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洪
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常识》赢得了全国的赞扬。但当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被报纸、网络公布于众,同时将各种理由和各种思维的分析、解构缀于文后,用来消解语文教师心中的疑惑时,我们不仅要问:这真的是我们需要的作文么?这是我们不断改革高考作文的目的所在么?对于作文,我们在期盼什么?
从高考恢复到1998年的高考作文常常被我们称为作文的政治与道德话语时代。从1978年的《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到1998年的《战胜脆弱》,这期间所有的作文从文体和内容表达都是规定好的。其中13年是议论文,这是政治与道德命题的最佳文体。1997年《北京文学》以“忧思中国教育”为题刊发了三篇文章,从而引起了对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1999年后,随着语文界对于高考作文的批判和自主命题省份增多,高考作文进入了一个自选阶段。这阶段强调给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首先在文体上放开,除诗歌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文体;第二立意自选;第三就是题目自拟。这使话题作文成为了这一阶段的主流。虽然近几年每个省都在强调材料作文,但从本质上来说仍是话题作文的翻版。
回顾高考作文的变化,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在慢慢回归文学本身,强调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社会的关注。可是,这样的回归是成人意义的回归还是学生意义的回归呢?回到广东今年作文的谈讨。“常识”一词是指应该知道的一些知识,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母亲说“这是生活常识”。这样来看,《常识》这个题目是平凡而又丰富的。学生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议论文,依我之见,更适合写说明文。但对于考生来说,显然没有这样的自由选择权。“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这是题后给的材料,这显然已暗示,“常识”是一个知识概念,考生要对这一概念写一篇议论文。当代哲学大家孙正聿在《哲学通论》一书中开篇提出,哲学就是对常识的批判。显然,从这一层次来说,这篇议论文显然是要学生进入哲学层面的思考,语文在这里起的只是一个工具性的作用。
不可否认,有很多天才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对人生、对哲学有很深的理解。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夫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说,他三十岁的时候才对人生有所思考,而四十岁的时候才对这些思考的问题有所理解。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不少考生最后得了零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生活的回归仍然是成人思维范围的回归,它回归的是理想中的生活,而非考生真实的生活,其目的不是让考生有感而发,当然也做不到言由心生。在这样的思维下,我们看到了,“知之·行之·思之”这篇满分的作文。相对于众多考生对于“常识”的平面理解,该考生的理解深刻程度确实高人一筹。但不要忘了,这是一篇高中学生写出的文章。他们应该是对人生充满着希望、满怀着激情的年纪,他对人生应该作如此深刻的理解么?很多专家在评价时,谈到这篇文章有很多的用典,用得准、用得恰到好处。我们知道,用典是古文学最为看重的修辞手法。但作为白话文的作文,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世界的新课改理念之下,我们是否应对整篇引用古文经典的文章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呢,显然这是值得商榷的。(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