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政策、农民、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研究

2009-12-27 05:19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期
关键词:紧密联系现代化建设平衡

邓 博 熊 明

摘 要:我国的主体是工农阶级与知识份子三结合,整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工农阶级与知识份子是中轴。所以我国建设必须与平衡国家主体系统的结合起来。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而言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权力,通过土地政策的调整来平衡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国家主体之间关系的作用,土地政策这就变成了稳定国家制度的一种工具。所以说,土地政策、工农阶级与知识份子、现代化建设是有紧密联系的。

关键词:国家主体;土地政策;现代化建设;平衡;紧密联系

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092-02お

1 我国土地政策的发展过程

我国从解放时期到现在改革开放时期,土地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在某些阶段也不是非常正确的,这说明土地政策的制定与发展是在土地政策执行中得来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在秉承孙中山先生关于土地问题主张的同时,实施满足了人民要求的土地政策,有效的动员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带动了工人阶级与知识份子的救国热情,为共产主义革命汲取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为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最终革命胜利果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建国初期,土地政策主要围绕农民私人占有为主的土地政策和建设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的合作化运动进行研究。当我国进入人民公社时期,土地政策的研究与制定侧重于从集体所用向国家所有土地政策的演进,验证了农民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逐步地推出土地承包制。在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地政策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迅速的发展,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 土地政策、国家建设、农民三者关系简述

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大国,土地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由于我国人民对土地的了解较成熟,研究与制定土地政策是具有难度的,必须找准研究的角度,才能把土地问题解释清晰,所以土地科学关键在于把蕴涵在土地里的真正价值展现出来。我国的土地政策主要涉及国家政权、农民阶级和现代化建设。

我国现在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自然成为我国国家建设中的矛盾主体之一。数据统计显示,从1949年到1980年,我国农村人口一直占我国人口总量的80%以上,在2004年的统计数据里,农村人口占59.47%。所以,根据我国人口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国家建设必须考虑农民问题。无论国家政权建设,还是现代化建设都无法脱离农民而独立进行。我国新生政权是在农民阶级的支持下建立的,现代化是依赖农民阶级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进行的。也就是说,中国的政权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可是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农民的人口基数是巨大的,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制约与不利因素,国家要发展必须想办法消除制约与转化不利因素。现在的理论主流认为现代化的标志就是城市化与工业化,此理念将农民阶级推到了边缘地带。在西方,解决农民与国家建设矛盾的方法是不断实现对农村土地的蚕食与农民向市民转变。现在,中国的发展需要土地资源,但不能按照西方的方法。農民是我国实现政权建设的基础和现代化建设的保证,同时也是制约国家建设的一个制约因素。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农民向科技型、技术型农民转变,大力挖掘潜藏在农民内部的人力资源,化不利因素为动力因素。一个多数以农民身份生存的国家,不是现代化国家。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农民在国家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我国国家建设必须考虑农民问题。

我国的建设必须达到是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三者在统一高度。农民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是国家政权的前提与保证,同时也是现代化建设所依赖的人力资源和实现市民化的必须,而国家政权建设也是现代化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保障。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相关性,在国家建设的系统里相互构建又相互消解,如对任何一个方面处理不当,都会使我国的国家建设出现问题。因此三者关系要平等对待,并且要平衡的发展,只有这样才会使国家建设顺利且健康的发展下去。

3 国家政权必须通过土地政策平衡农民与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

土地是自然资源也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所以说,利用土地政策来平衡农民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是正确的、必要的。中国的发展需要农民的支持,农民依赖土地资源生产与生存。制定合理的,农民与国家发展互利的土地政策,国家才可能利用土地资源启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这台机器。土地政策的调整,可以平衡农民和现代化的关系,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燃料。

现阶段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需要重视农村劳动力问题。第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推广,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更加凸显。部分学者统计认为,在1984年中国每个农村劳动力平均水平为0.5至0.7公顷土地。当时全国耕地面积为9785.4万公顷,共需劳动力14782万人,农村非劳动力人口1903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0683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比重的30.2%。在这之后,农村人口基数增加,耕地面积相对或绝对减少,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突出。在1980年代以后,常年流动的农村人口达到了3000万人左右,1990年后,常年流动的农村人口达到了9000万人左右。同样,一些专家学者对1990年代以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结果大致相同。

另外一方面,我国城市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进步显著,在城镇建设中衍生出众多的新型行业,由于这些行业之发展需要大量人力资源,收入比务农时的多,并且城市的生活水平与发展条件比农村要好,这些条件吸引着农村一大批年轻的劳动力。从这一方面来看,农村的劳动力减少,也会影响粮食安全或是其它农作物的产量。

通过以上两点进行考虑。一是,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行肯定,农民转入城镇,成为自理口粮的非农业户口。在1984年《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中,已经肯定了农民离开耕地转入工业与服务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可为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为改变人口和工业布局创造条件。二是鼓励农民从事副业生产,把农民从纯粹的种粮转移到粮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实现增加农民收益与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目的。198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直接提出发展多种经营之出发点在于充分利用农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该报告指出:“我国农业总体来说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每人平均耕地较少,但山多,水面、草原大,自然资源丰富;一个是技术装备落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因而,根据以上特点,我们要提倡多种经营明显利于劳动力资源的转移。此后,中央文件一再强调发展多种经营的重要性,并且提出多项鼓励农民离开生产的举措。可见,多种经营具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目的。三是倡导农村劳动力转移要持理性的态度,在我国许多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经济发展是在统一水平上的,甚至某些城镇的发展依赖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所以现阶段,我国政策要求在城市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同样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使农村与城镇的差距变小,加大科学技术的普及广度与深度,为我国阶段性的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基础。

从本文以上数据统计与文本描述来看,土地政策要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变化、城市劳动力的需求、工业布局来制定,每个环节都是影响农民响应政府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每个影响因素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所以说土地政策的制定要与农民的利益挂钩,农民的社会地位与发展程度又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挂钩,国家的快速发展又是提高农民生活状态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应中华.现行土地管理政策法规汇编[J].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4,(5).

[2]@韩泰伦.土地开发征收征用及收益分配实务全书[M].吉林电子出版社,2004,(3).

[3]@殷建华.和谐民政与社区建设理论实践[M].时事出版社,2008,(4).

猜你喜欢
紧密联系现代化建设平衡
浅谈戏曲与中国舞蹈的紧密联系
石油化工检修项目中施工方案的描述与工程造价的紧密联系
试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推进锡林郭勒盟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