到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将使其有可能成为对外投资的另一大主体,中小企业国际化和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亟需理论的解释和指导。对落后国家和中小企业这两类特殊群体展开研究将是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的拓展方向。
综合现有国际投资理论研究,针对中国特有国情,中国企业FDI模式选择问题,有必要探讨发展中国家赶超型或外部化海外投资的可行方式。
投资理论应该加强对后发性、获得型和内生优势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国力、提高本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也就是要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对于内生优势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也为全球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个别企业的竞争力区别开来,单独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深入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动因中的“诱导因素”。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到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了后者的吸引力。
3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愈加复杂化。由于现实环境的巨大不确定性,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和未来格局不明朗。FDI将受到新的环境和非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因此对FDI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包括母国和东道国)以及影响FDI的因素进行动态的研究将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研究方法多样化。国际投资研究主要有微观与宏观研究方法、静态与动态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研究方法等。目前来看,微观研究多于宏观研究,静态研究多于动态研究,微观、静态分析方法是当前这一领域研究的主流方法,而动态研究方法的运用应是今后理论发展的一大趋势。从分析工具上来看,边际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相关理论研究之中,而超边际分析法新兴古典经济学派所倡导的非线性规划分析方法也被运用到国际投资研究中。
研究涉及因素逐步增多。对于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因素的分析,从简单到复杂,从企业内部资源到企业外部环境,从硬的方面到软的方面,从看得见的因素到看不见的因素,理论研究的要素和变量越来越多,各种宏观和微观、静态和动态的因素都被纳入到研究范围。对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的认识,也由单要素决定论扩展到多要素决定论。
研究侧重点有所变化。由注重资金流动转向重点考察企业能力等隐性要素流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界定也出现了模糊化倾向。由于国际融资多元化和非股权性质国际直接投资现象的大量出现,资金流动已不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特征,企业能力等隐性要素的流动似乎更能代表投资行为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理论研究由单一分析转向综合分析。从对单一投资现象的孤立分析,发展到将投资置入国际分工、产业发展、跨国公司国际经营行为的综合分析之中,从而将投资与所在国家和产业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与组织结构、国际贸易等联系起来,便于更系统地论证和把握投资行为。
研究前提逐步拓宽。传统的理论都是在除资金外其他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要素不能流动的前提下展开理论探讨的,现在有的理论已经注意到要素的流动性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结论
现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存在缺陷、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相关经济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理论研究成果的积累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的决定因素。
国际投资理论的两极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一般综合研究和局部具体研究。两类研究,必不可少,相辅相成,具体局部研究为一般综合研究奠定了基础,一般综合研究给局部具体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导,两者是矛盾的统一。在某一时期某一具体国际投资理论更加适合国际发展环境,指导实践的作用明显,由此受到人们的认同。
无论是哪类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模型都不能照搬使用,建议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出发,灵活应用,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走出去”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