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晓莉
摘要张贤亮的小说带有很强的白日梦色彩。他的小说总是书写着女人、性和死亡。在他笔下,女人作为一种替代性的补偿出现,表明了他的男性中心主义立场。他对性的描写,是为了证明人的生命力和人的意志自由。而他笔下的死亡,既是表征了一种随时在死亡阴影下的生活状态,也象征了一种精神的沦亡,同时又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这样的书写其实只是一种语言狂欢,通过幻想性的语言实现对人本真的还原。
关键词女人;性;死亡;幻想;高峰体验;狂欢
一
张贤亮的小说,总是凸显着这样一些关键词:女人、性、死亡。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习惯死亡》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哲学沉思录。在这部作品中,他说:“我希望在座的男士们不会遭遇到我那样性压抑的经历。我的小说,实际上全是幻想。在霜晨鸡鸣的荒村、在冷得似铁的破被中醒来,我可以幻想我身旁有这样那样的女人。我抚摸着她她也抚摸着我;在寂寞中她有许多温柔的话语安慰我的寂寞。寂寞孤独喧闹得五彩缤纷。这样,到了我有权利写作并且发表作品的时候我便把她们的形象一一落在纸上。所以,我现在明白了什么是文学。文学,表现的是人类的幻想,而幻想就是对现实的反抗。”这实际上表明了他的文学观。作者的文学观是理解其作品的关键。因此,这部作品是我们理解他其余作品的一个基础。理解了这部作品,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他作品。
张贤亮是带着右派分子的烙印度过他的青春岁月的。当然,那段岁月不堪回首。因此,他小说总的指向是对那特定年月的批判。在《习惯死亡》中,他用充满嘲讽的语言揭示了那个社会的荒诞。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在那个人们不敢乱说乱动、人心恐慌的年代,人的本真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管是生理上的本真还是心理上的本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贤亮的作品是对人本真的还原,尽管这种还原是通过幻想性的语言实现的。
二
弗洛伊德说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白日梦。张贤亮的作品很符合这个论述。由于他的作品表现的是他本人的一种幻想,所以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他渴望中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男女关系模式是他所愿意和向往的一种模式,而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他自己。分析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及男女关系模式,可以窥见张贤亮的潜在心理。
在张贤亮的笔下,女人是作为一种替代性的补偿出现的。因此,这种出现也是必然的。在那样的年月,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戒备的,人类所有的温情都消失殆尽。越是这样,心的寂寞越是需要得到抚慰。从心理学的角度和人类的经验来看,最能抚慰这种寂寞的,便是爱情。所以,在他的笔下就涌现出了那么多对他产生了爱情的女性。
这些女性,无论是《绿化树》中的马缨花,《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黄香久,还是《土牢情话》中的乔安萍,无一不是充满了母性的温柔。这些女性都是在主人公的生活异常困苦不堪时作为拯救者的形象出现的。这表明,他最需要的,是一种充满母性的爱。这一点,在《习惯死亡》中得到了明确的说明。作为一个男人,有这样的需要无可厚非,从客观上来看,男性也有软弱无助的时候。但如果一个男人过多过强烈地渴望母性的爱,则不能不说明这样的男性本质上就是软弱的,缺乏男性气概。爱,意味着男女之间平等的付出。而张贤亮却总是在男女关系中去寻求母性的爱。这说明了他需要被保护,需要被怜悯。这是一种弱者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但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明白这不是真正的男人。所以他在其作品中表现了强烈的母爱需要和依赖心理后。又力图超越自己,以把自己塑造成真正的男子汉。
张贤亮的男性主人公们当时面临的生存困境主要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求的匮乏。这基本的需求匮乏包括食欲满足和性欲满足的无法实现。通过这些女性,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也就是说,这些女性对他们的拯救,主要是物质层面的。所以,从精神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一些形而下的需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们当然明白人的生存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因此,这些主人公在与女性交往时,或者说他们在要确定与这些女性的恋爱关系或者夫妻关系时,总表现出了他们的犹豫,并在这种犹豫中有意凸显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们与这些女性之问的隔阂。他们对这些女性没有爱,所有的只是一种感激。既需要她们又不认同她们,这是这些男性主人公的矛盾,同时也是张贤亮的矛盾。这其中包含了一种超越意识。他们的犹豫以至最后的离去,都是这种超越意识的表现。这种超越既是知识分子话语对农民生活方式的超越,同时也是形而上精神需求对形而下基本生存本能的超越。
