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涌
美国出于维护美元霸权的需要,不遗余力地打压黄金,唱衰黄金。但事实表明,“黄金非货币化”本是个歪理,“黄金无用论”则纯粹是个邪说。然而,中国有些人似乎听歪信邪而轻视黄金,用真金换伪金,以致更加陷入美元陷阱。
在美国金融海啸发生一刷年之际,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再破1000美元/盎司,国际金融由此稳步进入“千金时代”。长期以来,美国出于维护美元霸权的需要,不遗余力地打压黄金,唱衰黄金。但事实表明,“黄金非货币化”本是个歪理,“黄金无用论”则纯粹是个邪说。然而,中国似乎听歪信邪而轻视黄金,不断地用真金换伪金,在美元陷阱中越陷越深。如今,在美元不断贬值的大势下,庞大外汇储备遭受严重损失。
历史证明:金光无比灿烂
在古埃及和拉丁文里,黄金一度被称为“可以触摸的太阳”和“曙光”。公元前3000年,这个“可以觸摸的太阳”就已经具备了“一般等价物”即货币的功能。由此长期以来,黄金一直是财富的代表与象征,为黄金而战在世界史上不断上演。
黄金是一种珍稀物品,素有“金属之王”美称。人类社会迄今开采黄金仅约16万吨,在全球财富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只有0.6%,只勉强填满两个标准游泳池,而当中一半以上是近50年才被开采出来的。黄金由于稳定性极佳而便于保存,这使之不仅成为人类的物质财富,而且成为人类储藏财富的重要手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美国金融大危机之前,全球货币供应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而黄金每年的自然增长量却只有1.3%。近年来。全球每年黄金开采量约为2500吨,在2001年触及2645吨峰值后,就一直未能再创新高,而全球每年黄金需求为4000吨,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黄金是一种金属商品,用途广泛。长期以来,黄金主要用做黄金饰品(包括首饰、神像装饰、建筑装饰等)和黄金器具。现在世界每年黄金供应量的80%以上由首饰业吸纳。由于黄金相对稀少、价格昂贵,工业使用黄金被大大限制,占世界总需求量的比例不足10%。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黄金的作用日益重要。专家认为,未来首饰用金将会趋向平稳,工业用金将是引起黄金供需结构变化的重要力量。
黄金是一种货币、一种金融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到:“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寥寥数字清楚揭示了一个规律、一个真理,即金银天生就具备充当货币的优良特质。尽管黄金因“非货币化”被长期“软禁”,但是黄金仍然是当今国际可以接受的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大通货,实际是最硬的通货。黄金价格与股票、债券价格走势相对独立,其作为投资对冲工具的作用也十分明显,投机者利用黄金市场的价格波动来赚取差价则司空见惯。
黄金是一种战略物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激烈批评金本位制为“野蛮的遗迹”,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认:“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它。”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中,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都曾动员居民将私藏黄金置换为国家储备,以增强信用,支持本国岌岌可危的货币,或换成美元支付外债。黄金堪称“宁静的港湾”,是规避风险、防范危机的良好工具。乱世藏金,黄金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美国扭曲市场,软禁黄金
早在1717年英国就采用金本位制,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度法案,促使黄金转化为世界货币。从1816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约100年间,黄金对于增进国际贸易、稳定国际金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史称“黄金时代”。
二战后,美国积累高达2万吨的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74.5%。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制,利用“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独大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利用美元特权,不断扩大远远超出自己生产与供应能力的消费,肆意发动战争,最终使美元泛滥成灾,大大超出其黄金储备。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失去黄金支撑或摆脱黄金束缚的美元实际成为“合法的伪钞”,美国可以随意印刷美元,然后在世界市场上随意购买。
