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成 刘国栋
内容摘要:发展区域商贸物流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商贸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浙江义鸟小商品城、绍兴柯桥轻纺城和山东临沂批发城三地的区域商贸物流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商贸物流系统及发展模式,构建“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网络节点”三位一体的商贸物流体系结构,逐步形成以现代商贸辐射力为导向,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物流发展模式。
关键词:商贸物流区域商贸物流物流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商品批发交易市场从过去的商贩聚集地向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商贸基地转变。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潜力巨大,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既包括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物流活动,又包含经济、文化、法律和制度概念,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的物流,其物流运作能力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目前各地区物流发展速度都比较快。但是绝大多数批发交易市场及市场集群的区域商贸物流运作尚未形成规模,商贸物流运作模式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区域商贸物流的基本模式
区域商贸物流是指在区域物流的范围内,主要针对因社会商贸流通业务所发生的相关活动而产生的物流,区域商贸物流侧重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品的运输与集散,目的是运用区域概念和物流管理方法解决有关区域范围内商贸物流的各种主要问题,以实现区域商贸物流的最佳化。区域商贸物流的运作模式是指在已经形成的区域商品交易市场背景下,将市场交易服务与仓储、运输、配送等活动相结合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特别强调商流与物流服务的一致性以及信息服务的及时性。由于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业务非常集中,因此对现代商贸物流的服务水平要求也比较高。从物流运作的基本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一)基于区域集群的区域商贸物流模式
区域集群又称产业聚集或企业集群,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区域集群代表了当今一种特定产业的区域化发展潮流,由于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商贸物流模式以区域内聚集的产业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以集运、多式联运等物流活动为主,为各产业组织的物流活动提供区域性物流服务,这种物流模式要求物流组织建立具有覆盖整个区域内外的完善的物流网络,以专业化、定制化的物流服务来满足客户的物流服务要求,因此,物流活动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二)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
区域交易市场主要指专业的实物商品交易市场,一般都具有比较大的规模,比如大型的农产品、建材产品、汽车、商贸百货、医药等交易市场。区域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大、物流活动集中且频繁,对物流的需求较大。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是在已经形成的区域商品交易市场背景中,将市场交易服务与仓储、运输、物品配送等活动相结合的一种商贸物流模式,在这种物流模式下,物流服务品种多样化、批量小、批次多,由于商品的特性导致了较大的需求不确定性,因而主要强调仓储和配送功能,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十分注重物流系统的柔性。
区域商贸物流的发展模式
义乌、柯桥、临沂最早的物流业基本都是由托运站(货运站)加运输业户组成的,当时一些个体户借助快速发展起来的商品批发市场,在本地和外地设立了连接两地的专线托运站,将市场上的商户需要托运的商品登记后,通过运输车辆托运到自己设在外地的接收站,再由接收站分拨到货主手中。随着托运货物的不断增多,这种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于是专用货运场站和专线运输货车便迅速发展起来,各地批发户在向托运站交的托运费中已包含了货物运输费,这便是最早的为专业批发市场服务的物流。再后来,随着电子商务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专业分工的发展需要,物流行业向专业化发展,专业仓储、货运场站、运输、配送等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起来。
区域产业、地理位置及政策等因素使得区域之间的交易市场种类和规模各异,区域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交易市场的物流能力,但在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物流运作模式上还是大同小异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体积大、托运装卸较困难的货物,通过经销商从区域外的供应商和本地的供应商进货,把商品聚集到区域的大型交易市场进行销售。最后销往外地交易市场或本地消费者。二是诸如医药、农产品、服装等小商品交易市场,由销售商直接把商品聚集到区域的大型交易市场或配送中心,达成交易后,配送中心负责将货物运往外地交易市场或本地经销商等目的地。这种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模式对物流要素进行了整体的优化组合和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交易市场物流要素,提高了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效率。
在区域商贸物流发展规划中,应当特别强调一体化的“综合物流结点”的规划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应根据区域物流的实际物流条件及物流需求,结合区域内航空、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运输情况,实现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转换,建立水陆空一体化的物流结点,尤其是在大型的物流结点中,实现这种一体化的、综合的物流结点规划建设,有利于集约物流设施和全面实现物流功能,不断降低物流与供应链运作成本,应当作为商贸物流系统规划的一个重点,通过物流结点合理衔接不同的物流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物流格局,建立汽车对区域内的集散作用和铁路对外干线运输作用的主体物流格局,使公路和铁路进行合理分工和衔接,使区域物流不断合理化。
为了与商贸物流发展相匹配。区域物流应积极构建更大范围的信息平台,建立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现代物流模式。依托原有的物流信息中心,加快系统整合,建设省级或国家级公共流通信息交换平台,尽快制定完善物流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规范化标准,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推进物流服务企业、工商企业、物流园区、大型专业市场及公共信息资源查询系统联网,加快实现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构建现代商贸物流发展的流通网络平台。
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原则,集中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物流发展模式。采取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和多方共建的方式,在港口、交通要道、大宗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主产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中心、物流园区、批发市
场,着力打造商贸流通中心,努力形成连接国外、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要进一步强化商贸龙头地位,加快改造提升现有商贸市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在巩固提高传统交易方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商务代理等新型物流业态,培育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以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为标志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形成覆盖城市乡村、延伸周边地区的商贸流通网络。
区域商贸物流发展对策及改进措施
