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

2009-12-17 06:22童心成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服务社会开放合作

童心成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开放;合作

摘 要:公众期待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资源,有实力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指出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4-0098-02

1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是人们对图书馆的期待决定的,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既能打破其与社会相对封闭的局面,使其丰富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又能满足更多社会用户的需求,进而促进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

1.1 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闲置资源

寒暑假期间,高校图书馆长时间闭馆,显然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据统计,到2004年,我国高校图书馆藏书流通率平均低于40%,个别的还不足20%。而节假日公共图书馆经常出现爆棚现象,如国家图书馆,日均接待能力只有6000人,而自2001年以来日均接待已达12000人。暑假期间,各大书店也能见到或蹲或站甚至席地而坐却“津津乐读”的亮丽风景。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有利于充分利用其闲置的资源。

1.2 有利于打破高校图书馆固步自封的局面

高校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而图书馆在高校中又是相对封闭的部门。如果图书馆不能意识到封闭的危险,不尽快树立开放理念、合作理念,势必会落伍并失去发展机遇。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面向社会服务是打破固步自封,增强服务能力的好形式,图书馆工作人员能有机会到更大的舞台去展示自己。

1.3 可与公共图书馆互补,促进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由国家投资建设,是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服务理所应当。我国图书馆事业、社会文化的兴盛需要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各方共同努力。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可对公共图书馆起到互补作用,使现有的服务功能得到更大的提高,进而促进公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2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可行性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既有政策的支持又有自身实力作保障,因此具有可行性。

2.1 政策的支持

国家鼓励高校及其图书馆为社会提供服务,教育部2002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

2.2 资源优势

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具有资源优势。据统计,2007年吉林省64座图书馆人均购书费仅为0.27元,有22个县级图书馆全年购书经费为零。高校图书馆则拥有较为宽松的经费。“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各馆自报的数据表明,2007年度,521所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费总计约为17亿元,每馆平均为327万元,略低于2006年的均值388万元。最高的是复旦大学图书馆,约为3165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图书馆已有六亿多册藏书和大量连续出版物,近年来各馆还引进和建设了大量的电子数据库,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保障能力。

2.3 人才优势

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的人员结构不断优化。在保证新进员工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同时,鼓励在职人员不断深造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各馆自报的数据表明,2007年度,全国有532所高校图书馆,其中102所图书馆拥有获得博士学位的职工,共166人,393所图书馆拥有获得硕士学位的职工,共2424人。这些数据表明,高校图书馆的职工队伍建设正在向知识化、专业化、高学历化方向快速发展。

2.4 技术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先进的信息服务设施使网上书目检索、预约借书等成为可能。同时,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版电子期刊和联机数据库的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在齐全的现代化设施的辅助下,读者可通过VPN技术在家享受图书馆每天24小时的服务,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了可供服务的技术平台。

3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措施

3.1 变革高校图书馆的运营观念

3.1.1 合作观念

图书馆事业要有整体的发展,离不开合作。为此要树立大图书馆观,全社会的图书馆要加强协调与合作,促进全社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体现“天下图书馆是一家”的理念。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涵义发生了变化,它不仅指由图书馆馆舍所构成的服务空间,还包括一个以万维网服务器的建立、主页的设计、数字馆藏的建设、多种形式远程服务的提供为标志建立起来的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的发展需要数字化、资源共享。仅就资源建设而言,任何一个图书馆,其规模再大、经费再多,也无法收集齐全所有的出版物,更不用说还有许多非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了。只有全社会的图书馆分工合作,共同建设,才能有相对完整的文献资源的收藏。

3.1.2开放观念

公众希望能走进图书馆,期待图书馆有更好的作为,然而一道门禁系统就轻易地将潜在读者挡在了门外。因此公众发出了“图书馆,想说爱你不容易”,“能否降低门槛儿”等声音,这说明图书馆的服务与读者的心理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因此,要采用开放的理念来办馆,让开放的理念深入到图书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变成每一个图书馆人的自觉行动。为此,应简化入馆手续、加大宣传力度,对弱势群体应予特殊关怀,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3.1.3 营销观念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唯有顺应环境的变化,引入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对图书馆服务进行创新,图书馆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当前,图书馆需要主动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借鉴企业的经营思路,对图书馆信息导入营销的理念与方法,是时下稳步发展图书馆服务不可或缺的。固然,图书馆是一个不能产生利润的机构,它的存在价值也不是由利润来决定的,但是它得以运行的经费则是由它所能提供的服务来衡量的。没有用处的服务是不需要经济支持的。所以图书馆需要鼓励用户去利用它提供的服务。有效的形象营销可使用户知道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和它存在的价值。

3.2 创建面向社会服务的运营模式

3.2.1 基础服务模式

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为社会读者提供基础服务。

请进来:以图书馆为阵地开展普通书刊借阅等基础服务。根据各馆的服务能力适当办理校外读者借书证,服务邻近社区居民、企业事业单位等。高校图书馆较多分布于城市,对邻近社区而言,地域便利。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只要肯开方便之门,附近的居民一定会经常光顾。

走出去:有条件的图书馆甚至可以开流动书车,进工地、进军营、进监狱、进养老院等,争取更多读者,服务特殊人群。高校图书馆可以借助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平台,将触角延伸到广大的农村地区,将自己的服务推广出去,也可以选派资深馆员参与“中图学会志愿者”行动,指导基层图书馆业务,将自己的力量贡献出来。

3.2.2 校地共建共享模式

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建馆、共享资源,是一种新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聊城大学图书馆、河南科大图书馆等都兼具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双重身份。由学校单独投资办馆变为学校、地方共同投资办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由学校负责,图书馆既服务于学校,又服务于地方。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对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发展地方文化、经济和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借鉴。

3.2.3 网络信息服务模式

图书馆可以丰富的馆藏纸质、电子资源为依托,凭借良好的设施和先进的网络技术,将馆藏信息传递给读者。一方面,图书馆应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逐步实现资源网上共享。建好图书馆主页,提供本馆概况、网上书目查询系统、使用图书馆常见问题解答等,并提供一些免费的专题信息。图书馆还可提供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和远程教育服务,让读者利用图书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应提高社会读者使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对社会读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将一些潜在用户转化为现实用户。

参考文献:

[1] 于静,杨雪晶.IC服务:高校图书馆的新服务模式[J].图书馆杂志,2007,(3).

[2] 王世伟.当代全球图书馆事业面临的难题与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

[3] 刘玉梅.大学图书馆该不该成为公众文化乐园[N].中国青年报,2006-09-1.

[4] 张嫱.图书馆离公众有多远[N].人民日报,2004-11-19.

[5] 郎秋红.吉林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联盟破解基层读者看书难[N].中国教育报,2008-11-20.

猜你喜欢
服务社会开放合作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研究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