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哥本哈根特派记者 胡 笳
寒冬中的北欧名城哥本哈根这些天没有沉浸在童话中,而是在浓雾里。在小岛国的民众看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就像那里的天气一样,云雾密布,前途不明。但同时,记者也看到忙得很热乎的一群人,在会议期间使劲推销自己的清洁能源产品。
在会议的主会场贝拉中心内外,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戏码。与会的各个国家或利益集团不断利用新闻发布会来表明自己的主张。在各种利益集团中,小岛国集团第一次在全球舞台上引起了那么强烈的关注,而人们注意它的理由却令人揪心:小岛国可能成为全球变暖威胁下的第一个牺牲品。在大会第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个来自斐济的女孩站上主席台,呼吁人们减排;而在会场外,来自马尔代夫的年轻人把自己泡在清洁的水中,希望引起人们对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视。
与小岛国民众的紧迫感遥相呼应的是各种非政府组织的表演。来自不同组织的工作人员装扮成树木、北极熊、美人鱼在会场内游行,散发各种宣传材料。尽管小岛国获得了人们的掌声和泪水,但在这个舞台上,它们更多扮演的是悲剧角色。来自欧美的能源行业相关企业,才是这个秀场上收获最丰的演员。
会议几天来,记者不断接到公关公司或者能源企业打来的电话,它们都表示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清洁能源企业希望把自己的新能源和技术卖到发展中国家,因此极力推动减排的落实;而传统能源企业则在会场内四处游说,力争在减排浪潮中为自己留下一席之地。很多来采访的记者都私下说,这些企业来哥本哈根只是想卖自己的产品,“作秀而已,它们才不愿意为救小岛国多花一分钱”。
或许是为了防止暖气温度过高造成的高排放,贝拉中心室内温度很低,行色匆匆的人们不得不披上外衣。在中心的每一个垃圾存放点,都放着三四个牛皮纸做的垃圾桶,以便分类回收各种垃圾。就连会场内代表、记者、观察员们休息吃饭的食堂,也被取名为“气候厨房”,所用的食材全部是有机食品。
每天会议结束后,记者总能看到夜幕下的哥本哈根街头写着“Hopenhagen”的字样。这是哥本哈根(Copenhagen)把自己英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换成了H,当地人说,希望能把遏制全球变暖的“希望”(hope)留在哥本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