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侧管理的电力营销策略研究

2009-12-28 05:15王东文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9期

摘要:随着电力消费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均衡电力消费与电力资源紧缺的矛盾成为目前相关部门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环境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现状,对电力营销的战略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需求侧管理;电力营销;电力消费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9-0035-02

当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电力工业的“瓶颈”作用并存;电力紧缺与普通浪费并存;增加了装机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并存;电力消费需求增加与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并存。因此,在我国研究和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缓解以上诸多矛盾的有效手段和必要途径。电力需求侧管理基本思路是除供应方资源外,把需求侧减少电量和减少高峰负荷的电力需求作为另一种重要资源。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

(一)需求侧管理定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简称DSM),是指通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用电方式,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二)实施需求侧管理的特点

需求侧管理和综合资源规划源于能源消费居世界首位的美国。需求侧管理比综合资源规划起步要早5年,它是在早期节电和负荷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始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充实和完善,今天已风靡全球。

目前,需求侧管理主要是利用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的特点,它是建立在不影响用户舒适度的条件下来实现节约用电的,它是完全建立在用户自愿参加的基础上的。这种办法只能适用于完全市场化的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只能适用于电力供求基本平衡和电力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主要是针对第三产业用户、第一产业用户和居民生活用电的。

(三)需求侧管理活动的主要方式

目前,需求侧管理活动中,最成熟的形式是负荷管理。其目标是调整负荷曲线的形式,以便降低对峰荷的要求。其方式共有削峰、填谷、负荷转移、节能、灵活负荷与战略负荷增长六种。

二、影响需求侧管理的因素

(一)客户特征

它由用电欲望和用电购买能力所构成。用电环境包括客户量、用电性质、人口规模、客户用电水平、地区分部等因素。客户环境给电力市场带来整体和长远的影响。我国地域广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的支付能力极不平衡,电网经营企业所处的客户环境大相径庭。电网经营企业必须全面、正确认识所处地区的客户环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地开展电力营销活动。客户的用电特征,如设备类型、效率、用电形式等决定负荷特性,从而影响需求侧管理的应用。

(二)电力系统自身特征

在电力短缺的时代,政府和电力部门把主要资金投入到电源点的建设上,存在着“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现象,电网、配网的建设滞后于电源点的建设和用电负荷增长速度。电网和配网成了制约用电增长的“瓶颈”。电力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最大的特殊性在于电力输送必须借助于电网,因而电网建设与改造的程度直接制约着电力市场的拓展。这种制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网覆盖面制约着电力市场广度;二是电网容量与线损大小制约着客户的用电条件,特别是用电大户与广大的农村地区;三是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故障发生导致的停电频率制约对连续供电要求很高的重要客户的信心。系统的燃料情况、剩余容量、发电成本、旋转备用等特征,对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有影响。

(三)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因素,是指社会用电能力和能源消费结构。社会用电能力能源的消费结构是开拓电力市场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电力市场需求,电力市场商品的潜在规模。社会用电能力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快,用电能力就大,电力企业的营销机制就扩大,所以有人说“电量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经济情况如综合经济增长、燃料价格、投资利息、通货膨胀等,也会影响需求侧管理方案的实施。例如在高速经济增长时,负荷增加很快,这时采用削峰,转移负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DSM的实施对社会可以减少电力需求,减少了一次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缓解了环境的压力;对用户可以减少电力消费,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对供电商可以削减高峰时段电网调峰的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及服务水平,特别是在电力供需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大大缓解拉闸限电的压力;对发电商可以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降低发电成本及发电煤耗,减少电力建设投资。一定意义上讲,实施需求侧管理对电力行业是一次革命,它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十分可观。

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的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政策及资金支持

我国还没有特殊政策及资金支持,加大了DSM项目的风险,成为DSM项目实施的一大障碍。国外DSM项目的实施是有政策支持的。主要是通过折扣补偿节电设备购置费,按节电效益对用户补贴等措施,以促进DSM的实施。在我国,为了解决DSM的补贴资金问题,建议在电价中计列DSM基金,例如每千瓦时售电量收取1分钱基金,由电力监管委员会管理并使用。

(二)电价不合理

DSM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引导电力消费,改变电力用户的用电方式达到更有效地合理使用电力。目前由于缺乏价格的诱导,用户对DSM兴趣不大,为实施DSM带来困难。为此,需要建立合理的电价体系,使电价能反映成本和供需关系。我国目前研究对策电价实行联动机制,为了均衡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企业的利益机制,供电企业对电力用户实行什么电价,发电厂的上网电价、电网的下网电价也要相应实行相同的电价,并逐步做到电价的实时联动。

(三)峰谷比例不合理

对于供电企业企业,大功率负载的用电时间段与低谷用电时间段负荷落差较大,存在集中在同一时间用电的现象,负荷曲线形成过高的“峰巅”或过低的“谷底”,使变压器高负载率的状况下运行,使得设备的利用率低。我们可以合理分解负荷,将错峰、避峰措施细化到企业、设备、容量和时段,变被动拉限电为主动错峰、移峰,积极运用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尖峰电价、可中断负荷补偿等激励手段,引导用户主动参与错峰、避峰,削峰填谷,通过积极运用经济、技术、法律、管理和服务等手段,多措并举,优化电力资源,达到均衡用电的目的,减少发电设施的投资,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社会用电秩序正常。

(四)缺乏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

即使在电力供应相对宽松时期,必须确保高度重视和推行需求侧管理机制。电力需求侧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和手段,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因此,应将电力需求侧管理纳入电力发展规划,以确保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长期性、发展性、目标性,还要把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到法律的高度加以确认,国家应在《电力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明确电力需求侧管理各有关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确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强制性原则,确保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四、结语

建立需求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对电力产品“促销”。具体内容包括宣传电能在市场能源竞争中的优势——不污染环境,随时可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等;介绍各种用电方式的技术要求和应办理的手续;推行供用电合同;开展业务和信息联系;履行所承诺的各种服务项目等。通过需求侧的配合协作,实现供需双方各自经济效益和当地社会效益的期望。在目前电力需求严重不平衡的形势下,要加强需求侧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峰谷电价措施,并实施科学避峰错峰和计划用电方案,全面落实不同供电能力和负荷水平下的有序用电方案和各项措施,对政府、电力企业或电力用户都是有益的,可以取得多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峰崖.当前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广东电力,2007,(6).

[2]黄建硕,周卫星.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27).

[3]孙德栋,周昭茂.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措施[J].供用电,2008,(6).

[4]刘健,杨小沙.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J].华北电业,2000,(7).

[5]欧邦才,李汇群,霍雪松.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5,(4).

[6]杨平官.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关节点[J].农电管理,2005,(6).

[7]金汶.电力需求侧管理期待五大措施[J].广西电业,2005,(10).

作者简介:王东文,男,广西平南人,广西电网公司平南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市场营销分析、电力负荷预测、需求侧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