(一)高度重视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发达国家经验证明,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一体化,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和物流经营队伍。要解决目前物流经营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快的办法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积极推动高等院校充分发挥教学和科研的优势,各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积极支持当地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的开展合作,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指导企业进行实践试验,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同时积极推动所有从业人员参加短期的在职培训,重点进行物流基础知识、诚信意识、业务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将业务培训及获得的资格证书作为员工从业、上岗的基本资格,建立物流从业人员信息库。通过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商贸物流业的科学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用现代物流改造及提升批发业务的功能
物流和批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流强调的是物资的流动,而批发业务则是一种通过批发市场完成商品的聚集与分拨的一种流通业态,商品的供需双方在此完成了流通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基本活动,实际上批发是对物资流动的截断和中转的流通环节,在这种流通模式下,物流一般伴随着商流共同发生,这在某种意义上说违背了物流成本控制的商物分离的基本原则,无形中增加了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成本。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需要通过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改革传统点对点的落后交易方式,进一步整合和提升物流产业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创造价值。因此,现代物流是批发业务发展的创新形态之一,物流业务的发展将有效地改变批发企业和生产企业的供销模式,改变厂家和消费者之间的流通形态,把无序的运输和过多的分销批发整合为最简捷、最经济的物流过程,把以客流、物流、资金流为主体的批发业务改造为以信息流为主体的物流中心。
(三)进一步开放物流市场准入政策
为了促进商贸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进一步开放物流市场准入政策,引入多元化投资和竞争主体参与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的总部或分部进驻当地参与市场竞争,带动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逐步放开国内外资本的进入,加大对外资的引进力度,同时有重点的扶持国内的物流企业。同时要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打破地区市场的垄断格局,努力促进区域统一物流大市场的形成,按照市场规律,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企业,改善现有的企业结构,通过参股、控股、收购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壮大自己的势力,培育资金雄厚、有实力、有发展前途的大型内外资物流企业,在区域内迅速形成一批龙头骨干大型物流集团,并把龙头骨干物流企业作为发展和扶持重点,鼓励它们做大做强,使之既承担本市批发市场的商贸物流,也承担本市和外市的生产企业的物流外包项目。在此基础上,实施大集团带动战略,选择一批具有现代物流理念、物流业务规模大、物流整合功能强、物流信息系统健全、物流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商贸物流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支持其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同时筛选出一大批运作灵活的小型企业,以拾遗补缺、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物流活动的需要。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由政府、相关部门联手对现有和未来规划的重点物流园区在其规划设计、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上进行重新思考,以物流园区的发展带动物流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培育大型的物流园区,形成规模经济并发挥规模效应,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四)加强商贸物流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
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业务不同,现代物流以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专业物流的结合为特征,通过信息共享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整合,使得物流成本最小化。从目前看,批发市场的物流信息化建设程度普遍不高,商贸市场与铁路、公路、场站、海关、银行、邮政等单位没有形成统一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难以实现全面的信息公用和资源共享,没法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不仅是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换、交易平台,还是政府政策发布、行业管理和口岸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并且可以作为相关管理部门有效的监控工具。由此可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是商贸物流运营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建议在政府主导下,信息主管部门把物流信息化建设项目纳入当地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模式应是将港口、海关、三检、交通、航运、航空、铁路、开发区、保税区的信息平台尽可能链接到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上,形成物流信息基础平台,整合相关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
(五)充分利用物流资源
由于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物流管理水平普遍不高,致使物流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规划,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物流往往只是作为伴随商流而发生的一种辅助活动,没有真正作为第三方利润源泉加以挖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为了降低各类交易市场的物流成本,需要在整个物流网络中增加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尽可能做到商流与物流的有效分离,输送和配送紧密结合,建立起物流综合管理、控制、调配的机构,减少供应链的中间环节,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和运作效率,以保证商品有效地流通。客户将商品送至配送中心统一协调管理,经过按路线分拣,流通加工后集并到相应路线的托运点送出。这样客户只需货物运到配送中心,其余的由配送中心完成,从而在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物流效率,充分利用物流资源,压缩物流成本。
结论
为使现代区域交易市场物流合理运作,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许多环节亟待规范和完善。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运作模式应以客户为中心,降低客户成本为目标。通过高品质的运输配送、信息服务和供应链管理,努力实现客户的“零库存”,从而减少客户资金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等各项费用,优化客户的资金流配置和生产决策。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物流企业必然要在配送体系的建立、信息服务能力的提供、物流中心的建立、供应链分析与管理上创造一定的条件,实现产业升级。减少物流业在交易市场的不适应性,从而不断完善现有交易市场的物流功能,建立起高效低成本的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模式,逐步建设成为集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为一体、面向跨区域交易市场和辐射全国的现代化区域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