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肖 磊 本报特约记者 甄 翔 本报记者 钟玉华
在过去的两周,圆明园赴海外寻宝小组走访了众多美国博物馆。他们刻意保持的低调和对“寻访不是追讨”的强调都没能打消美国的担忧。《纽约时报》16日发表文章称,是经济的巨大发展才令中国敢于大张旗鼓地提出追讨流失文物的要求,并称中国的要求令海外的有关文化机构“恐惧”。对此,中国专家表示,文物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去追索被抢去的东西,理直气壮。
中国的这支8人寻宝小组于11月底启程奔赴美国,探访包括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等9家单位,以及部分私人收藏机构。《纽约时报》报道称,上周,在光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时,中国代表团不但详细询问展品来源,还要求博物馆提供一系列玉器展品的合法购买证明。这令该馆的亚洲艺术主管瓦特先生紧张不已,甚至准备好要和中方较量一番。后来,由于没能发现故宫流失文物,调查询问中的紧张情绪才得以缓和。
报道称,中国人视1840年以来的一个世纪为苦难耻辱的百年。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巨大发展,中国开始大张旗鼓地表示要收回流失文物。在自豪感的激发下,中国提出了这一曾经不切实际的要求,令海外有关文化机构恐惧。杜克大学中国研究教授刘亢(音)说,“中国就像一个服用太多类固醇的少年,身子一下子长得很快,却发现自己难以协调控制自己的生长。在西方看来,中国就好像怪兽一样。”文章甚至语带威胁地质疑:中国是一个对敌国侵略记忆犹新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渴望与外部世界搞好关系、保住全球第一出口量地位的大国?
对于这套“理论”,首都博物馆文物征集领域一位资深人士表示,文物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一部分,无论经济情况如何,中国都会追索流失海外的文物。中国人海外寻宝和中国经济是否发展了扯不上关系。这些东西就是他们从中国抢走的,我们去追索,本来就理直气壮。
在挑剔了中国的寻宝原因之后,《纽约时报》又渲染了此次行动的“不成功”。报道称,中方没有发现非法文物,行程中也出现尴尬。一些计划中安排的博物馆不愿接待。负责美国萨克勒艺术馆和富里尔画廊中国展品的专家凯斯·威尔逊说,自己并不清楚中国代表团到底想要什么。“我想他们根本决定不了什么,只是拍了一大堆视频资料而已” 。《纽约时报》甚至断言,最终除了做给中国国内民众看,这样的行动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回报。11月24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曾发表文章攻击圆明园海外寻宝行动,称这项计划本质上是用来证明所谓“中国人好、外国人坏”的政治行动,中国有权收回被掠文物的表述没有根据。
不过,在埃及和法国之间上演的追讨文物之战给出了另一种答案。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16日发表声明说,法国卢浮宫已将5幅非法流出埃及的古代壁画归还。今年10月7日,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哈瓦斯强硬宣布,如果卢浮宫不归还这5件文物,将断绝与其一切合作关系。两天后,法国文物部门决定把这些文物归还埃及。
首都博物馆的业内人士表示,在文物的海外追索过程中,外国国立博物馆会有诸如隐瞒文物,拿出价值低的文物,隐藏价值高的文物,甚至拒绝接受调查等情况。海外寻宝工作注定是非常难的,现在只是第一步,去摸底,看哪些文物流失海外,具体在哪儿。然后才能通过各种方式追索。对有的文物,可以先和国外的博物馆合作,将中国文物拿到中国展览。目前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数量巨大,在美国的最多,这是文物界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