这样一种超越无可厚非。这毕竟是一种精神向上的轨迹。但从中张贤亮又表现出了一种男性的优越意识,对于他来说,这种超越同时也是男性对女性的超越。“每在危难的时刻便有女人来怜悯他”,所有这些能够怜悯人的女人都极富牺牲精神。也就是说,在他的意识和理想中,女人就应该是这个样的。女人应该为男人牺牲,那男人应该为女人牺牲吗?显然张贤亮的回答是否定的。在他的幻想世界里,需要女人的时候,需要被怜悯被爱护的时候,就会有温柔富有牺牲精神的符合他标准的女性出现,一旦在需要被满足不再需要她们的时候,他总是会离去。所以,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他说:“世界上最可爱的是女人!但是还有比女人更重要的!女人永远得不到她所创造的男人!”显然,张贤亮是试图用一种超越精神来掩盖他的男性中心主义话语和自私心理。作为一个人,这种意识是狭隘的;作为一个男人,这种意识更是狭隘的。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张贤亮一厢情愿的语言狂欢,传达的只是他的一种幻想和理想。
三
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人都不过是在苟延残喘。人们受着政治和饥饿的双重威胁,朝不保夕。因此,关于性的话题在相当的程度上被遮蔽。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也绝难看到一个女性。正如张贤亮在《习惯死亡》中所说,“在这片干燥的荒漠上,仅仅‘女人这个词的发音就给人以滋润。”于是,这种实际生活中的缺失就只能通过虚幻性的语言来存在。因此。在张贤亮的小说里涉及了大量的性描写,这给人一种尽情发泄的感觉。性的缺失在实际生活中有多严重,小说中的性描写就有多尽兴。反过来也即是说,张贤亮之所以在作品里大量地描写性,就是因为作为人的一种基本需求的性,在当时那个年代根本无法得到一丝一毫的满足。在那个专制的年代,人根本就毫无自由可言。性欲作为人的一种客观需求,也生生地被压抑以至去除。通过这样的书写,张贤亮痛切地呼唤着人性,同时也对当时的极左政治进行了深刻的不遗余力地批判。因此,性活动本身以至有关性的欲念化书写,在张贤亮看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样的书写,长久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得到了尽情的宣泄和释放。这是一种语言狂欢,按巴赫金的观点,性和肉体的欲望具有潜在的颠覆性和解放性,它本身就属于“狂欢式”的一种特殊的范畴。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性欲的旺盛与生命力的强盛是
成正比的。因此,通过性活动的实践可以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活人。关于这一点,张贤亮说得很明白:“我要请你原谅的就是我只想和你做爱,只为了向我自己证明我还活着。现在,能够彻底证明我还活着的女人就是我最心爱的女人。”另外,通过性活动的实践还可以证明自己的自由。所以,张贤亮在《习惯死亡》中写到他去嫖妓时有一段这样的自我心理剖析:“你隐隐约约地揣摸到你的此行并不完全在于求色,还有你为了此生有此行而此行的意思在内。”因此,张贤亮笔下的性,包含的是激活生命力和证明生命力以及证明人的意志自由的意思。只有在这样的语言狂欢中。人才可以恢复一些自由和人性。
四
在张贤亮笔下,还经常出现“死亡”的字眼。这“死亡”,有着多重的内涵。
他笔下的主人公,其生活都是被控制的,生命都是被压抑的。在长久地被控制和被压抑下,人已丧失生命的活力及思想的能力,甚至连感觉的能力也丧失了。“我走在这种酷似送葬的行列中什么也没想。我记得在一段时间里我已经没有想的能力,没有支配思想活动的能量。所以我现在的回忆中有一段空白,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至今还没有成熟还很愚蠢的原因。生活仅仅靠习惯来运转,这样的景象多次重复;我每天行走在送葬的行列里,把死者埋了以后再去劳动。”在这里,表明了死亡的两重内涵。一是指一种精神的沦亡;二是烘托出了他们随时都在死亡阴影下的那种生活状态。
在《习惯死亡》中,仅仅是这个题目就体现出了一种对于生命的麻木和精神的麻痹感。精神的麻痹意味着精神的沦亡。这种精神的沦亡表现在很多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文章中有关性的描写。“我要请你原谅的就是我只想和你做爱,只为了向我自己证明我还活着。”“我知道我并没有安慰住你你也没有安慰住我,交欢的那一瞬间过去我们又各奔东西。”可见,这里没有爱。性和爱是分离的。爱作为做爱的前提和基础在这里被消解掉了,由此做爱本身的动机和概念也被歪曲。对于人来说。这种性和爱的分离即是一种精神的倒退和死亡。
