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飞
摘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以人为本是服务型政府建设首要关注的内容。电子政务政民互动是一个内容包含广泛、互动形式多样的新型政民互动业务体系。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利用电子政务高效快捷的技术特性和对所承栽业务动态应用情况可查可管的服务特征。规范有序开展政民互动工作,具有其他传统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民互动;服务型政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9-0086-03
2007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08年6月20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网同网友们在线交流。总书记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说:“平时我上网。一是想着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做事情、做决策,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2009年2月28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深情说道:“想和网友交流是我期盼已久的。我觉得这种交流能使我看到网友的意见和要求。网友也知道政府的政策。一个为民的政府应该是联系群众的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不仅从战略高度非常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还亲自与网友互动交流。这种“在线生活”方式已成为领导同志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网友的意见和建议、看法和心声,不仅能够实现横向的交流与沟通,也能够实现纵向的交往与互动,这是网络民主政治的一种积极实践。对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践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这一命题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享有人身、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辩证统一,没有人民民主就不能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而对敌人的专政又是对人民民主的保障;在人民内部,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人民既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和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原则和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除了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种必要的制度、机制和法律保障之外。还要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逐步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范围,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使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政权意识、公民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离不开倾听民众声音、解答民众诉求、集中民众智慧等亲民互动举措。加强政民互动,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为民行为,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明确要求。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说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其基本职能和本质特征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快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中现存的一些弊端、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强的参政意愿的现实选择。
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在政府自身改革、建设和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公开透明、依法执政、高度负责的宗旨意识和行为准则。切实落实胡锦涛同志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讲话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以人为本是服务型政府建设首要关注的内容。在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中,要求在思想上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彻底摒弃“官本位”思想,充分认识到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并接受人民的监督,切实改变政务行为中局部存在的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陋习;要求在行为准则上要扮演好“服务员”的角色,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什么时候提供服务、怎样提供服务等都要尊重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要求,以人民的意愿来决定;要求在效果评价上要以人民满意为衡量尺度,为民服务是否落到实处并真正解决问题,检验的标准就是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
建设服务型政府。体现政府职能建设为民所用、行使权力问计于民、衡量工作效果由人民来评价这一系列要求,自然离不开政府与人民有效的交流互动。因此,只有大力推行并切实加强政民互动工作,服务型政府建设才能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政府为民服务才富有成效。
三、电子政务政民互动业务体系的内涵
电子政务政民互动是一个内容包含广泛、互动形式多样的新型政民互动业务体系。从互动内容上看,既涉及到为民众排忧解难、与民众沟通交流的内容。又涉及到倾听民众声音、关注民众情绪的内容,还涉及到征求民众意见、参与
民主决策的内容。从互动目的上看。既有来自民众的主动互动要求,也有来自政务部门为改善管理与服务的主动互动需求。同时还有民众自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和政府主动关注网络舆情动态以掌握民情、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从互动的方法上看,既有实时在线沟通互动,也有非实时的在线应答互动和在线侦测评估互动。从互动主体对象上看,既有明确的需求方和回应方的互动,也有需求方或回应方并不明确的自由言论式互动。
按照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电子政务政民互动体系框架围绕与民交流、关注民情、集中民智三个层面展开,是符合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的。也与政民互动业务方式相适应,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与民交流主要解决公众网上咨询投诉、在线实时沟通、领导在线访谈以及网上信访等互动事宜。一般来说。与民交流在对象和事件上具有明确的需求主体或者明确的回应主体,有问必答、有信必复的双向业务过程是其基本要求。对交流动态情况实时监督和交流结果定期考评是其基本保障。
