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和谐社会中高校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2009-12-17 09:57李庆军钱娅艳
大家 2009年9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策略

李庆军 钱娅艳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高校体育文化具有特殊的教育与规范作用。本文通过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进行研究,为高校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健康发展。

Abstract: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college sports culture has a special role in education and standards. In this paper, college sports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 active role in research for the college sports and 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ports culture.

关键词:和谐社会 高校体育文化 可持续发展 策略

Key Words:and harmonious society college sports 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中与体育有直接关系的高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而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促使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有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首先,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共同构成了高校文化群;其次,高校体育文化又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一起组成了庞大的体育文化群。从广义上将,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广大师生员工在高校的环境中,在高校体育教育、学习和活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的所有内容。从狭义上说,高校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教学环境下,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高校文化形态之一,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和体育能力等,是高校这一特殊领域的体育群体意识。高校体育文化是一个内涵广泛、系统开放的文化形式。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一)高校体育文化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社会中的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和谐融洽的氛围,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高校校园是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实现教育宗旨、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办学目标之一就是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全面的人才,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在校园中的人长期受到体育文化的影响而得到发展,在校园体育文化的环境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增进交流,由“自然的人”转变为“有文化的人”,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为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文化的强健身心的功能,建设积极健康的高校体育文化,促使校园内各教学要素充分发展,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和谐发展,促进学校与师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体育文化培养人们对学校和社会的认同感

1、高校体育文化对人们的亲和力表现在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学生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与否很大程度反映了他们对学校的认同。因此,高校应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整体规划中,通过增加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建造优美、安全的体育设施,增加学生校园的亲和力。

2、高校体育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校园内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和知识理念等。高校体育文化一旦形成,会象一种精神的沾合剂,对人们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将校园体育文化与人联系在一起,使长期处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中的人,对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育思想、办学方针、规章制度、行为道德准则等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就如提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会联想到清华大学一样,会对学生的行为和意识产生积极影响。当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将他们的体育道德观念、健康思想意识向社会传播,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对和谐社会建设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体育文化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能够对人们产生深刻的感情影响,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让他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的重任和拥有健康的身心资本的重要性。另外,加强大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体育道德风尚的培养,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利用各种媒体对校园内外各种体育先进事迹、体育赛事进行报道,弘扬为校争光、为国争光的主旋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引导学生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高校体育文化培养人们公平竞争的观念

和谐社会是提倡“人人平等”公正公平的社会。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运动竞赛时,应有目的的重点培养学生公平竞赛、公开竞争、尊重对手等体育道德精神,向学生灌输公平、公正文化氛围的重要作用,教育和感化学生,促使他们形成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其中,教育公平是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公平意识教育的最基本内容。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现在的教育公平就是以后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体育教育中公正、公平意识作为校园文化中公平观念培养的重点来抓,促使学生养成公平竞争意识,进而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三、高校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构建多元的活动氛围

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能够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对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利。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知识面较宽,自主活动能力较强,学校的体育行政部门可大胆启用学生,通过组织各类俱乐部和体育机构,广泛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和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要充分发挥各种舆论宣传媒体的作用,加强宣传高校体育文化的意义和作用,使大学校园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使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地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外体育活动,对营造高校校园内人人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氛围是十分有益的。

(二)创建优越的教学氛围

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创建体育教学的新模式应成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选编新颖化、健康化。强化健康观念,更新专业知识题材,注重教材的导向性和实用性。再有,加强师资队伍的高层次化。高校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师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一支高层次、素质好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使体育教师自身所储备的体育健身内容、方法、艺术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营造良好的钻研氛围

高校体育文化与校园横向文化群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而要重视体育文化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丰富其内涵,拓宽其外延,对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文化应积极地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主动走出去,大胆请进来,引进实用的健身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娱乐体育等内容。并对其进行钻研,使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有机地与校园体育文化结合,丰富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

(四)创建新型的环境氛围

高校中体育建筑、运动设施、场地器材、设备等物质氛围的建设都必须经过设计进行组织改造和利用,构成物质文化活动的新环境氛围,对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1、利用自然环境,进行有效开发,将休闲体育的功能融入校园景点建设,提倡体育设施与校园园林景点相融合。

2、加大投资力度,完备教学设施。校园体育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是指经过人对自然物质的组织、改造与利用从而形成的文明现象。课内外体育活动都需要物质条件的支持,体育建筑、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硬件物质设施。因此,在体育活动场(馆)设施的建设上,应将学校体育器材纳入教学仪器的供应计划。同时加强领导层的管理意识,更新观念,在政策上给与一定的倾斜。

3、休闲健身于一体,充实业余生活。体育文化营造了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为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人们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校园的学生生活区域内添设固定的锻炼器材和设备、建健身园地、活动长廊,创建各具特色的寝室体育文化环境,为学生锻炼提供便利可行的条件。

4、加强高校校园体育社团建设,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生社团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能充分满足学生各种体育兴趣和体育爱好。因此,体育社团不能流于形式,而应长期、系统地开展扎实有效的体育工作。

(五)突出特色氛围

1、注重发展内涵。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体育教学、体育管理等要素之间的统筹兼顾,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突出内涵,突出特色。

2、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确保高校之间体育文化交流的渠道畅通。校运动队是学校体育对外交流的窗口,突出本校传统和优势的体育项目并进行积极的交流,是接受现今体育文化的重要渠道。通过校际间的高水平比赛,实现各学校体育的交流与合作,对学校师生参与体育锻炼都有极强的示范性,对学校体育锻炼氛围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2、因地制宜,建设有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由于各高校的办学类型、办学条件、地域位置、师生结构等存在一系列的差异,因此,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子锐等.论构建和谐社会中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7)

〔2〕毕红星.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问题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6,(2)

〔3〕周孝水.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加强建设的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07,(10).

〔4〕李翔等.21世纪高校体育文化的特点与建设之探讨〔j〕.科技资讯,2008,(5)

李庆军:东北电力大学体育学院

钱娅艳:北京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策略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