“是的,不论按什么道理来说我都应该爱你。请原谅我使用了‘应该这个词。因为我从小到大所学的书本上都充斥着‘应该:‘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人们告诉我做到了‘应该才算作规规矩矩,连不受理性支配的爱也规定得明明白白。‘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条教导使每个人动情之前都要做一番社会的考虑。”可见,人的感觉神经已完全被社会杀死了。在《习惯死亡》中作者就说了,无数次的死亡虽然没有杀死他的肉体但已杀死了他感觉幸福的那根神经。对于他来说,重要的是把破碎的灵魂拼凑起来,大体上像个样子。这种灵魂的破碎正是精神沦亡的图像。
这种精神的沦亡还表现在道德感和良心的丧失。比如在《绿化树》中,主人公去买黄萝卜的时候,用“故意把逻辑弄乱”的伎俩来蒙骗老实巴交的农民以占得一点小便宜,并以这种小聪明沾沾自喜。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一点食物以维持生存,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再考虑,这种精神的沦亡在那个时代是必然的,人们在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生存都受到威胁的时候,精神显然是无足轻重的。因此,它很自然地就被大家遗忘。通过人这种精神的消亡,张贤亮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当时造成了人性扭曲以至枯竭的专制社会。
五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认为,“高峰体验中的人成为一种纯粹精神,而不再是存活在世界法则之下的世界之物。他由自己内在的固有的精神法则支配,而不再是由非精神的现实法则支配。”“高峰体验中的人摆脱了阻滞、抑制、畏惧、疑虑、控制、自我批判和制动。”“他更明确地感到自己是第一推动力,是根据自律在行动。”“人在高峰体验时比在其他时候感觉更整合……更少割裂或分裂,较少自己同自己斗争、而更多的是和谐……自我与社会、理智与情欲、理想与现实……古老的对立都已被超越。一切身心机能都在整体的统辖之下协同运作。”“它表明在高峰体验的时刻,人们获得了他们最高程度的认同感: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趋于一致,自我与非我的界限也已消除,人已接近于他真正的自我。”由此看来,张贤亮笔下的死亡更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是一种没有负担且意志无比自由的状态。
在那个专制的、一切都混淆不清的年代里,人即使活着也感觉不到自己,人人都是那么身不由己。相反,人在死亡时恰能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灵魂里没有肉,里面也不会有骨头,那么它的外面肯定也不能穿衣服了。于是裸裎的灵魂就以这种随时随地都能做爱的姿态飘逸在宇宙空间。也许,这也是你如此热爱死亡的一个原因吧。”可见,死亡是一种生命力无比开放、自我无比开放的无拘无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是最真实的、最贴近自己的本真存在的,人与自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所有对生命的威胁都已退隐,所有的压抑和批判都已不存在,生命中的一切禁忌和顾虑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张贤亮说:“死亡在此时此地是如此诱人。那不是避世的方法,而是人生的最高阶段。”也因此,他不停地书写着死亡,在想象性的死亡状态中感受着自由和快乐。
人在做爱时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因此张贤亮笔下的主人公总是在做爱时产生一种死亡的感觉。“每在做爱的兴奋之后我便跌落到死亡线上,死亡其实和高潮的滋味一样。我说你千万别做声,我似乎找到了什么记忆中遗忘的感觉。”在做爱的高潮中,在这种自由的飞扬状态中,张贤亮一再强调已丧失了对幸福的感觉,隐隐约约得到了一些恢复。
六
“狂欢的精神同样也是一种理想的精神。”“狂欢式的生活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它本身又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它体现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张贤亮的小说以他的幻想来展开自己的叙述,不再反映真正的现实生活,因此,他所有的小说都不过是一场语言狂欢。
政治压力下的恐慌、饥饿的威胁和生理需求的压抑是那个年代人们的真实处境。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爱情的滋润,没有女性所给予的温暖,没有生理欲望的满足,没有一切应有的自由。他们是一群生命欲求被阉割、生命力被扼杀的人。但在张贤亮的小说中,这一切都有了。他不过是运用文字来虚构一个世界,以便在其中得到一种虚拟的满足和快乐。女人、性、死亡是他快乐的源泉。因此,张贤亮有关女人、性、死亡的描写,就只是一种被阉割者的语言狂欢。在这样的狂欢中,人获得了一定的自由,世界也因此显得人性化。
不过,张贤亮的这种狂欢终究不是一种彻底的狂欢。因为即使是在这样一种虚拟的语言狂欢中,也充满了挥之不去的灵与肉的冲突。那些投射着张贤亮自我影子的主人公们挣扎着并终于做出了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更是由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和追求决定的。