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媒体变革对课堂时空结构的影响

2009-12-24 10:48吉顺育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时空传统课堂教学

吉顺育

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媒体作为一个新要素介入课堂教学系统,给课堂教学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带来复杂性。教学媒体在处理和传播教学信息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只是表面的直接作用,会不会给教学工作带来深层次的变革和长远效益,我们需要将研究的重点适时转移到课堂本身的结构上来,关注教学媒体对课堂时空结构的改变。在经验上,我们可以用自然时间去观察和描述课堂教学各个阶段,但自然时间在本质上是物理时间,而课堂时间在某种意义上是心理时间,不完全等同于自然时间。心理时间是课堂的内在因素,它对于形成教学行动、教学过程具有作为构成要素的意义。因此,时空特性就成为研究课堂教学问题的重要维度,特别是当数字媒体介入教学系统时就更是如此。

一、从时空维度看课堂的传统与现代

在对课堂教学问题的讨论中,两个高频概念就是“传统课堂”和“现代课堂”。在人们的意识中,很容易将这种划分联想到过去和现在,其实传统和现代绝不是依照自然时间的顺序进行划分,不能将传统、现代简单地等同于过去、现在。从时空维度看待传统、现代的关系,可以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获得一个新的解释,从中可以看到时间和空间是如何“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

首先,传统并不等同于过去,尽管在习惯上常常把传统视为过去的东西,但事实上传统总是现在存在的、现实的,是参与到现实之中的东西,换言之,传统是“活”在现实中的,是在目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在教育学话语中,传统代表了手工为主、慢节奏、低效率、传统意味时间结构的连续性、空间结构的稳定性、时空特性的同一性。现代性在新教学(电子)媒体介入课堂教学而发展起来的,课堂上暂时的师生关系和快速的翻页取代了传统课堂的师生情谊和循循善诱。老师和学生身份关系只在课堂上存在,走出课堂老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对老师不理不睬的现象颇为普遍。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关系、契约关系取代和割断了温情脉脉的亲情关系;教学过程的快节奏和紧张取代了往昔校园的静谧和悠然。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现代性的时空特性的意义主要是断裂性、非确定性和暂时性。

尽管如此说,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对未来的开放性和对空间的开放性。所谓对未来的开放性,就是说,它的时间之矢是射向未来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意识之中不再留恋过去,不再发思古之幽情,不再籍古而喻今,不再将过去的东西视作不可颠覆和超越的伟岸。更多的是考虑对未来有用,创新、务实的意识可谓深入人心。所谓对空间的开放性,它的拓展和延续空间是从现实世界指向虚拟世界。在课堂上,老师通常会告诉学生自己的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或者其他的网络聊天、网络课程平台等联络方式。现代课堂对未来的开放性和对空间的开放性,使得人们可以时空重组,从而使得课堂活动主体能够跨越时空距离而对课堂教学系统中各种关系进行规则化控制,从而使得现代课堂教学活动能够脱离开传统的束缚而自由伸张。

二、课堂时空的压缩与延伸

1.课堂空间的延缩

电子类教学媒体在民众的意识中代表着现代化的新事物,比如一些学校的门口会挂着“电化教育示范学校”之类的牌子。加之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推行,教师作为思想活跃的群体,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以及务实精神,比社会的平均水平更高,在深层精神结构上,有着引领社会潮流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电子类教学媒体,内隐着“现代”和“超越传统”的心态,于是就会产生“晕轮效应”,即个体将操控对象的某一个特征扩散到整体的心理现象,从而出现心理时空上的延伸,这种延伸构成一个不可见的“场”,教师则会无意识的在更大的场域中活动,主动使用各类新媒体技术的教师愿意付出较多的努力,设计更多的教学课件、教学策略,来证实自己应用新媒体是有效的。并且这类教师通常是具有追求成功的倾向,把困难任务看作是挑战而不是回避威胁,他们把失败解释为努力不够的结果。电子类教学媒体的优越性加上教师的努力,一般不会出现太蹩脚的课堂情境。并且,通常教改中任何不出现太大错误操作都可以认为是成功的,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

