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植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到来,给日本农业带来了深刻变化,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面对这些变化,日本政府适时地制定、实施了旨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即《基本法》农业政策和综合农业政策,解决了当时日本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了日本农业的现代化。
关键词:战后 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日本农业 影响
战后日本的经济,在1955-1973年间取得了较其他欧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更为高速的发展,史称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本文剖析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对日本农业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处于经济较快发展阶段的我国农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严重破坏的日本经济,在朝鲜战争时期(1950-1953年)获得了恢复的转机,并经过短暂的恢复时期进入到较长期的繁荣时期(1955-1973年),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1955-1970年,日本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为年平均10%。这一增长速度约为其他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二倍乃至三倍。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达到了第二位的规模,跃居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997亿美元。这虽然只及美国的1/5,但已超过了当时的西德、法国和英国。就每人平均的国民收入来说,1970年,日本为1649美元,约等于美国的40%,也仍低于西德、法国和英国。但这一时期日本的国民收入却已远远超过战前的水平,而接近于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二)重工业和化工业急速发展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是单纯表现在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这些量的变化上,而且是在产业结构、雇佣结构、国民生产方式等各个方面,发生了质的巨大变化。就产业结构的变化来说,主要是重、化工业的急速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纺织工业是日本轻工业中心,也是整个工业中的最大部门。但在战后,随着重、化工业的发展,轻纺工业的比重已逐渐下降,而低于金属、机械、化学等工业部门。就产品销售额来说,日本重、化工业的比率,1955年已上升为50.5%,1970年更高达63.2%。就产品输出额来说,1970年日本重、化工业的比率已占72.4%。另外,从1970年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来看,日本与美国、前苏联比较虽尚存在一定差距,但与西欧各国比较则已远远超过了英国、西德、法国的规模。这表明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在国际上发展成为最主要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国家之一。
(三)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日本重工业和化工业的发展是与其技术革新并肩前进的。这一技术革新包括原有产业的技术改良与新兴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等)的技术开发两个方面。这是在原有国内技术显著落后的条件下,在战后很短的时期内,通过加速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办法来实现的。而日本原有技术显著落后也成了技术革新速度快、经济增长率高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促使日本的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从而促进了日本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化工业的高速发展。
(四)资本与生产的集中
日本的重、化工业及其技术革新,促进了大型企业的成长,加强了资本与生产的集中。这些新成长的大型企业,既有战前财阀企业的后代,也包括由国家资本转化而成的大企业,还有不少是在战后显露头角的大企业。这些大型企业并不是作为单独的企业从事生产活动,而是和金融业、商业、承转包企业等密切结合,而形成巨大的资本集团。这些资本集团的多数日益转化为多国籍的大型企业(多国公司)。
(五)资本集团的市场垄断
由于大型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日本国内市场进一步受到资本集团的支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公开的卡特尔组织已受到禁止,但由于资本集团的形成,事实上多数商品的价格是由大资本决定的。这就表明,生产的高度集中必然导致市场的垄断和垄断价格的形成。其结果是,日本的资本主义由战前置于流通的垄断资本支配,过渡到以生产为基础并组织流通、服务等行业在内的资本集团的垄断。
(六)雇佣结构的变化
从雇佣结构来看,随着上述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日本农业以外各部门雇佣劳动力规模也急速扩大。1955年,非农林业的劳动力人口为2612万人,到1970年已扩大为4521万人,即增长了约60%。但在这期间,生产年龄人口的增加则约为33%,因而非农林业劳动人口的增加远较人口增加迅速。这一差额就是由农业人口的流出和失业人口的减少来填补的。同时,自1960年以后,日本也显露出以青年层为中心的劳动力不足,出现了所谓“充分就业”现象。
(七)工资水平上升
上述日本雇佣劳动力的增长,是与技术革新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相结合的。其结果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并导致了工资水平的急速提高。就平均工资指数来看,1955-1970年,日本的实际工资增长了1.27倍,大致与西德相同,而比其他欧美先进国家高。这和日本长期以来的低工资比较,更是显著而巨大的变化。但这一时期日本工资的迅速上升,并没有影响资本负担的加重,因为技术的革新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促进了资本所得利润的增加。
(八)消费水平提高
日本雇佣劳动力的增长和工资水平的大幅度上升,又显著提高了工人、农民、职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例如,日本的消费水平指数,如,战前的1934年至1936年为100,则在1955年,都市为108,农村为131,平均为117;而在1970年,则各上升为202、311、243。这里,农村的增长率高于城市表明:农户的农业收入特别是农业外的兼业收入有了急速增加,战前都市与农村的消费水平的大幅度差距,已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趋向均衡和消失。
(九)消费资料增长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过去曾是重点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重、化工业,已逐渐转化为以生产消费资料为中心的产业。即在重、化工业各个部门中,汽车制造业、家庭电机工业、有关住宅建筑的产业等这些生产耐用消费品的部门,已日益扩大而转化为主要产业部门。例如,1970年,在日本制造的总产值中,汽车的产值已占8.7%,大大超过了钢铁的6.3%和船舶的2.3%。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意味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十)向“大众消费社会”的转变
由于国民收入和国民消费的扩大,日本逐渐向“大众消费社会”的方向发展。1971年个人消费支出在国民总支出中占的比例,日本为51.9%,低于美国的63.2%,英国的62.1%,西德的53.9%。这一情况表明,日本的消费模式已明显地接近于其他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而与发展中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别。
战后经济高速增长对日本农业的影响
