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为手段 用情为纽带

2009-12-21 01:29易小华
江西教育C 2009年9期
关键词:手段美的儿童

易小华

教学实践已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儿童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能需要美的推动,教学重难点更要以“美”为突破口。

一、选择美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实际是一种媒介,通过它再现并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要使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因为美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具体感受的,没有儿童感知的兴奋,就谈不上美的感受。

有位老师在上三年级《花钟》课时,她给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鲜花图片展,五彩缤纷的鲜花,立即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把学生一下子就带入了美的世界、花的海洋,我们听课的老师欣赏后也觉得轻松多了,这位老师通过空间中静的美,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还有位老师在上二年级《“红领巾”真好》课时,在提倡孩子们保护小鸟和爱护大自然这个环节中,她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对学生说昨天刘老师收到一封小鸟写来的求救信,现在,老师读给你们听听,伴随着音乐,老师动情地朗读这封信,那凄婉的音乐,老师哀伤的语气大大震撼了小朋友纯真的童心,唤醒了小朋友纯洁的爱心。音乐是时间中流动的美,这位老师通过音乐的伴奏巧妙地传递护鸟的情感,让这堂课熠熠生辉。教学不仅为了学生学习,还为了学生主动学习,孩子生来具有审美需求, 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很难产生愉悦的情绪,教学的主体性就很难形成。

二、运用美的教学语言

数学语言对儿童感觉的活动、思维的活动、情感的活动都起着主导与调节支配的作用。儿童心的琴弦,往往是美的教学语言拨动的,老师语言美与否,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对老师的语言学生可以无动于衷,也可以感动不已;可以味同嚼蜡,也可以如饮甘泉。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位老师首先用《烛光里的妈妈》引入课文内容,然后用激情导入:母亲卑微如青苔,庄严如晨曦。柔如江南的水声,坚如千年的寒玉。举目时她是浩浩明月,垂首时她是莽莽大地。这节课,我们随着梁晓声走近他的母亲,一同感受其慈母情。这堂课的最后环节,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母爱的认真思考和学习著作的表达方式,她又用激情延续慈母情“母爱是无声的,她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厚重的责任,也许是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简单的叮咛,但这份爱让我们拥有一个世界”。出示《妈妈的爱》诗歌,接着这位老师又深情地说:“母亲就是这样,她没有动人心魄的豪言壮语,她给你的就是那些不经意间的表露,熟睡时掖一下被角,上学前的一句叮咛——路上小心……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快快写下来。

这位老师在每个重要环节,通过美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那都是要么让学生感到美、要么让学生联想到美、要么引导学生追求美、要么启发学生感悟美的语言。

三、表现美的教师仪表

老师在儿童眼里看来是最鲜活的,辐射着美的人物形象,他在连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让学生感觉其美。

然而,这种仪态并不是刻意装扮的,更不是矫揉造作的,而是老师心中有爱的自然流露,听着老师美的语言,感受老师美好的情感,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使儿童从中获得一种鲜明而亲和的美感。

如,老师站在讲台上的站姿优美与否,其感召力是不一样的,教师的站姿应给人以挺拔端庄、舒展大方、精力充沛、积极向上,站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对课堂的投入程度。

老师与学生交往时双眼应以祥和的目光注视着对方,让学生觉得你为人正直,值得信赖;用热情的目光关注专心听讲的学生,表示出老师满意心情;对精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的学生采用冷漠的目光,注视几秒钟,待双方目光接触后再移开,会起到告诫作用,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微笑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态语。像一缕缕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滋润着学生,它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更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真正的微笑应发自内心,渗透着自己的情感,表里如一,这种毫无包装的微笑才有感染力,才能起到师生之间交往的润滑剂的作用,因此,对学生保持微笑,不仅保持了教师的良好形象,更能显示您伟大的人格魅力。

学科情景课程,通过显现美的教学内容,优选美的教学手段,运用美的教学语言,表现美的教师仪态诸方面,构成的一个多向折射的“审美心理场”,使孩子感受其中,他们的“情与智”才会被激活。儿童作为审美主体,在与审美客体相互作用中,在审美愉悦中获得素质的全面和谐的主动发展,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八一小学)

□责任编辑:方 玉

猜你喜欢
手段美的儿童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留守儿童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六一儿童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