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嵘
2009年是中国的3G元年。三大运营商在通信制式、网络覆盖、用户结构上各有优劣,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通信市场的公平竞争格局。这正是工信部所希望促成的三大运营商势均力敌,通过市场有序竞争,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促进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大运营商在不遗余力地建设3G网络,研发3G新业务的同时,都面临同一个命题,即什么样的用户是3G目标用户?中国的3G用户在哪儿?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用户结构。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用户渗透率近40%,农村市场的渗透率不足10%。在城镇市场,尽管渗透率较高,但用户构成仍是以中低端用户为主(ARPU值<50元)。但不可忽视的是,城镇市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青年人群对数码产品,对移动状态下的高速上网,对多媒体增值业务有较高的认知和使用需求。
从用户角度看3G的卖点,主要有两个:上网速度快和视频通话,由此可衍生出种类繁多的多媒体应用。从运营商角度看3G用户的特征,也主要有两点:一是高端用户(有能力支付价格明显高于2G的3G业务收费),二是时尚人群(有热情尝试内容明显丰富于2G的各类3G业务)。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用户消费行为分析,传统意义上的高端用户,其ARPU值贡献主要在语音通信,相当一部分是漫游语音通信(即商务人士),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数据通信需求。准确地说,他们还没有培养起数据通信的消费习惯。因此,3G用户不是简单的2G高端用户迁移,还需要甄别、引导和培养。
那么,具有上述3G特征的用户在哪儿呢?毋庸置疑,在城镇市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这个市场的移动用户渗透率已经很高了,用户增量市场很小,发掘的目标自然是用户存量市场。3G不是从天而降,可以自由地拓展用户疆图,它必须依赖于现有的2G用户市场。这就意味着,在2G上相对弱势的运营商,必然要从2G强势运营商那里争夺用户资源。
我们在用户调查时发现,潜在的3G用户在转网时,最关心的不是手机终端,也不是网络成熟度,而是自己的号码能否不变。这是用户自由选择运营商的前提保证。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国际漫游时,可以选择漫游范围最广的运营商。在商务出差时,可以选择移动办公服务最全的运营商。在休闲娱乐时,可以选择业务新潮、有趣的运营商。
因此,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3G市场新格局。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携号转网政策的落实能够提供更方便、更自由的通信服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