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违法现象的透析

2009-12-21 01:29
老区建设 2009年20期
关键词:建议

文 卫 王 欣

[提要] 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文章对其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违法犯罪;透析;建议

[作者简介]文卫(1972—),男,宜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经济师;(江西宜春336000)王欣(1983—),女,南昌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音乐系教师,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46)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08YB160)研究成果之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步入转型期,高等教育也步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的毛入学率急速提高,大学生人数剧增。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实际录取约600万人;到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数约629万。但是,在大学生人数大幅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的同时,大学生的素质和行为模式却越来越良莠不齐。近些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率出现上升趋势,大学生犯罪的涉案范围也有所扩大。

一、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一)涉案范围扩大。首先是大学生犯罪案件增多。据权威资料显示,“文革”前五六十年代,我国青少年犯罪并不突出,仅占20-30%,其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占犯罪人数的60%,大学生犯罪上升为2.5%;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青少年犯罪呈现逐年上升之势,近几年来占到了刑事犯罪的80%,大学生犯罪也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17%。其次是大学生犯罪类型呈多样化。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类型主要有盗窃、暴力、性违法等。

(二)因心理异常而诱发的恶性事件增加。欠合理的学校教育、家庭对子女的过度溺爱以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心理失衡。特别是当这种心理失衡受到某种特殊刺激后,极易引发违法犯罪。此外,大学生都正处于青春期,常常会争强好胜、思想偏激,从而易于冲动、易走极端、不考虑后果,结果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网络违法犯罪成为新趋势。当前,网络逐渐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是据有关调查,大学生上网大部分从事的是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比如,玩游戏、看影视、聊天等。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网络的管理尚不完善,使少数大学生未能抵御网络的不良影响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一个既有内因又有外因的复杂综合体,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个人性格及心理等多种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社会政治方面。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与我国所处转型期的社会性质及特点是密切联系的。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这些方面:

1.政治信仰迷失。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西方种种思潮也开始渗入我们的社会并影响人们的思维。不少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动摇,对马列主义的科学性持无所谓态度,出现信仰“真空”。

2.价值观出现异化。社会经济转型难免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出现诱使一些大学生打破艰苦朴素的传统观念,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高消费的私欲而走上犯罪道路。

3.一些社会不公现象的负面影响。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虽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上,没有得到很好地平衡。于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渗入到校园,使一部分大学生出现心理失衡,产生极端反应,2004年云南大学马家爵案件就是典型例子。

(二)学校教育管理方面。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上升,但大部分学校的管理未能及时跟上,对大学生违法犯罪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滞后于专业教育。一些高校只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则“说多做少”或者“雷声大雨点小”。因此,充当“黑客”等高智能犯罪数见不鲜。其次,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当前,大部分高校实行学分制,可以说学生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了。但这种自由度同时也给学生逃课、做生意等不良行为提供了机会,一旦高校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就将纵容这些不良行为的产生,甚至是违纪违规行为的产生。

(三)家庭方面。家庭是人的第一生活环境。据有关调查统计,家庭因素是形成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的首要诱因。调查还表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以及家庭人际关系的缺陷会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1.家庭结构缺陷的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分居或者离婚,有的家庭父母再婚但产生了各种矛盾,有的家庭虽然维持但名存实亡。成长于这种有家庭结构缺陷的大学生相比完整家庭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性格偏执、畸形。

2.家庭教育缺陷的影响。当前,有不少家庭存在教育失误问题。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有的家庭只注重智商的培养,忽视情商的锻炼;有的家庭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而对于孩子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却关注太少。这样都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个人性格或特质。

3.家庭人际关系缺陷的影响。有少许家庭本身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就存在缺陷,比如,因抱怨社会不公而仇富;因内心自卑而表现出的外在高调偏执;因自身的职业特点而造成对别人的信任缺失等等,这些对于孩子性格特点及人际关系原则的形成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预防大学生违法的对策建议

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包括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在内的各要素协调配合的综合体系。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政府层面。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如何来营造预防大学生犯罪的良好社会氛围,对于政府来说,有很大的可为空间。但主要可以做这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守法意识。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多开展送法进校园等活动,提高全民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这是从源头上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有力措施。

2.完善贫困大学生救济制度。随着大学教育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高校的收费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因此就出现了贫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大学生犯罪中,因经济因素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所占比例不小。因此,政府应该切实落实有关贫困大学生救助的相关政策,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杜绝因经济因素而发生的大学生犯罪现象。

(二)学校层面。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时光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阶段,绝大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生梦想是在大学阶段产生的。因此,提供一个有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显得非常重要。

1.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加强自身修炼,能够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健康、丰富。因此,高校首先就要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来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其次,要加强校园管理。通过对学生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培养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畅想人生的责任感以及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3.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力度。要切实落实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制度,给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尽可能地为贫困大学生减免学杂费。此外,还要积极发动社会及企业力量,以奖学金、基金等形式资助贫困大学生,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4.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随着竞争的加剧、学业及就业压力的加大,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越来越多。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力度,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尽可能提前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防范于未然。

(三)家庭层面。虽然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主要是高校,但家庭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早期开发作用、长期影响作用以及环境熏陶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作为家长首先一定要为孩子作表率,要向孩子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与处世观,对孩子要宽严得当,既不能过度溺爱孩子,又不能简单粗暴。此外,要给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尽量不要出现因家庭结构缺陷而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最后,注意纠正孩子的性格或心理缺陷。比如,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情绪极端化等问题都应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曹振宇.大学生违法犯罪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2]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徐永祥]

猜你喜欢
建议
别人打你一拳,为什么不建议你还手
为什么点外卖建议你点湘菜?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Making Suggestions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