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的财务风险防范

2009-12-25 08:53苏煜微
金融经济 2009年11期
关键词:防范财务风险高校

苏煜微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 办学规模扩张在我国高校中业已成为普遍现象。高校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决定着在扩张的道路上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我们应强化风险意识,做到理性扩张,防范和化解扩张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防范

一、高校扩张财务风险产生的环境分析

(一)高校的收入增长渠道有限

首先,大学并非义务教育。尽管国家历年来对于高校的投入逐年增大,但高校扩张过程中所需的大量资金仍然为学校自筹,高校本身的收入渠道相对有限。其次,相对绝大多数居民而言,大学的学费还是比较高的,目前的学费水平已超过一般家庭特别是农民家庭的承受能力,并已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再次,由于我国的人口政策使得几年后的高等教育适龄学生逐步减少,客观上存在生源问题。在适龄学生出现下降趋势的同时,出国留学潮也开始向中学生蔓延。这就导致高校的后续收入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规模扩大导致成本上升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高等学校的规模开始急剧扩张,通过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与此同时,管理人员、教学人员、设备、教具及后者的维护成本也随之增长,成本的增长需要不断增长的收入来保证,换句话说,就是需要靠学费等方面的收入来维系。目前的学费水平已超过一般家庭特别是农民家庭的承受能力,并已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教室等也需要大量增加,即固定成本相应上升。例如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等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也并入吉林大学。据报道近年来吉林大学由于扩张而导致了沉重负债。负债的增加,导致财务成本的大幅度增长。另外,由于大学合并后,基建、设施都大幅度上马,资金浪费、重复建设现象一再发生。

二、高校扩张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投资风险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允许高校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向校办产业和其他单位投资,这虽然能使高校利用闲置资金增值,是新制度的进步,但毕竟高校领导并非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但却不得不对于大量资金的投资进行决策。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不少投资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或已经导致了实际的损失。比如,北京大学在1993年“更新观念”,作出了一个在当时引起广泛争议的决定:“倒南墙办商业街”。然而在8年后,北大却又作出了一个决定:拆除商业街,恢复南墙。

(二)偿债风险

许多大学建设的巨大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即所谓“举债兴教”。巨额贷款投资在短期内使高校基本建设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其巨额(本)利息使举债风险降到高校头上,使其面临着巨大的举债风险。据吉林大学财务处网站自报内幕,吉大目前共需偿还30亿元债务,从2005年起,学校步入了付息高峰,每年支付的利息高达1.5至1.7亿元,外界甚至传言吉林大学面临倒闭风险。鉴于此种类似情况,经国家审计署审计意见披露,国家决定,从2005年开始,高校新增银行贷款必须上报教育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贷款,否则将追究责任。

(三)内控风险

高校本身是非营利性单位,既是法人主体,也是会计主体,内部控制体系仍然有存在的必要与可能。内控风险是指高校在其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风险。从高校总体上看,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仍然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和方法,还没有真正转变到高校法人实体的资金运作模式上来,再加上高校内部分配制度的不合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彻底、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导致日常管理薄弱;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产权意识淡漠,与高校投资多元化趋势不相适应;无形资产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等等。这种风险有可能引发高校财务总体失衡的风险,即流动资金短缺,导致日常运转难以维继等。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投资风险的防范

1.明晰产权关系,实现事企分开

高校投资多元化需要理性推进。在经营理念方面,要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校办企业产业化,使后勤服务和校办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建立权、责、利分明的法律制度。校办企业必须明晰产权关系,在机制上首先要事企分开。学校应通过筹资,以出资者身份进入市场,作为投资者享受权益。企业资本投入不能只有学校一条渠道,可以内引外联,多渠道筹集。企业不仅对学校负有保值增值责任,而且对所有投入资本都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因此,规范学校的投资核算和管理,规范企业的资本金制度,是理顺产权关系的基础,而事企分开是确立企业法人地位的关键。

2.明确责任关系,规避投资风险

首先,企业中产权关系的明晰,必然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投资者以其出资额多少享受权益,参与决策和管理;经营者向出资者负责; 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权债务承担责任。这样克服了学校负无限连带责任的状况,克服了企业对学校的依赖思想,也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中寻求发展的机会。此外,在校办企业的建立与运作中,要加强资金流向的监控,防止资金被挪用,杜绝天津大学发生的挪用巨额资金违规炒股给学校带来重大损失等类似事件。另一方面,对于校办企业的合规经营,作为投资方的高校,必须随时关注与介入。例如根据2009年4月《南方农村报》报道,多位业内人士报料称,广州惠华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华公司)悄然销售违禁药物莱克多巴胺(即国家名令禁止的“瘦肉精”),而惠华公司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办企业,在业内赫赫有名。

3.规范企业组织形式,科学管理

学校在自办企业的过程中,应组建一些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相对集中资金,使学校有限的财力,人力与社会沟通,通过内引外联,增加企业实力。在现有企业中学校可以作为投资主体,吸引其他法人资本金,扩大自办企业的规模,努力促进学校的科技成果向生产和市场转化。同时, 校办企业要逐步引入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机制。首先要慎重决策,切忌盲目投资,盲目上项目,盲目办公司。要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中谋求效益。其次要强化管理,学校要通过科学、公开的程序选拔厂长经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实现科学管理。