但是,作为“天然货币”的黄金对“合法的伪钞”构成巨大威胁。在国际市场上,黄金是以美元标价的,美元价格与黄金价格走势相反,黄金成为美元的天然尺度。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后,黄金在70年代一直处于上涨态势,从1971年的每盎司35美元,很快冲破100美元(1973年),1980年6月21日,被推上了852美元的历史高点。因此,要在形式上保持美元价格,维持美元地位,就必须打压黄金,成功地压制黄金就能为美国的货币政策赢得“行动自由”。
美国打压黄金处心积虑,不遣余力,而且多年的实践也使之得心应手。世界最大的黄金交易所在美国,黄金的期货价值可以轻而易举被抑制。美国官方不断通过借贷黄金给高盛、摩根等金融机构来压低黄金价格,给投资者设置对黄金的信心障碍。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后,几个西方大国货币也成为储备货币,部分分享着美元霸权,因此在打压黄金上有共同的利益,都能响应或听任美国对黄金的打压,尤其是英国的英格兰银行与《金融时报》,近乎成为打压黄金的急先锋。
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后,世界上还坚强地存在一个货币实际上由100%黄金支撑的国家——瑞士。瑞士宪法曾规定,每一瑞士法郎至少有40%的黄金储备支撑。因此,一个只有700万人口的国家,一度拥有高达2590吨黄金,这使得瑞士法郎“像黄金一样坚挺”,一直被国际投资所青睐;瑞士中央银行像直布罗陀岩石一样坚固;瑞士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直接威胁着伦敦与纽约。因此,美国(还有帮手英国)通过经济的、政治的乃至道义的手段施压瑞士,在1997年废弃宪法有关黄金储备的要求,并在1999年出售“过多的”1300吨黄金。巨量黄金出售,直接压低黄金价格,重挫南非这样的黄金生产大国。此外,在资本市场上,美国通过金融机构不断压低黄金生产企业的股票,设置诸多融资障碍,使相关黄金生产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可谓帮了美国的大忙。IMF在1976年通过《牙买加协议》并在两年后又通过协议修改方案,确定了“黄金非货币化”。1MF手中握有上亿盎司的黄金储备,因此出售或威胁出售储备可以有效压低世界黄金价格。实际上,每当世界黄金价格高企的时候,IMF就释放抛售黄金的消息,打压金价。世纪金融大危机,祸起美国,美元承受巨大贬值压力,黄金价格持续看涨。IMF由此一直保持高度警戒,高调宣布计划出售黄
金储备,但是一直等待美国的“批示”。2009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支持”IMF分段出售黄金计划。在获得“授权”后,IMF执行董事会于9月18日以“不扰乱市场”的方式出售403.3吨库存黄金,占IMF全部黄金储备的1/8,重压不断上涨的黄金价格。
美国还通过它主导的国际话语权,极力宣扬“黄金无用论”。美国主流学者无论是自由派(如萨缪尔森)还是保守派(如弗里德曼)都普遍看淡黄金,在国家利益面前没有左右之分。而那些从美国“自由经济圣地”走出来的他国专家学者,没有几人赞成持有黄金。
然而实际情形是,黄金多年来一直是诸多发达国家官方战略储备的主体,目前占全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达到10.5%,其中美国为78.9%,德国71.5%,法国72.6%,意大利66.5%。当今世界各国公布的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为32700吨,其中美国的黄金储备最多,为8149吨,占世界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24.9%。美国不仅官方藏金,而且还鼓励民间藏金,早在1974年底就允许个人拥有黄金。发达国家中惟独日本“特立独行”,过万亿的外汇储备只有区区800吨黄金储备,原因是日本一直面临美国的重压,持续购买美国债券,给亚洲国家做“好榜样”。由于缺乏黄金储备,尽管日元背后有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但也只能沦为国际炒家临时拆借投机用的“携带货币”。而在日本的示范下,听歪信邪的东亚国家黄金储备的总量偏低且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较小,平均水平为2%。而与一般东亚国家不同的是,日本民间黄金储备惊人。
另有一种实际情形,也能折射出美国说一套做一套,这就是对黄金与纸币存放安全重视程度的巨大差異。美联储存放数千亿美元纸币的中心金库设在其总部所在地纽约市近郊,金库的大门与一般办公楼的旋转门没什么两样,安全工作主要依赖于设在金库内的480个监控器和保安人员。与纸钞“伪金库”的安保相比,位于纽约曼哈顿岛南端24米深的坚硬岩床下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金库——真正的金库,戒备极其森严,护卫设施不知道是“伪金库”的多少倍!另一个真正的金库则设在神秘的诺克斯堡(Knox)军营,是美国的战略大后方,配以电子、机械防护装置,据说仅电网就有七重,一道安全门就重达24吨。世纪金融大危机,美国急需要用钱救市,然而美国紧捂黄金口袋不松,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动印钞机。足见在美国政府眼里,黄金比国家信用与美元纸币更值钱。
