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汉利
摘要影片《老无所依》通过凶杀事件和荒原意象的比照,彰显了现代西方社会的生存危机。然而,影片在以荒原隐喻现代社会的同时,却无法摆脱一个伦理悖论:过多的凶杀事件不仅凸显当代西方社会的伦理亏空,也严重影响了作品“人文关怀”主题的表达。
关键词《老无所依》;荒原;伦理缺陷
在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科恩兄弟的影片《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脱颖而出,连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四项大奖。然而,评论界对这部获奖影片并非毫无异议。奥斯卡桂冠也并不表明,它是一部无可挑剔的完美作品。首先,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老套故事,无非是为钱杀人或被杀。其次,作品主题极不明朗,让许多观众感到匪夷所思。再者,影片结尾有些突兀,故事情节也不完整。为何富有争议、瑕疵甚多的《老无所依》还能问鼎奥斯卡电影大奖呢?评委们的授奖词一语道破天机:作品通过系列凶杀事件表达了“人文关怀”主题。
影片开头,编导并未直接将观众带入剧情,而是花费大约两分钟时间,全力展现美国西部的荒原景象。一望无垠的黄色沙漠,毫无生机的原野,世界仿佛处于一种休眠状态。随着镜头的悄然移动,一位警官以回忆口吻叙述:“前些日子,我把一个14岁的男孩送上了电椅,他谋杀了一个小姑娘。报纸认为这是冲动犯罪,但他告诉我,自他记事那天起,他就计划要杀一个人。”影片以画面加独白的形式开场,并无多少新颖之处,但《老无所依》开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画面只有荒漠没有人。旁白讲述的是少年杀人的故事,而镜头却在荒漠上推移。警官叙述的少年正值豆蔻年华,本该有着崇高的人生理想,然而他竟以杀人为乐,可见其精神颓废与灵魂空虚。影片通过少年故事和荒原画面,试图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美国现代社会犹如死寂的荒漠,缺乏生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也缺失希望。这样,影片的荒原意象就成为对美国现代社会的隐喻。成为揭示现代人生存状况的符码。编导通过荒原意象和对照手法,实现了对现代社会的隐喻性言说。
接下来,影片仍以荒原为背景展开叙述。除旅馆和家庭场景之外,故事基本上都在荒原上进行。毒品交易、偷抢美元、射杀驯鹿、追杀对头、调查案件等,都与荒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影片反复出现荒原意象无疑是别有用心的。各种事件都在荒原上发生,而事件发生的根源又与人的精神荒芜有关。荒凉无际的原野,庸俗丑恶的世界,空虚绝望的人,是当代人的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这三方面内容经过编导的精心整合,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显然是要凸显这样一个主题:现代人的生存已陷于精神堕落、道德沦丧、良知泯灭的荒原状态,他们既无理想也无希望,庸碌麻木,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可怕境地。
以荒原隐喻西方现代社会。象征派诗人艾略特有首创之功。艾略特的《荒原》与影片《老无所依》具有一定的互文性,可以说《荒原》为理解《老无所依》提供了必要语境。在两部作品中,荒原作为一种独特意象都代表西方现代文明的没落。《老无所依》像《荒原》一样暴露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表达了对世界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在西方世界,自从尼采宣告上帝已死之后,传统的价值体系轰然崩塌。尽管20世纪物质和技术极为发达,但它却是一个信仰匮乏的年代。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技术带来丰裕的物质,却加剧了人性的异化和道德的颓败。理性、真理和希望等价值观念,面临着后现代理论的全面挑战。人由于精神上无所皈依,而陷入非生非死的绝望状态。影片通过现代社会的荒原隐喻,让观众看清自身的生存处境,引发他们思考存在的价值和人生意义,并不断询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究竟有何意义”等老问题。也许影片中的荒原隐喻,正是评委们认定的“人文关怀”的思想所在。
