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钧涛
杨建娥是湖南省常德丝弦艺术团的导演。她执导的常德丝弦节目,屡屡在全国、全省获大奖,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熟悉和喜爱。
有人说:杨建娥在剧团当演员时十分出色,任导演后成绩卓越,为育新人呕心沥血。这话是对杨建娥的真实写照,毫无夸张的成分。一言以蔽之:她是一个不断攀登丝弦艺术高峰的勇士。近二十年来,她导演的丝弦节目近百个,其中《瓜中情》、《待挂的金匾》、《特别新娘》、《生在潇湘多自豪》、《枕头风》、《未办完的生日宴》、《花枝俏》、《洞房悄悄话》等连续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这些奖项中,既有政府最高奖“群星奖”,也有中国曲艺界的最高奖“中国曲艺牡丹奖”。最近,文化部授与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人们由衷地赞美她是“得奖专业户”。
作为一个县级剧团的国级二级导演,杨建娥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她的导演艺术有何奥秘?
一、继承传统 贵在创新
杨建娥最大的成功就是她善于用传统的丝弦艺术形式,通过多种创新手段,恰如其分地反映全新的现代生活内容,使古老的丝弦艺术与时代同步,给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八十年代末,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杨建娥首次获得了执导丝弦节目的机会。当时,湖南举办全省计生文艺汇演,市计生委请她们剧团创编一个丝弦节目参加。团里决定由剧作家黄士元(现为国家一级剧作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的曲艺作家)创作,杨建娥导演、罗良哲担任音乐设计。杨建娥在这个首次导演的丝弦《洞房悄悄话》中,在继承传统的丝弦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创新:一是把原来单调的一至二名老艺人表演改为由一群靓丽的年轻女演员上场表演;二是改原来单调的坐唱为形式活泼的表演唱。但仍保留了传统曲艺节目中的一人多角、化进化出,统一道具等表现手法。这样一改,大大增强了丝弦节目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加上革新了的唱腔和舞台美术,使剧场演出效果更为强烈。这个节目在全省汇演中演出后,荣获创作、导演、音乐三项一等奖第一名。当场受到时任国家计生委主任的彭佩云等领导的高度赞扬,她们说《洞房悄悄话》“四美”,即:词美、曲美、人美、画面美。当即决定调这个节目赴京参加全国计生文艺汇演。
从此以后,黄、杨、罗三人组成的这个丝弦节目创作集体自然形成,被人们戏称为“三驾马车”。市内、外许多单位、系统举办汇演,要想夺得高奖就不约而同地请他们三人出马,总能获胜。杨建娥创造的这种表演程式,被称作“杨氏模式”。但杨老师本人并没有满足这种“花姑娘”战术,而是每排一个新的节目,她都力求有新的创造,不断地突破自己。比如:她后来执导的《特别新娘》、《生在潇湘多自豪》等节目,某些地方就融入了戏曲的表演成份,前者注重了人物刻划;后者演员出场时,揉进了戏曲中小生行当独有的台步和扇子功等,有些地方借鉴了青衣的秀丽、小生的潇洒等表演手段,充分显示出古典的东方女性之美。
每次杨建娥到北京或其它省(区)参加演出活动时,总是刻意学习外地姊妹曲种中有益的东西,并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丝弦节目中来。杨建娥要求自己所排演的节目,要让观众听得有味,看得有味,观后有回味,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因此,凡是杨老师执导的节目,总能做到常演常新,百看不厌。
二、花开台上 功在台下
杨建娥编导的丝弦节目为什么好看、耐看?其奥秘之二是她在艺术生产的各个环节上下了苦功。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对此深信不疑,并以此为信条来严格要求自己和她手下的演员。