中国莫算小账,莫用真金换伪金
长期以来,中国通过多种政策限制民间储藏黄金。1982年前严禁国民持有黄金,1999年放宽国民收藏黄金的限制。由于对黄金的价值认识模糊,国家至今缺乏清晰的“藏金于民”政策。黄金在民间不能自由买卖,黄金流通不畅,阻碍了黄金金融功能的正常发挥。上海黄金交易所于2005年7月才正式向个人开放,黄金投资品种仅限于实物黄金和纸黄金两种,远不能满足中国民间不断增加的黄金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长期将生产的黄金用于出口换汇,直到2005年5月1日之前,还用出口退税方式鼓励黄金出口,用黄金换美金,用“真金”换“伪金”。近年来,由于民间黄金需求增加,超出自产黄金,如此才增加对黄金的进口,这显然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当今世界人均拥有黄金为30克,但是中国只有3,5克,不到印度的1/5。
在市场的调节下,中国不断增加对黄金的进口;而在政府主导下,中国仍然用出口退税率的方式鼓励白银大量出口。2000年中国确定的白银出口配额200吨,2005年白银总出口配额达到3500吨,近十年来中国累计出口白银超过2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白银供应国。中国用真金白银换回巨额印有美国总统头像的纸张,并作为储备进行保存。
长期以来,在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似乎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西方说什么,我们信什么;西方吆喝什么,我们就买什么。中国至少持有美国外债总额(3.2万亿美元)的1/4。中国是世界上官方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总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70%~80%是美元资产,包括8000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5000亿美元的机构债券、1200多亿美元的企业债券和1000多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尽管黄金储备从2003年的600吨增加至2009年4月的1054吨,成为全球第五大黄金储备国,但按照1000美元/盎司计算,不过372亿美元,只占中国外汇储备1.6%左右,远远低于国际平均10%的水平,更低于欧盟国家设定的15%的安全水平。而且黄金储备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2002年为4%。
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清楚写明,一国外汇储备要兼顾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而且安全性始终摆在第一位。然而长期以来,盈利性实际成为外汇储备管理的首要考量。由于外汇无论存放在国外的银行还是进行投资,都可以带来相应的利息收益;相比之下,增加的黄金储备不仅不能生息获利,还会增加保管与储藏费用支出,因此在短期内,于经济上讲增加黄金储备显然远不如增持外币证券资产储备合算。
赚不赚钱与合不合算,直接影响中国官方外汇储备结构。1973年6月,黄金价格升至每盎司80美元,当时负责对外经济工作的陈云同志经过全面了解和缜密思考,提出应该把中国存在瑞士银行的外汇拿出一部分来购买黄金保值,但是相关部门算小账,认为“利息损失大,不合算”。但是,中央还是运用自己的权威,用国家大账取代了部门小账,中国的黄金储备从1970年的700万盎司增加到1974年的1280万盎司。这不但增加了国家的黄金储备,在以后的美元狂跌中保证了外汇储备的安全,而且还为以后对外开放提供了可靠的金融支持。如今回头看,是“算大账”还是“算小账”,是国家藏黄金还是部门发奖金,一直是影响中国增加黄金储备的重要原因。
透视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战略性,这是西方教科书所没有说明的。目前,美国的黄金储量居全球之冠,除日本外的其他发达国家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高达40%~80%。同时,黄金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后清偿手段。英镑与美元都是在黄金的支持下成为国际货币。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最大债权国,一度拥有最强的金融实力,但是日元国际化“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最终不灵光,重要一点就是没有黄金支撑,缺乏最后支付手段,谁敢轻易信任它?百年一遇的金融大危机,也给中国带来机遇。然而,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利益巨大,但是缺乏黄金支撑,中国想把握好如此重大机遇,很难!
美国的歪理邪说正不断被纠正,美国打压黄金正日渐捉襟见肘,世界对黄金的认知正在“觉醒”,黄金的价格正向它被掩盖的实际价值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