关注民情是指对公众在网络上自由发表的言论进行监测、分析、整理、提炼和处置的互动行为。通常可供公众发表言论的网络载体有论坛、信息留言板、个人博客等。发表言论的方式有自由发起言论主题、针对主题自由发表看法等,具有发言匿名性、言论随意性、事件突发性、焦点易聚性等特点。因此,一方面它是引发群体事件、影响舆论导向的最大潜在威胁,另一方面也是发现苗头、掌控动态为及时处置提供决策依据的最大真实信源。
集中民智是发挥民众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积极性的良好工作方式,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新型工作方法,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集中民智一般是相关政务部门主动提出,涉及政府的重大决策事项,或动议中的重大工作设想,或利益群体庞大的政策意见等,需要在决策作出前听取民众意见或征集民众建议;也包括公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等就某方面问题主动向政府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其业务方式有网上调查、网上听证、网上民意征集、网上咨询、霆苣议提案等。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政民互动基本上可以归纳出以下业务体系框架:
四、电子政务推进政民互动的优势
推进政民互动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忧排难、解疑释惑提供在线帮助。为规范政府行为、听取民众意见、接受民众监督提供业务支撑,不仅关乎政府亲民形象,更是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四权”这一明确要求的具体体现。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利用电子政务高效快捷的技术特性和对所承载业务动态应用情况可查可管的服务特征,规范有序开展政民互动工作,具有其他传统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1互动成本更低。利用网络载体开展政民互动,无论是互动需求方还是互动参与方,与传统的信访、调研等互动形式相比,省去了大量的交通差旅费用、通信费用、印刷费用等;同时,由系统自动完成的互动结果初步汇总分析工作,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所需的基本费用主要是本已存在的网络终端设备使用费(包括网络通信费、能源消耗、设备损耗),对于互动业务和网民来说,还算不上严格意义的互动工作成本。相对于现场互动来说,既节省了互动时间,又节约了调研招待费用,不但减低行政成本,还可以快速掌握更多民情民意。
2互动范围更广。网上政民互动客观上既不受时空限制,也没有相关影响人参与上的制约性。同时不具有互动形式上的多样性,只要利益相关、个人愿意、兴趣所在。都可以在网络环境具备的情况下,自由参与其中,自由发表意见,不仅拉近了政府官员与社会公众的距离,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避免截访、控访现象,对于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其他互动渠道无法比拟的优势。
3互动内容更接近真实。对于网上政民互动来说,由于在互动过程中存在着互动对象上的非指定性,互动时机选择上的非事前安排和互动方式上的非当面性。加上允许互动者保留匿名参与的权力,为公众创造了一个没有限制和顾虑的互动环境,有利于保真民意,有利于掌握真实情况,有利于科学决策。
4互动形式更规范。不管是与民众交流,还是听取民众意见,一站式的门户窗口、集成的专门互动栏目、定制表单式的互动界面,为公众参与互动提供了规范的服务途径,既不耽误群众的工作,又可以减少群众上访对政府工作的干扰。还能避免出现一些群体性事件;同时,互动信息基于统一平台管理、统一业务流程办理、统一监管考评规则,为保障政民互动工作质量提供了规范的业务承载支撑体系。对提升政民互动工作公信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5互动效率更高。网络本身具有高效快捷规范的技术特性,基于网络的互动业务可有序流转和协同办理,针对具体互动内容又具备可存储、可查阅、可分析的服务功能,可快速获取互动信源、给出互动意见、分析互动意向、提炼互动结果,是创建新型高效政民互动途径的必然选择。
6互动情况监督更方便。开展网上政民互动,关键是要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取信于民、服务于民是保持互动生命力的根本。而相对于政府部门的机构职能和公务员的工作习惯、岗位职责来说,互动工作并不在其传统工作范畴,开展互动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互动过程中的认真负责态度,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建立相关制度约束机制,监督互动工作情况,是保障互动质量的必要手段。网上互动为跟踪、督办、警示等互动工作情况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方便的业务管理。
7互动效果评价更容易。网上政民互动基于统一平台完成,互动进展情况及互动结果信息统一管理和存储,互动效果基于统一规则由系统自动评价并实时动态公开。避免了传统人工考评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定性为主、主观因素较多、以点代面等种种不利于公开公正的人为因素。因此。对网上互动效果通过网络系统进行评价,工作上更容易操作,结果上更客观公正。还能有效避免人情因素并减少争论。
总之,开展电子政务政民互动,是规范互动方式、畅通互动渠道、改善互动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互动效果的有效手段,是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在线办事、交流互动三大建设任务之一,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应有之义。
在具体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互动工作的及时性和严肃性,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监管明确和监督到位是保障电子政务政民互动工作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
同时,也应该清醒看到电子政务政民互动工作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对传统的政民互动工作形式来说只能是一个良好的补充。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其自身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网络并未全面普及。受区域、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群体的上网情况不一样。表达民意的机会不均等。二是受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岗位职责、工作习性等影响,一些官员对电子政务在沟通民意方面的作用缺乏足够认识,互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三是由于保障政民互动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在已开展的互动工作中,敷衍应付、短期行为比较普遍。四是针对庞杂的网上互动内容。注重面上的互动较多,往往忽视后期跟踪、分析、整理并提炼出决策参考意见,导致互动成果在领导决策工作中未能很好利用。
不过,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电子政务系统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电子政务对政民互动工作的促进作用将日益显现。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