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探析

2009-12-21 02:58刘根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9期
关键词:毕业生价值观大学生

刘根成

[摘要]开展科学就业价值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的不利因素主要有:社会价值观淡化,就业期望值偏高,职业奉献精神缺失,诚信意识相对弱化,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等。要加强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的不利因素

社会价值观淡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大学生就业基本是响应党的召唤,满足社会需要,服从组织安排。与过去相比,当前的大学生社会价值观有所淡化。表现在就业目标从关注社会目标趋向关注个人目标,更加重视自我价值实现。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自我意识突出,出现个人主义趋向,忽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将物质待遇标准视为就业唯一标准。

就业期望值偏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错位,就业期望值脱离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兴趣,集中体现为“一步到位”和“白领意识”。大部分毕业生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希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单位工作,而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艰苦地区、行业就业,大学生就业的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存在不小的差距。

职业奉献精神缺失。如今,大学生就业已经从计划经济下的一元化社会贡献型,逐渐向自我实现型转变。不少毕业生把奉献与索取放在相等的位置上进行权衡,难免与社会需求产生较大反差。就业标准由内在精神型向外在功利型的这种转变,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浓的功利色彩。

诚信意识相对弱化。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对于不少用人单位来说,不是担心招录的大学生缺乏智慧,而是担心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后,大学生不仅要面临毕业分配,还要走向人才市场。就业、签约、违约、毁约这些就业的诸多环节无不与大学生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诚信意识的弱化,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忽视用人单位的利益,损坏学校声誉。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面对逐年增多的贫困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弱势群体,国家、学校经过积极探索,在立足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保证整体平等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一整套解决贫困生问题的资助体系,使得曾经困扰广大学生、家长的贫困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的现象已有较大改观。但据教育部的一项统计,目前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达400多万,占在校生总数的20%-25%,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10%,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更加突出。

加强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就业价值观教育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必要途径。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首先,从供需来看,如果按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判断,大学毕业生应当依然处在求大于供阶段。相比而言,大学毕业生“太少”而不是“太多”。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消息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达到21%。从现实需求来看,这个指标即使达到25%~30%也不算高。否则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就无从谈起。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大学生依然是供不应求。尤其是广大基层、西部地区、边远地区以及艰苦行业人才匮乏的状况更为严重,迫切需要大量人才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人才。

其次,从人才市场竞争形势看,总体上,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仍然处于优势。他们掌握着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求职技巧,是整个人才市场中最活跃、最有竞争力的人群。我国失业人口结构也显示,失业人群主体仍然是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而不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大学生。

最后,从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来看,要找到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难,但要找到各自心目中满意的“好工作”却很难。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还存在较大的空间,出现这种待业的现象,表面看是由于竞争造成的,实际上却是由于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导致的。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简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岗位能解决的。即便经过各种努力,为全部大学毕业生创造百分之百的就业岗位,也无法保障大学毕业生百分之百就业,因为最终决定就业与否,还要看他们认为该岗位是否是“好工作”,是否愿意就业。

就业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就业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自主地做好职业准备。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可以促进大学生将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发展,以及能力的提高与未来就业方向保持一致,有利于引导他们根据自身优势和社会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干的职业,有效提升其与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序,直至为其创业做好准备,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就业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分析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如何看待不同岗位的利弊得失,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怎样把握机会,选择合理的职业,已经成为当前毕业生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不但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更要为大学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进而为大学毕业生成才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就业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业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思想基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就业价值观教育是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要途径,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加强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对策

明确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任务。

首先,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工作重心要前移,新生入学开始,就要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促进大学生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塑造自我。要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竞争意义,让他们认识到,要实现个人的目标和理想,只有依靠竞争,具备雄厚的实力,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其次,培养大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和终身学习观念。自主创业是值得重视的一个就业方式。大学生创业是整个社会创业大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社会、政府应当大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氛围。对那些适合创业、具备创业基本素质和条件的同学来说,要敢于大胆创新,顺势而上。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培养大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他们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的竞争实力。

第三,倡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追求与国家、社会需要关系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就是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就业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基层、农村、西部为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有利于对大学生这样优秀的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探索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首先,重视大学生的经济需求,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在就业价值观教育实践中,不可忽视毕业生合理的经济需求,尤其是不少大学生需要寻求高收入的工作,是为了偿还贷款,以弥补教育投资成本。当社会提供的工作的收入水平不能弥补其投资成本时,就会影响其就业决策。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表示,目前我们要适当提高新就业大学生待遇,防止新一轮脑体倒挂。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进行实际调查,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就业价值观状况,还要了解他们的期望薪金水平;同时,还要积极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就学贷款情况、专业技能水平等,分析大学毕业生能够接受的就业区域、单位类型、专业方向,以此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依据。

其次,重视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提高就业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不少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去,不愿意到农村、到落后的地方去,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就业价值观教育在注意大学生的经济需求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要和毕业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交流,要激励大学生重新构建社会责任感,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价值。正确引导大学生不断适应环境的需求,把每一个新工作视为一个新起点,不断磨合,在现实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突破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难点。解决好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也必将深刻地影响中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因此,这也成为当前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强化对登记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提供职业指导、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和职业培训或就业见习;结合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加强对困难毕业生帮扶,将困难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社会、学校、家庭需要共同努力,全面、系统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积极发挥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毕业生价值观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