战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资本主义工业现代化为中心而出现在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其对日本农业的影响也是极其广泛而显著的,并在许多方面促使农业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消费革命”,不仅家用电器迅速普及,而且食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曾是“大米加酱汤”的膳食生活,现已改变为以面包、牛奶、肉蛋、水果、蔬菜为中心的消费结构。稻米、薯类、豆类等主食消费量减少,畜产品等动物性食品、水果和蔬菜的消费量明显增加,比如,每天摄取的营养量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1955年为100,那么到1965年,碳水化合物为73.4,动物蛋白质和脂肪分别上升为127.8和177.3。
上述消费结构和膳食结构的变化,又促使了农产品生产结构的变化。这表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畜产品、水果、蔬菜的生产比率急速增长,而麦米、杂谷、豆类、薯类等的生产比率则大幅下降。1972-1975年与战前1934-1936年比较,畜产部门的生产比率由7.4%上升为25.5%;蔬菜由6.0%上升为16.8%;水果由2.5%上升为7.6%;均较战前增长二至三倍以上。而耕种部门的生产比率则由82.4%下降为72.4%;麦类由9.0%下降为0.6%;其他杂谷、豆类、薯类均下降为1%左右。这一农产品生产结构的变化,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后膳食结构的变化密切联系。
(二)农业人口大量外流和兼业农户急剧增长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主要由于农业外部雇佣的扩大和工资水平的上涨,日本农业人口曾急速大量外流。1955-1960年,日本就业人员由1778万增加到2370万,增加592万。但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产业人口的比例却由41%减少到33%。这说明,工业的发展已经从农村中吸收了大批“追加劳动力”。据统计,1958-1963年,工业和其他非农部门每年增加的120万雇佣劳动力中,有50-70万来自农村。日本农村人口20世纪50年代平均以3.4%的年率递减。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分别以4.2%和5%的年率递减。1955年,农业就业人口为1541万,1965年和1975年分别减少到990万和596万,如果1955年为100,那么1965年和1975年则分别为64.2和38.7。
上述日本农业人口的大量外流,使日本的兼业农户急速增加。除了少数上层农户部分地扩大了经营规模,走向农业的专业生产,发展成为专业农户以外,大多数中下层农户则随着农业外部产业的发展,日益走向“非农业的就业”,转化为兼业农户。1958-1962年间,农村外出就业和当临时工的共875.9万人,其中离村就业的(以刚毕业的青年学生为主)占47%,非离村就业的(通勤型)占31%,季节性临时工占22%。1973-1975年间,农村外流人口共911.4万人,其中离村型由原来的47%下降至21%,通勤型由原来的31%上升到52%,临时工由22%上升到27%。
日本农户大量兼业化的原因,除了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这一点外,也和农户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而农业所得难以增加,迫使农户有必要谋求农业外部的就业有关。农户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工资水平、国民生活水平的上升相联系;而农业所得难以增加,则是和农户经营规模小,经营规模难以扩大相联系。
上述日本农业人口的大量外流和兼业户的急速增长,对于日本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中的雇佣劳动,推进了农业生产过程的合作化;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战后日本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如导致兼业农户的经营粗放化,即土地利用率下降 ;对农业的投资减少等。
(三)农产品自给率下降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农产品消费的增长,而日本耕地面积的狭小,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低等,促使农产品自给率下降。1955-1975年,主要谷物稻米的生产曾由不足而出现过剩;而小麦、大麦、黑麦、大豆则大部分依靠输入,其在1975年的自给率已下降为10%-4%。同时,肉类、鸡蛋、牛奶、奶制品的自给率也有所下降;而畜产品生产所需的谷物饲料也主要依靠输入,其在1975年的自给率已下降为31%。1978年,日本食用产品的综合自给率已下降为72%,谷物自给率由1960年的83%下降为37%。
(四)农村消费市场扩大
日本的工业品市场,主要是国外和国内城市。从总体上看,人口不断下降的农村不是日本工业品的主要市场。但是,从农业本身来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在生产资料方面,农村消费市场在不断扩大,面向农村的工业部门也越来越多。农业机械和设备、化肥和农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购销双方都有大幅度增长,而且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农用物资的质量也越来越高,这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都起了促进作用。
(五)农业投资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投资有所增长。这是因为:第一,重、化工业技术和生产的发展曾为农业提供了优质、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第二,农业外部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农户兼业化,从而使农业收入、农业资金积累增加,所有这些都和农业投资的增长相联系。当然,战后的土地改革,资本对农民剥夺的减轻,政府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减轻农民税收政策,农业投资政策(补助金、低利贷款)等等,也是促进农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的进步;土地改良和水利兴修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改进;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即畜产、果树和蔬菜比重的增长,所有这些变化都意味着农业投资的增长,特别是农业的固定资本投资有了急速增加。1955-1975年,在农业经营费中,投资额增长最多的是农业机械和饲料,这反映了战后农业机械化和畜产的发展;其他增长最多的经营费则是肥料、农药、建筑物、种苗、动力、土地改良、水利等,这些投资的增加则反映了战后农业技术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六)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明显的变化。不仅以农业技术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力有了较迅速的发展,而且以农业的共同化、合作化等为中心的生产关系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七)大资本对农业的支配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农业外部产业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所提高,畜产品、水果、蔬菜、农产品加工的需要增长。同时,由于工业技术和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技术有了进步,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的有利性也在增长。因此,大资本在这一时期进一步侵入到农业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加强了其对农业的支配。其主要支配方式有:直接经营有关农业的企业、直接经营农场等。
面对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上述农业变化,日本政府适时地制定、实施了旨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农业政策即《基本法》农业政策和综合农业政策。《基本法》农业政策和综合农业政策实施的结果,解决了当时日本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了日本农业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日本经济企划厅编.国际经济要览,1975
2.大内力.日本农业论.岩波书店,1976
3.藤原彰.日本现代史.大月书店,1986
4.辑西光速.日本资本主义的没落.东京大学出版社,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