难能可贵的是,《老无所依》不仅凸显现代西方人的生存困境,还极为关注个体的生命价值。在荒原化时代,拜金、吸毒和残杀已成为人生常态。既然上帝已死,金钱必然取而代之成为万能的主宰。于是Moss为200万美元不惜铤而走险。现代人由于灵魂空虚,毒品就成为自我安慰的良药。由于丧失理想,毒品和凶杀可以成为人生目标。影片通过一场场凶杀案件,对现代人相互残杀的生存方式进行反思。在当下社会,由于缺失理想和希望,现代人的生存变得猥琐不堪,生命时时受到凶杀的猥亵。凶杀不仅是对人生命尊严的挑衅,也宣告了理性主义者预言的破产。
长期以来,理性主义者从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出发,认为人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和崇高尊严。莎士比亚感叹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启蒙学者坚信人生而平等,人类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在影片中,一场场谋杀摧毁了启蒙学者的美好预言。影片甚至用一个荒诞的细节来嘲讽生命价值:Chigurh杀人时,喜欢用硬币与被杀者打赌。如果对方猜中,即饶他不死,如果对方无法猜中。则注定难逃一劫。影片通过这一残忍细节告诉观众,在荒原化时代,活着是一种非常偶然的事情,与随意投掷的硬币一样,活着或死去已不再是问题。活着甚至与自己无关,生死在瞬间即由别人决定。正如出生无需理由一样。死亡也无需任何理由,一枚硬币即是活着或死亡的凭据,生命如同儿戏。让人更加不寒而栗的是:影片叙说一对夫妻将屋子租给老年人,接着将他们杀害,埋在自家的后院,目的是骗取他们社保的钱。老人们要被带上狗脖套,遭遇许多残忍的折磨。凶手残害老人并在后院掩埋尸首,这让人不禁想起艾略特的名句:“去年你种在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艾略特的诗歌通过骇人听闻的词句,反映了现代人委琐的生存状态,同样,《老无所依》也表达了相似的主题。
在荒原化时代,人由于自身堕落而被逐出乐园。影片对现代人无家可归的“失乐园”状态,流露出一种感伤情调。影片取名No Country for Old Men,显然也是经过一番斟酌的。片名出自象征派诗人叶芝的诗作《驶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这首诗开篇第一句就是“No Countryfor old Men”,意为“没有适合老年人的国度”。该诗第一段内容如下:
驶向拜占庭
那不是老人的国度。年轻人
在彼此的怀中;鸟在树上
——那些将死的世代——扬着歌声;
鲑跃于瀑,鲭相摩于海洋;
泳者,行者,飞者,整个夏季颂扬
诞生。成长,而死去的众生。
在叶芝描绘的乌托邦世界里,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水底穿梭,年轻恋人投怀送抱,世间万物自然生长。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乐园,和谐自由,欣欣向荣,与荒原化的现代生活形成鲜明对照。然而,这样的美景只能出现在“拜占庭”,一个消逝的古代文明之中。现代社会的人们只能在记忆中回想,自己曾经拥有的那一份欢乐。影片借用《驶向拜占庭》这首诗歌,实现了对人类逝去的乐园的哀悼。在影片开头,警官叙述30年前,警察值勤无需配枪,因为当时的治安状况良好。然而,影片呈现的当代社会却是一场场触目惊心的谋杀。这些血淋淋的现实宣告了
