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荣晖
编者按:60年前,一穷二白;60年后,万象更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本文作者亲历了“吃”的变化,折射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是60年前的贵州留给人们的景象。
从解放初期到人民公社,农民的吃喝主要靠自己在土地上劳动收获,城镇人靠国家计划定量供应粮食。上世纪50年代,贵阳市成年人每月25斤粮食。60年代初,遇到严重的天灾人祸,农村缺吃,城市人口粮食定量成年人减为每月23斤。
为保证城镇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在计划经济时期,很多吃和用的都是按人口定量供应。每人每月一张肉票,大家对当天的肉源不清楚,得早早的去排队。比如今天是节假日,或有客人,你天不亮就去买肉,后来排队由黎明前改为头天晚上。大人第二天白天要上班,所以晚上来排队的不多,10岁左右的男孩,就成了晚上排队的积极分子和主力军,天快亮了大人再来接班买肉。我们家孩子的爸在机关搞文字工作,工作忙很辛苦,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怎么忍心再让他干这些事呢?
六七十年代,每人每月有一张副食品票,可买一斤豆腐或豆腐干,糕点也是每人每月一张票,中秋节加发一张,可买六个本地生产的小月饼。鸡蛋在一段时期里只供应产妇,也是凭票定量。一天,小女儿和我上街,路过卖鸡蛋的摊点时她站着不走,说:“妈!好久没吃鸡蛋啦!买吧。”我说:“我们没有票,买不到。”哄了半天,无法满足她,我拉着她强行带走,她掉泪了,我的眼中也盈满了泪,我想:国家有困难是暂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信心十足。
后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他副食品和家庭用品逐渐丰富,票证成了历史的见证和收藏品。同时,曾经一穷二白的贵州,小吃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水果不仅有省内外的,还有外国的,真是想吃就吃。
这就是我们的共产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领导全国人民60年来一起走过的路程中我所经历过的一些小故事,应该深深的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