(二)偿债风险的防范

1.树立风险意识,理性举债

借款的风险首先表现在企业是否能及时还本付息。借入资金严格规定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致使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甚至破产倒闭。高校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要坚持科学决策,减少决策失误,明确负债规模要适度,储备库存要合理,决不能为片面的“硬件”最优化而过度负债。

2.做好财务规划,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

高校财务部门要在学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学校未来的财政拨款、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人员经费支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等收支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制订财务规划及还款计划。在具体方法上,比如对学生公寓项目的投资,可以直接按照银行贷款利率和预计年收入预测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来确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如采取整贷逐年等额归还的模式,因公寓每年都有固定的住宿费收入,该项目的风险较小所以可以进行举债建设。

3.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强还贷能力

首先,高校的老校区很多都处于城市的黄金地段,其地产价格高,通过出让原有的分散的校区,可以筹集大量的自主资金。这种校区置换方法化解贷款风险的有效途经之一。浙江大学以24.6亿元高价卖掉了靠近西湖的湖滨校区地块,有效地缓解了资金压力。其次,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知识密集型的优势、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尽快把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积极开拓科技服务和社会服务渠道。第三,借鉴国债和企业债券的特点,凭借大学的声誉,试验发行“大学建设债券”,充分利用社会较充裕的资金,以解决大学后续资金不足的问题。债券融资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中间环节,并有效降低贷款利息,减轻还款压力。在国外,例如哈佛大学弗德学院曾经于1996年发行了总额达2400万美元的债券,用于该学院的楼房改造工程。通过发行债券,资金很快到位,工程很快竣工,效果立竿见影。第四,努力争取社会企业对教育的支持,包括引进企业资金,与信誉较高的企业进行合作办学,接受企业或个人捐赠等。第五,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通过剥离后勤服务人员、减少后勤设施投入来减轻学校教育经费的负担。例如,吉林大学2006年从财政部、教育部、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争取了大量资金(额外争取资金1.05亿元),同时支出预算压缩了10%至20%,预算执行中节省6757.37万元。

(三)内控风险的防范

1.强化责任制度

高校财务管理失衡风险实质上是一种经济责任风险,它是由管理层的决策造成的。通过建立经济责任制,使各级领导承担起财务安全与风险控制的责任。按照高校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情况,可以将高校的经济责任层次分为校长、总会计师或主管副校长、财务处长、二级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基层单位财务人员等,这些层次的人员组成一个职责明确、相互制约、各司其职、运行有序、共同实现学校财务管理目标的群体。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是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学校办学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力情况,及时揭示隐性问题,对潜在的财务状况风险及连带责任风险进行预警预报。笔者通过对本单位和其他兄弟院校财务状况的调查分析, 认为高校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可以借鉴企业的一些财务指标及其分析方法,结合高校非营利性组织的特点,主要应从偿债能力、经营管理绩效以及发展潜力等三个方面建立预警指标,并根据各高校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本文仅就其中偿债能力预警指标中的部分指标进行解说。

偿债能力是指高校偿付各种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因高校资产出售需经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批准,不同于企业资产出售是一种自产自销行为,其收入可以用于归还债务,故笔者个人认为高校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非财政拨款收入负债率和师生年人均流动负债额等。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主要反映了高校现金储备对外债的保障程度。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高财务风险越小。计算公式: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末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证券投资+其他货币资金)/年末流动负债。但使用该指标时要考虑到,高校的非财税收入必须进入财政专户,因此流动性还会受到更多的限制。

非财政拨款收入负债率。此指标的含义是表示高校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非财政拨款收入作为支付保障。非财政拨款收入是指除高校的人员经费财政拨款和财政专项拨款外的其他所有收入,包括学杂费收入、经营收入、投资收入、科研收入和其他零星收入等,非财政拨款收入几乎等同于现金收入,具有很强的支付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非财政拨款收入负债率=非财政拨款收入/当年到期债务本息之和,这一比率越高 ,高校的财务风险也越小。

师生年人均流动负债额。该指标是高校特有的财务指标,其基本含义是表示除开高校不确定的经营收入、投资收入和科研收入以外,高校能以当年在校教职工一年的课酬岗位津贴(不含基本工资和离退休费)、以学生全年应缴学费为限可以偿还的最高到期负债金额,其计算公式为:师生人均流动负债额=当年到期债务本息金额/当年实际在册师生人数;该指标应低于教职工年人均课酬津贴或不高于学生年均应缴学费的110%,该指标越低越好。

此外,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设立其他预警指标:如自有资金占年末存款比率,设定值如低于50%,应采取措施改变资金结构;自有资金动用程度超出100%则应考虑偿还能力。校办产业和基建投资的负债率若大100%就意味着资不抵债,就可能影响学校的财务状况等等。

参考文献

[1]杨周复,施建军等.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德春.高校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李玉桂. 高校基建财务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J].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3) .

[4]丁蓉菁. 浅析加强高校基建财务管理[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5) .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财务处)

猜你喜欢
防范财务风险高校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SQL注入防护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