课堂教学系统由于新要素的介入,系统行为会发生改变。通常由于电子类教学媒体操作比较简单,比如演示文档,只需按任意键即可继续下一屏内容;轻轻点击热字,利用超文本链接即可转移到所需的新内容,使得教师的行为获得了很高的投入产出比,即很小的动作,产生很大的效应。技术放大了个体行为的力量。这种行为放大现象在使用现代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如教师按动遥控器按扭在各类信息内容之间进行切换;使用激光笔在屏幕上指示;音响系统传播声音;存储材料记录授课内容等等。课堂系统的新要素延伸了教师的自然器官,技术威力的显示是以教师的最初行为为触发条件的,于是教师通常会将这种力量看作是从自身发出的,这种意识经过长期的类化,构成个体的经验,这种经验通常被生物体感知为成功的体验,根据这种过去经验,个体会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间的因果联系形成类化的态度、信念和期望。于是个体倾向于认为行为的结果是受自己控制的,由自己的行为所决定,并且坚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一个老师由于事务繁忙,来不及备课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只要这个老师知道有上课用的课件,比如上课用的PPT文档,他便觉得心理踏实。凭借经验和媒体技术的辅助他仍可以很自然地应付完一次课。

另外,课堂空间的延伸还表现为信息源的极大拓展,现代课堂上,老师们布置作业绝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习题,要求学生到网络上查找某类信息综合成文的作业日趋普遍。

2.课堂时间的延缩

由于电子化媒体技术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活动的效率,完成原来相同的工作量,花费更少的时间,从而产生的“剩余”。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并没有明显感觉到这个时间的存在,原因在于,该时间被隐蔽地花费在其他教学事件上了。比如,在等候学生抄写笔记,演示文档中冗余信息的展示等。信息技术具有储存、承载信息的功能,教师可以事先将大量的内容输入媒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展现,而学生习惯于将呈现内容抄写下来,此时教师一般处于等待或自我反思。即使学生不记笔记,通常也会把精力用在扫描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无暇进行深度思考。另外,教师放慢的语速,以及语句之间的间歇拉长也占用部分剩余时间。剩余时间的存在为教师在活动中进行自我反思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因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现代媒体技术对教师的课堂时间进行了延伸;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冗余信息增加,内部思考使时间实际上相对减少,学生的课堂时间被压缩。

由于“剩余时间”的存在,老师有充裕的时间,而无须紧张、连续地作出各种教学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语速、身体动作的速度通常会下降,速度的下降则导致力量的加大、语气加重,动作的幅度加大。此外,由于现代媒体手段的应用,教师可以将比较费时间的事件在课前完成,比如板书,将本来要解释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上课时教师用手比划的次数少了,从而使得现存的动作更加到位、更加有力。同时,由于紧张程度的降低,使得呼吸的频率降低,每次呼吸的气流吞吐量增大,此时表达出的语言,声调低沉有力。如果学生认为教师是强有力的,是可以信任的,通常会放弃抵抗和戏谑的念头,从而服从课堂管理。从时空的维度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是教师时间的延伸,使得教师行为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从而引发各种隐性的效应。

三、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就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已经认识到落后的教学条件对教学效率有着强烈制约,因此,在保留传统教学形式的同时,高度重视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应用已成为共识。但必须意识到,教学媒体的变革对教学的影响、所发挥的作用绝不只是呈现方式的变化,否则它不可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系统的要素。新要素的引入,不应该对原有的关系造成阻塞和破坏,目的是全方位扩展课堂的时空,以便为系统的中心目标服务,这个中心目标就是促进学习者发展,因此,如何将现代媒体的技术特征与教育的人文性特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教育理论工作者探索的命题。媒体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事实也表明,现代课堂和传统课堂不是对立关系,我们必须超越原有的二元对立的观念,超越非此即彼的简单化思维模式,建立一种超越性的协调关系。

借助媒体变革之契机,在时空压缩中开拓可利用空间,增强有效教学事件,在压缩中求延伸,变压缩为延伸。但这种延伸,已经不是“人灌”加“机灌”的强行扩张,而是对时空压缩的超越,也是对时空延伸的有效利用。如果说时空压缩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结构,那么超越整合就是一种课堂进化的逻辑。

参考文献

[1] 马维娜.教学时空的双重建构.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2] 童强.结构与思想的结构史.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 尚兴娥,宋林.论结构范畴.系统辩证学学报,1997(3).

[4] 武连生.关于结构的特性及其应用.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4).

[5] 孙小礼?熏冯国瑞.信息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喜欢
时空传统课堂教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镜中的时空穿梭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