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生态建设水平实证研究

2009-12-23 02:28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30期

刘 嘉

中图分类号:X52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生态省是指在一个省域范围内,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统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环境质量。本文对中部六省的生态建设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各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生态省 中部地区 因子分析 生态建设水平

生态省是指在一个省域范围内,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统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环境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本文以中部地区六省为例,通过因子分析对其生态建设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以利于各省制定政策对中部崛起作出贡献。本文引用郭秀锐(2001)构建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并从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三方面进行衡量(见表1)。本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中部六省的生态省建设水平。通过评价指标的综合,既能反应原始评价指标的信息,又能通过综合指标之间的差异,给出各省生态水平综合评价的权数,最终计算各个省的综合评价值。

因子分析基本步骤及指标体系选择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建立原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求该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并确定公因子个数;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将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使得能对公因子给出合理的解释;计算因子得分,根据得分对研究问题做出分析。

在参考表1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以下指标(见表2):X1:人均GDP;X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3: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X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X5:人均住宅建筑面积;X6:恩格尔系数;X7: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X8:城市污水处理率;X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确定公因子及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用SPSS14.0作因子分析,处理后的结果(见表3)。表3的左半部分为相关系数矩阵的初始特征值情况,说明当变量标准化后,方差为1,其信息量为1,所以9个原始变量的信息总量为9,那么第一个公因子的特征值为3.435,解释原有8个原始变量总方差的38.165%,即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38.165%。而前3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就达到了87.003%,说明前3个公因子基本包含了全部变量的主要信息,因此选前3个因子为主因子即可。经过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

在原始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因子的典型变量代表性通常不是很突出,因而不便于对因子进行解释。所以,需对因子载荷矩阵施行旋转,使因子载荷的平方按列向0或1两极分化,使大的载荷更大,小的载荷更小。由表4可以得出各省生态水平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模型:

X1=0.106F1-0.035F2+0.918F3

X2=0.320F1-0.839F2+0.199F3

X3=-0.481F1+0.515F2+0.622F3

X4=0.027F1+0.941F2-0.331F3

X5=0.927F1-0.015F2+0.014F3

X6=0.846F1+0.101F2-0.347F3

X7=0.815F1-0.129F2+0.272F3

X8=-0.647F1-0.568F2+0.456F3

X9=0.448F1+0.768F2+0.223F3

由上可知,公共因子F1在X5、X6、X7、X8上的载荷很大,所以F1是反映“生活水平”的因子。公共因子F2在X2、X4、X9上的载荷较大,所以F2是“服务因子”。公共因子F3在X1、X3上的载荷较大,可称为“经济因子”。

计算因子得分及结果分析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根据S=F1*0.35609+F2*0.31061+F3*

0.20333计算出综合得分(权数取自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见表6)。

从表6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生活水平因子F1上湖南和湖北得分较高,反映了这两省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上给予的政策支持相对完善;河南和安徽两省在这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在服务因子F2上河南分数最高,且优势较为明显;而安徽、山西则相对不足。在经济因子F3上湖北和山西实力较强;经济生态水平最差的是安徽,与其没有突出的主导产业有关。

从算出的综合得分来看,湖北排名第一,说明湖北省的生态建设水平较高,发展较均衡。山西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排名靠前,但从综合实力看,其生态水平发展还较为落后,与其长期以高污染、低回收率的煤炭、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相关,所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唐永顺,张二勋.生态城市评价模型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生态经济,2004(1)

3.盛学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及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J].环境导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