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欣 高志新
随着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和生育率的持续下降,人口迅速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老龄化社会的界定标准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口大于(含等于)人口总数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大于(含等于)人口总数的7%。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1.3亿,占总人口的10.41%,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8811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6.96%。到200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11.6%。这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联合国调查预测,到202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总数将达4亿,每4个人中就将有一个是老年人。如何科学地应对“银发浪潮”,使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不仅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老龄化,也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
一、社区养老将成为我国未来主要的养老模式之一
基于我国的人口政策形成的4:2:1家庭人口模式导致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以及机构养老收费偏高、效果较差的状况,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逐步推进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实行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发放,人员由社区管理。”社区养老也就是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充分动员社区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物质、设施、衣食住行以及生活照顾、医疗护理、心理保健、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首先,这种模式符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子女没有背负不孝的心理压力,老人也没有被亲人抛弃的内心感受。其次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减少修建养老院的费用。第三有利于增加就业渠道,社区养老由社区相应机构和有关人士对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尽管社区养老是我国养老的发展趋势,但是要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过渡到社区养老模式,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观念认识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基础设施缺乏;专业水平滞后,目前活跃在养老助老服务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一些下岗人员,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和有关老年服务的专业培训,仅凭人道主义和经验提供养老助老服务。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是一门起源于西方国家的专业助人的科学和艺术,是以专业利他主义为指导,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服务与福利保障,使得受损的个人、家庭、团体或社会恢复和增强社会功能,让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从而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良好的专业素质,决定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采用地区发展、社会行动、社区教育等工作模式。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养老服务中扮演了多重角色,直接或间接充当服务的提供者,通过对各种社会资源的调动和整合,完善社区养老的基础设施,也可以通过倡导某些社会政策,改变人们对于社区养老紧迫性认识不足的情况,同时参与各项社会立法、社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三、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养老中担当的角色、方法和技巧
(一)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养老中担当的角色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服务提供者。为老年人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信息,提供专业的知识和心理咨询以及搜索社会资源,帮助老人提高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
倡导者。当老年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老年求助者时,要鼓励他们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即“助人自助”。比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区中组织小组活动,建立老年人的维权小组、老年大学,增强老年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助。
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应对社会工作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了解社区的具体情况,做好规划,让活动能真正体现老人的需求。
政策的建议者。社会工作者具有较强的社会调研能力,根据自己在社区中的工作经验和社会实地的调查研究得到有效的信息,给有关政府部门政策上的建议,制定适合老人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
(二)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养老的方法和技巧
1、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养老的方法
我国老年医学界按照年龄增长人体所发生的形态结构及机能变化,将60—70岁、70—80岁和80岁以上老年人分别称为低龄、中龄和高龄老年人。各年龄层次老年人的需求偏好相应也有一些不同。社会工作者应该根据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偏好选择恰当的介入方法。
个案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和技巧为老人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替代工作较忙的子女承担照顾老人的任务,也可以与老人交流互动,为老人提供医疗保健和医疗服务的资源和信息,协助老人整合社会资源,同时宽慰生病的老人及家属,帮助他们减轻压力。对于老人由于衰老感引发的情绪消沉、感到失落等问题,也可通过个案访谈的方法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小组工作主要是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产生动力,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引导成员在团体活动中互动,促进成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的能力和需求为基础,获得个人成长的经验。老人小组工作是组织老人参加各种活动小组,丰富老人的文体活动,建立老人的互助网络,以帮助老人摆脱孤独,使晚年生活充满乐趣。
对于老人而言,疾病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老人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放下思想包袱。当死亡来临时,对老人进行足够的临终关怀。尽可能减少老人面临死亡的焦虑感,同时减少死者家属的悲伤与失去亲人的不适感。
2、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养老的技巧
了解服务老年人的辅导技巧是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基础,只有正确地使用这些技巧,才能使老人们的身心更加健康,情绪更加愉快。
怀旧。怀旧是让老人回顾他们过往生活中最令人难忘的事件或时刻,从回忆中让老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尊严等多种有利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人找回自尊与荣耀。
生命回顾。生命回顾是缅怀过去一生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让老人重构完整的自我。鼓励老人将人生的经历详尽地倾诉出来,以达到自我反省的目的。生命回顾与怀旧的区别是,生命回顾是对整个人生的回顾,而怀旧是回顾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和事件。
发现优势和专长。即使是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们依然具有特长。发现老年人的优势,作为增权的一种方式,可以促进老年人成功老龄化并且具有活力。
(秦欣,1986年生,辽宁沈阳人,四川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高志新,1985年生,河北承德人,四川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