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创新思维“五步曲”

2009-12-25 08:53刘金刚
教师·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梯形思维活动

刘金刚

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教师,应积极面对新课改,以开放的观念、开放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学习理念、创新学习方法,不断开展创新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环境、利于创新

首先,营造轻松、和谐、平等、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育良好的“气候”和“土壤”。课堂的民主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使之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创新。

如:爱动是小学生的一种心理特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爱动心理,根椐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对图形进行拼、折、叠、组合与分解。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许多学生按照课本的推导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也再而不思创新。这时我们不妨拓展学生的思维,向学生提出问题:还能将梯形拼割成其它图形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又投入积极的思考当中,并先后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或者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倾注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样使学生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上课如沐春风,必然会勇于表达,绽放创新的花朵。

二、勇于质疑、激发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究,从而发现真理。在教学设计中,要对学生质疑有充分的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案”中有人,给学生质疑创造良好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时空。不但要让学生想质疑,敢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得到发展。

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八册“乘法交换律和简便计算”时,采取“开放式”教学。通过“情境”的开放,“问题”的开放,给予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首先出示主题图:请问图上有什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获得如下五条数学信息:(1)一共有25个小组;(2)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3)每组2人负责抬水浇树;(4)每组要种5棵树;(5)每棵树要浇2桶水。

根椐这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勇于参与质疑,共提出了下列问题并解答:(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负责抬水、浇树的一共有多少人?(3)他们一共种了多少棵树?(4)他们一共浇了多少桶水?(5)一共有多少学生参加了植树活动?

通过这一系列数学问题的探索、发现、质疑,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灵活筛选信息,灵活选择算法,并对各种算法之间的变法与联系有了创造性的理解与掌握。

三、鼓励求异、勇于创新

1.从自我做起,在教学上有所创新

数学教师要积极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思维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给学生以新鲜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通过数学史、数学故事、运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提问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定势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正因为如此,首先,教师要打破教学常规,以现实为依据,运用悖逆法,设立新情境,启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运用猜测、推导、反证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使之探索出创新的结论。

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关注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如:某玩具厂生产一批儿童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7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6天就全部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件玩具?

常规解法:

①先求出总任务多少件?120×7=840(件)

②求出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840÷6=140(件)

③求出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件?140-120=20(件)

其中有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说出算式:120÷6=20(件),话刚落,便招来同学们的一片反驳,他的想法大出我所料,他是这样想的:7天任务6天完成,时间提前1天,自然这一天的任务是120件,也必须在6天完成,所以同样得到120÷6=20(件),这就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做的件数。

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将视线集中到他身上,他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为此,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见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思维训练、培养创新

1.精心设计练习,综合思维训练

练习是学生理解巩固、深化知识、形成技能和养成习惯的主要环节,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

如:计算学习中的一题多填,简化环节,简便计算,计算过程形象化,发展估算能力;注重观察,多求变化,知识活用;应用题学习中的全面感知,运用比较,补充练习,拼折练习,一题多变练习,一题多解,自编应用题等方法,达到举一反三、以一贯十、逆向解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2.数形结合、多向思维训练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文字、材料等积极想象,发挥立体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多向思维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开展活动、展现创新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控制着创新思维。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只注重课堂教学而不注重实践,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发展,让学生带着知识、能力走向实践活动,展现创新成功。

如: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写出专题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开展实践活动,既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又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园地,构造了创新展现的摇篮,使学生自己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营造环境是舞台,勇于质疑是动力,鼓励求异是保障,思维训练是措施,开展活动是求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五方面缺一不可。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法远不止这些,希望我们所有教师齐心协力,为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探索。

(责任编辑:李再湘)

猜你喜欢
梯形思维活动
玩转梯形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六小”活动
思维跳跳糖
“活动随手拍”
思维跳跳糖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