她出身梨园世家,七岁就进剧团学艺。其父杨珍甫(艺名杨双凤)是著名的男旦,外祖父是旧时有名的宏乐班班主。她进剧团后,师从管宏湘习旦行,后又改演小生,有时还扮过花脸、小丑等。管老师经常带她去市里的茶馆听丝弦,有时还请当时的丝弦名老艺人戴望本等现场传艺。杨建娥从小悟性很好,学艺刻苦,人们说她戏路宽泛,演什么象什么。1962年,团里派她到长沙向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学习《双下山》,回来后就由她执导丝弦折子戏《双下山》。多年的从艺经历和深厚的戏曲艺术功底,为此后杨建娥导演丝弦节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杨老师排戏,对演员要求十分严格,有时严格得近乎残酷。她排的每一个节目,对每个演员的唱腔、道白、动作、表情都要逐人逐项地过关,稍有不合要求之处,便不肯罢休。
1991年,她执导《瓜中情》时,乐队老师认为演员唱得不象丝弦,而象唱花鼓戏。她便立即带领演员们跑到名老艺人戴望本的家里请教。接着,又把戴老师请到团里讲了几天丝弦课,并由戴老师作示范演唱,让演员们领悟到丝弦与戏曲在音乐唱腔和表演程式上有何异同。随后让演员们练习《瓜中情》中的主要唱段,直到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为止。
有一次,杨建娥带领《待挂的金匾》节目组的演员们在南京参加群星奖评选决赛,按抽签顺序,节目演出排在最后一轮。她严肃地向大家宣布:“参赛前五天,除了观摩演出之外,一律不准走出宾馆大门,在各自的房间里琢磨唱腔表演。”结果,决赛演出相当成功,她们又摘取了第七届群星奖金奖的挂冠。
三、导演排戏 必先育人
杨建娥认为:导演,应当在思想上、业务上成为演员的先导。其职责不仅仅是排戏,而更重要的任务是“育人”,要经常引导演员们学会怎样做人,然后才是教他们学艺。否则,就出不了“好戏”,更出不了精品。她说这个道理,不是我的发明,而是从许多德艺双馨的艺术前辈那里学来的。
她经常说:我对待中青年演员有两条原则:一是“亲”;二是“严”。即:生活上关心备至,把他们当作自己家里人一样;艺术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平时,团里的青年们都亲切地喊她“杨妈”,关系十分融洽。
有一件事,在杨建娥的从艺生涯中,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次,由她执导的一个丝弦节目准备参加全国群星奖角逐。开始,杨导确定一位唱腔、表演俱佳的女演员扮演这个节目中的主要角色。市里文化主管部门的同志看彩排后,建议更换另一位扮像更俊美的演员来演主角,而安排前者演配角。更换角色后复排时,那位原演主角的女孩心里别扭,借故甩掉道具,从排练场上冲走了。杨导并没有当场指责那位生气的女孩,而是在个别交谈时,平静、委婉地讲清表演节目要顾全大局的道理,引导她懂得“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使那位演员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在省里录音时,她特别认真,使剧组其他演员十分震惊。后来参加全国决赛演出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仍决定由她演主角。她不仅乐意接受,而且和大家一道以出色的唱腔和表演荣获了群星奖金奖。
杨老师不仅在大局方面严格要求演员,而且在某些艺术生产的细节上,也是一丝不苟的。如:演员化妆时,不论在城市或农村演出,她均要求做到“四个统一”,即:“底色、腮红、口红、眼影”都要统一,不能有半点马虎。
在杨建娥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她自己感到最欣慰的事就是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艺术骨干。如饶爱玲、能柯冰、朱小玲、胡丽娟、杜美双、张宏等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青年演员。有的担任了剧团团长、副团长、文化馆长、群众艺术馆优秀戏剧干部等。杨老师的学生中也不乏优秀编导人才,近几年来,他们执导的节目也频频在省、市获奖。
总之,我认为杨建娥之所以能成为一位勇攀艺术高峰的优秀导演,其成功的主要秘诀就在于她正确地处理好了上述三个关系,即:继承传统与锐意创新、舞台表演与平时练功、导戏与育人的关系。人们期待杨老师在丝弦艺术编导、教学工作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作者单位:常德市文化艺术研究所)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