一个时代的结束。影片表明,现代人由于自身的放纵与堕落已被逐出乐园,沦为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而人类遭遇厄运的根源就在于人自身的堕落。正如彼得·汉德克所说,天堂的大门已经关闭,现代人已没有任何希望,他们的灵魂将永远在世界上徘徊游荡。
影片结尾,警官Bell梦见了自己父亲:“父亲骑在马背上,一言不发地赶在我的前面……我看见他的烟斗在冒火,类似月亮的光泽。然后,在梦中我突然明白,他是要走在我的前面,在黑暗与寒冷之中,亮起一丝火光……无论我何时抵达,他都会在那里等我。”影片似乎表明,失去的乐园就像一丝亮光在前面闪烁,在黑暗中给人以温暖,引领人们不断前行。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主题只是潜在的,编导者并未进一步深入揭示。影片中,警长Bell面对混乱的世界,竟然感到束手无策,只能徒劳地感喟人性的堕落,这显然是不适合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影片只是揭示了人类生存的问题,并未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尽管影片认为现代社会已退化为毫无生气的荒原,但荒原社会怎样才能得以拯救?是靠公民的宗教信仰化解危机,还是靠社会的法律制度铲除犯罪,影片并未做进一步交代。相反,编导人员把问题留给了观众。影片越到结尾,编导的怀疑主义迷茫情绪越明显。
缺少鲜明的是非观念和伦理尺度,不能不说是影片的一个缺陷。众所周知,在西方文化中,荒原隐喻并非一个新鲜话题。如圣杯传说等也有世界沦为荒原的描述。据说,渔王因病丧失生殖能力,其辖下土地由于缺水,而成为一片荒原。这时,某位带剑武士历尽艰险找到圣杯,渔王才得以康复,荒原化的大地才会万物复苏。在圣杯故事中,圣杯与雨水是荒原得救的关键。《老无所依》中也有一个场景跟水有关:贩毒分子弥留之际还在呼唤:水,水。无论对人还是对荒原来说,水都是生命甘泉的象征,也是人获得拯救的惟一希望。然而遗憾的是,影片自始至终没有“圣杯”现身,也没有象征拯救的雨水降临。换句话说,观众没有看到荒原化世界是怎样获得拯救的,人类最终的出路和归宿又在何处。这样一来,影片就无法摆脱一个伦理悖论:一方面影片以荒原意象和凶杀案件揭示现代人的生存现状,表达编导对人类生存境遇的人文焦虑;但另一方面,影片中过多的暴力凶杀场景又冲淡了这一主题。编导要通过凶杀镜头引起观众对生存意义的思考,通过血腥和暴力激起观众内心的恐惧,从而达到净化灵魂的目的,然而,影片在唤醒观众生存意识的同时,却把人引向一个充满暴力的恐怖世界。编导的初衷是要引导观众反思生存现状,然而呈现主题的手段却适得其反,让人感到生存状况的可悲和可怕。换句话说,过多的凶杀场景无疑遮蔽了作品的主题。
与近年奥斯卡获奖影片相比,尤其与《阿甘正传》和《指环王3》等影片相比,《老无所依》的伦理缺陷更为明显。在《阿甘正传》中,阿甘原是一名智障少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位成功人士。《阿甘正传》的主题很显然:尽管人生的起点各不相同,但只要执著追求就能获得成功。在《指环王3》中,甘道夫带领众人反抗邪教势力,各种族相互团结、相互信赖,最终赢得斗争的胜利。影片告诉我们:尽管邪恶势力来势汹汹,但只要人类携起手来共同奋斗,就能打败反动势力的进攻,迎来光明。这两部影片具有鲜明的伦理取向,洋溢着积极的乐观主义色调。而与之相比,《老无所依》在伦理方面则显得相对空乏,影片的多次凶杀场景凸显了作品的伦理真空,影响了作品“人文关怀”主题的传达。对于那些缺乏《荒原》语境的东方观众,他们极有可能把荒原看成一种自然景观,而不会认为荒原是荒漠化社会的隐喻。同时,作品中并无正面的人物形象:主人公Moss热爱家人却贪图金钱;警察Bell一直调查案件,但并未抓到凶手;凶手奢杀成性却连连得手。多种迹象表明,《老无所依》缺失鲜明的伦理尺度。反过来,伦理失度又必然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接受。许多观众在看完影片之后,往往会陷入悲观绝望的情绪之中,他们不禁会发出疑问:既然世界已沦为毫无生机的荒原,到处充斥着贪婪和凶杀,那么,荒原上的人们怎样才能获得拯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